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法与世法的融通——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

(2008-11-17 09:10:02)
标签:

宗教

政治

学衔

高级佛学院

嘉木样

云南

文化

分类: 随师行记

 佛法与世法的融通

——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见闻记之一

(11月16日  下)

 

    11月14日上午,藏传佛教高级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的会议预定九点在西城区黄寺大街江山假日酒店举行,师父前几天已收到邀请函,8:30从中佛协出发,约8:50到达江山假日酒店。

    有人在门口热情迎接,将我们引领到七层,会议就在一间可容纳几十人的小会议厅里举行。北侧主席台上五个位子,下面东、西对面各一列四个位子,对面四排桌子,每排八个位子。主席台的桌牌上标有师父的法号,还标写着嘉木样、珠康、图布丹、那仓。我知道嘉木样活佛是甘肃拉卜楞寺的住持,珠康活佛是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图布丹活佛是北京雍和宫住持。对那仓活佛,我不了解,其他桌牌上的名字我都是第一次见到。

    我对藏传佛教了解一些,但跟藏传僧人,尤其跟高层的活佛很少有接触。他们对我来说是很陌生的,但实际在中国佛教三大语系并存的整体中,藏传佛教是很大的一块。我看到国家宗教局网站上的文章介绍说中国佛教出家人约20万,其中藏传出家人有12万多。本着对佛教的关心,我怀着很高的兴致,期待着借这样旁听高层会议的难得机会,更多、更深入地认识藏传佛教。我将桌牌上的所有名字都抄录下来,共有28位。虽然今天这么短的时间,我很难将名字与人对号记住,但也是种个因吧。

    人陆陆续续进来就座。他们进来时,互相问候,有的握手,有的合掌问讯,有的碰头。我想他们都是各地方的负责人,肯定也是难得有时间经常碰面。有人还微笑着向我合掌问候,我赶紧还礼。

    九点,会议开始。嘉木样活佛主持,缓缓说到:“现在我们开始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一届四次主任会议。先请李印来副院长介绍领导和嘉宾。”嘉木样活佛说得很缓慢,差不多一词一顿。

佛法与世法的融通——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

嘉木样活佛讲话

 

    细看发下来的资料,我了解到嘉木样活佛是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佛协副会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院长。李印来是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介绍嘉木样活佛时,嘉木样活佛说:“大家都认识了,我就不起立,大家也不用鼓掌了。后面被介绍的人合一下掌,不用起立,不鼓掌了。快念一遍就好。”这让我有些意外。

    再看资料及听介绍,了解到那仓·向巴昂翁活佛是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中国佛协副秘书长,珠康·土登克珠活佛是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佛协副会长,出席的领导和嘉宾还有新杂·单增曲扎活佛(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仁青安杰活佛(青海政协副主席)、云南统战部杨光海副部长、云南宗教局张耀宇副局长等。

    介绍完毕,嘉木样活佛说:“下面请杨坚赞副院长作《关于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筹备情况的汇报》。”

    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杨坚赞副院长的报告内容主要为:

(一)关于换届工作

    藏传佛教高级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自2004年8月成立以来,第一届委员会共召开3次全体会议,出色完成了任期内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建立和实施藏传佛教高级学衔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共有成员28人,其中名誉主任1人、主任1人、副主任7人、委员19人。在第一届的成员中,已有1位副主任和5位委员圆寂,同时,有的成员年事已高,有的成员身有疾患,出行不便。为进一步做好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工作,经过长时间酝酿,并广泛征求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五省区有关部门和各方面的意见,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将正式换届。

    第二届委员会由29人组成,除上届成员中有14人留任外,又增加了15名新成员。本届成员包括了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苯波等5个教派和汉语系佛教等方面的成员,同时,五省区均有代表参加。第二届委员会的名誉主任仍然请帕巴拉·格列朗杰活佛担任,主任仍然请嘉木样活佛担任,二位活佛在藏传佛教界德高望重,深受佛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一定会带领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关于本次会议的日程安排

1、11月14日下午3:00,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中国佛教协会领导宣读中国佛教协会关于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换届工作的有关文件

(2)向新一届成员颁发证书

(3)嘉木样主任致辞

(4)珠康副主任作《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工作报告》

2、11月15日,分组讨论

(1)讨论嘉木样主任《在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讨论珠康副主任所作的《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工作报告》

(3)征求对高级佛学院代拟的《藏传佛教中级学衔授予办法》(草案)的意见

(4)征求对高级佛学院代拟的《藏传佛教宗教院校经师评聘办法》(草案)的意见

(5)讨论《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纪要》(草案)

3、11月16日上午9:00,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主任会议。

4、11月16日上午10:00,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1)宣读《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致指导委员会已卸任成员的感谢信》

(2)审议通过《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纪要》

(3)珠康副主任作总结讲话。

佛法与世法的融通——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

会场现场

 

    9:22,杨副院长的报告结束,嘉木样活佛讲话,主要内容有:

    我们这个指导委员会已有四年多时间,是根据《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授予办法》,由中佛协成立的,是中佛协的一个工作班子,成员主要在藏传佛教高级活佛中产生,由中佛协颁发证书。

    我们建立藏传佛教学衔制度,是从高级学衔开始的,将来应该有中级、初级学衔,逐步学衔制度完善起来。

    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及学衔制度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培养爱国爱教的藏传佛教人才。从佛学院来讲,中心工作就是教学工作。

    下面说两个文件草稿的事。“中级学衔授予办法”这个事呢,从高级佛学院的角度来讲,是应该着手搞中级学衔,现在条件基本成熟。另外一个“经师评定办法”,光有学衔,没经师,不完整。学衔制度应该包括老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藏传佛教实际,制定这么个制度。对这两个文件,参加会议人员可以充分发表意见。

    这次会议结束后,搞一个研究员颁发证书仪式,顺便说一下。高级佛学院开始成立时,十世班禅大师对研究室很重视,成立研究室,聘请研究员,后来又增加研究人员,拉开档次。这次重新聘请,适当调整,聘期五年,初步提名33名,是在原有研究员基础上的。原有研究员一部分已不在世,有的有关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有变化,退休了,有的年事已高。能保留的尽量保留。研究员不用坐班,不发工资,在各自岗位上班,有事请来协助。工作由佛学院统一安排,有具体任务的就有经费。聘请研究员要征求本人意见,与本人单位、寺庙还要协商。

    指导委员会成立后,退休年龄65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所以我们一部分老成员不再担任,但要求都参加这一次会议。上一届除了一、两位以外,都来了,出勤率很高。

    学衔工作、佛学院工作离不开五省区各级统战、宗教、佛协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非常感谢!五省区对我们支持很大,我们老给他们添麻烦,一会儿招生,一会儿调研,有时一年去几次。我们感到过意不去!云南对我们支持很大。云南办(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学前班,这是好事。我们想多办一个班,北京没地方。我们在那儿办班,一切工作是云南大力支持,很方便,是高级佛学院成立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在京外办班。很感谢!

    我就说这些,不多说了!下面通过《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今天通过后,交给新一届委员会。报告人是珠康活佛,大家没不同意见,是不是鼓掌通过?(大家鼓掌)

    还有《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日程》,刚才杨院长汇报时已详细讲了,就不读了。大家有什么意见,请讲。(全场默然了一会儿。)没什么意见,就通过了。还有讨论会的分组办法和召集人名单,有意见吗?(全场默然。)没意见就通过了。

    会议完毕。大家还有什么意见、什么话随便讲。(全场又默然了一会儿。)如果没有,就休会。

    10:15,从七层会议厅出来,司机刘居士已等在楼道。有一位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领导与师父一起下楼,师父问候他:“在佛学院怎么样?”他说:“我五大部不会背,年龄也大了,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走出酒店,师父从车上拿出博客书送给他一套。

    在返回中佛协的车上,师父问我:“参加了这会议,感觉怎么样?”

    我说:“他们压力很大。会议感觉有些低沉。”

    刘居士说:“3·14事件闹的。”

    我又说:“另外感觉嘉木样活佛说话,很实在。我以前没见过这种风格。”

    师父说:“嘉木样活佛是很有修养的一个人。”

    刘居士说:“他什么时候见了我,都要过来跟我握握手!”

    师父说:“他说的也是心里话,实话实说。”

    这让我想起以前听一位居士介绍他去西藏的见闻,他说:藏民很直爽,但如果你欺骗他,他知道了,可能会立即捅你一刀;很多藏民随身带着小匕首。

    我想,在佛法的学习上,诚实、直爽是很可贵的,《维摩诘经》和《楞严经》都说“直心是道场”,但在世俗待人处事上,太直而不顾忌,可能也会有弊病,如《论语》说:“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佛法与世法的转换和融通是很值得留意和思考的问题。 

 

更多文章:

佛法与世法的融通——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

传承教法——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见闻记

汉藏融合——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见闻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