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谈佛法的重要性》 小结

(2008-09-28 00:00:56)
标签:

文化

分类: 僧众弟子

又到写小结时

——《漫谈佛法的重要性》的小结 

(9月27日下) 

 

    法师,非常抱歉。因为当我又一次听到要写小结的时候,说真的我是不想写,是因为我写不出来吗?仔细想了一下其实并不是,只要自己写肯定能写得出来,就因为自己懒惰的习气,所以自己就不想写,回头一想感觉这样不对,所以我告诉自己,要写!一定要写!不能被习气打败!

    这一段时间以来我觉得,要说变化,还是在身心上。怎么说呢?我好像又表达不清楚。在《漫谈佛法的重要性》这一篇文章开始的时候,法师点出我们的现行:绮语。这个时候大概也是我最苦恼的时候。原因:(1)因为自己当时绮语比较多,发现后又很难改;(2)当时自己与周围的同学的关系挺紧张的,所以给我压力挺大的。法师还有讲到一点就是‘如理听闻’,这一点自己老是做不好,而且当时跟同学关系搞得很紧张的原因也就是这一个,之后大家又相互之间没有好好地沟通,当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又很难改正,比如头一段时间我跟贤A师之间总是说一些讽刺的话,这样久而久之,我们俩之间不论说什么,总有一方会感觉到不舒服、别扭,有时明明知道对方说的是对的,对自己是有帮助的,但还是会非理作意,甚至观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平时与同学们戏笑惯了,当我们说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时,大家表现的一种状态好像很散漫,不重视的样子,让谁看到都会气的难受,当然这也包括我在内,比如我告诉贤B 师,贤甲法师有急事找他,请他急去,他便很不在乎地说知道了,反省了一下自己有没有如此的对待过别人?有。而且很多,当发现这些种种问题,是自己的原因,也就不再埋怨苍天了,而是自己好好的去改。所谓就是修改习气,广论上说为数数串习,是名为修。只要不断的串习好的就可以修改习气,想到此处略有所惊,后来法师又引导说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要用无量劫的时间来计算的,对于坚固的习气,我只要不断地串习好的就可以改变,而且还有无量劫的时间,此时,我的心安了不少。而且法师一直在告诉我们要加强“师友缘”,并在上课的时候又是数数的宣说其中的胜利,并且还在课下还让我们去实践一些相关的内容,这让我在一个消极的状态中不断的突破,不断的去缘着善法,去与团体靠拢,此时我感到很欣慰。

    法师在“绮语”这一部分内容,又开演了学佛与不学佛人的差别,让我感觉到那些不学佛人的生活是多么的空虚,没有价值。

    我马上想到上理念课的目的是什么,与其他课有什么样的差别?

    记得法师有讲过理念课是为了让大家在依师的层次上提升一步,还记得法师说过我们上理念课,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懂得更多的理论,而是想让大家学了以后在每一个境界上去提升。所以我们在理念课上并没有学到什么高深大法,而是在最最基础的听闻轨理、暇满、无常等法类上下功夫,这也并不是说高深大法不好,是因为我们当前不在那个程度上。反而是在理念课上我们大家学的却是很受用,最关键的还是法师能够让我们学的东西运用在当下行持上了,这也正是我们最希求的。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法师每次引导都能打中我们的要害呢?我想这跟法师多年来一直不断的用功学习的积累有关,还有就是法师平时一直在关注着我们,对我们的身心状况是非常的了解。这样的话,法师先是明白我们的问题在哪,然后法师就回去想办法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会听的很受用,这与法师在背后的多方面用功有关系。

    就在这一段以来,我感觉自己生活的好像越来越踏实了,对于每天的上殿、过堂、出坡、诵经、背书、上课、拜佛等所有常住安排的功课,都会有一种非常妙的感觉。还有最近在背书,不能说是非常的欢喜,但是我总感觉现在背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感觉不管是对现在还是未来,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面对这些干巴巴的文字,至少有了一些抵抗力。还有就是对周围的同学慢慢的有一种感觉,就是发现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一些特质,就是与别人不共殊胜的地方,就像法师讲得看每一个人都好像很可爱的样子,即使有一些过失,也不会执持不放,当时就会感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会太在意,所以不会观过。我不知道出现以上种种的情况是咋搞的,但我却是非常的明白这是一件好事情,原因不太清楚,也许可能是最近一段时间烦恼比较少,也许可能是最近比较看得开,也许可能是最近理念课上的内容有在课下观察,有心得体会,或是其他,总之我还是想能够继续不断的保持下去,在此殷重的祈请师傅、法师多多的忆念、加持。

    法师因为各种原因,所以就写到这里,确实是本人不才,肚子里没有墨水,一是写不好,二是写不多。但我发愿长大以后一定要具备会写作的能力。

 

                                             2008-6-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