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挫折,点燃希望
——仁爱慈善基金会“灾后教师封闭式心理辅导
及教学技巧培训活动”结业
7月12日,仁爱慈善基金会“心在行动”教育援助计划的第一项措施:骨干教师封闭式心理辅导及教学技巧培训活动在德阳教育局拉开序幕。这项培训是基金会联手中科院心理所、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同举办的。


此项培训活动的内容是针对灾后教师的心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培训两个方面,培训的对象是绵竹市150位中小学骨干教师(原定数量是300位,但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经与绵竹市教育局商定,最后决定只培训150位)。培训的老师是由中科院心理所组织的多位专家(每位培训师都有在灾区现场工作半个月以上的实际经验),以及基金会组织的教育专家组成。
基于对灾后初期现场心理干预工作的总结、反思,这次培训采取了短期封闭式集中培训的方式,计划用三年时间,分阶段进行。
Ø 首次培训从2008年7月12日至7月26日,共15天,分3期培训。每期50人,连续5天,半个月内共对全部150位骨干教师进行了封闭式培训。
至今天(7月26日),第一阶段的培训已经圆满结束。由中科院心理所为每一位受训教师颁发了结业证书。
这次培训主要采取了小组互动的方式,而不是传统的老师“讲大课”的方式,目的是增进培训师与受训教师之间的了解,更好的有针对性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本阶段心理培训的课程设计中,基金会要求培训师在培训中主要针对两点:
1.强调“你是可以自己面对挫折的”,激发受训者的本身潜能。教师首先提问:“你平时遇到困难或挫折是怎么处理的?”经过事例分析、互相讨论,大家认识到:原来自己本身就是具足面对挫折的能力的,自己完全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挫折、战胜困难,从而激发出内心的自信、坚定、勇敢。
2.训练自我觉察的能力。人们往往处于不良情绪中时自己并未觉察到,从而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这项培训则是训练大家的自我觉察能力,能迅速发现自己的不良状态并想办法改善,而不是随顺情绪,稀里糊涂地做出很多错误的决定和反应。
通过专家精心设计的课程、培训方式,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Ø 第二次培训将在初次培训三个月后开展;
Ø 第三次培训在第二次培训的半年后开展。今后每半年培训一次,持续三年。
在这三年中,尽量保证培训师和接受培训的教师都固定不变,以期达到最佳效果。三年后,这150位教师将成为当地教育的种子力量、各自学校的心理培训师,可以带动和辅导更多的老师,形成良性循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