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病

(2008-07-12 00:00:29)
标签:

探病

师法友团体

生活中弘法

修行中道

文化

分类: 僧众弟子
 探病
(7月11日 上)

 

    僧团里有位沙弥贤甲生病了,住在温泉医院。乙班同学好久没见,都很想他。教务法师和班导法师商量,决定趁今天(6月30日)放香,大家一起去看他。

    中午12:10就准备出发。用完午斋,教务法师找了几个同学准备要带的东西。这时,因为对准备的东西意见不同,教务法师和班导法师“吵”了起来。

    教务法师:“带点香吧,我们可以在医院供佛。”

    班导法师有点不耐烦:“你别瞎弄!他那里都是病人,本来身体就不好,你还想再熏人家啊。”

    教务法师:“那带点大悲水,可以洒洒净。”

    班导法师语气已经很硬:“别搞这些,你以为医院是寺院呀?”

    教务法师:“……”

    不知道的人在旁边听,还以为班导法师在呵斥教务法师呢。不过我知道这是两位法师在互相调心。班导法师这段时间对禅宗很感兴趣,一直想学习禅宗棒喝式的教育方式,所以先找缘分好的法师练习练习。教务法师却对内心的观照很有功夫,即使被这样“呵斥”也不会生气,仍然面带微笑,和风细雨地和班导法师商量。这一幕很有意思,大概在僧团里才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大家准时在德尘居集合,教务法师先给我们读了贤甲师发给大家的短信:

    “感恩师父及大众师的护念和加持。如果不是师父的福德跟恩泽,就我个人而言,又贫又笨,是不会有这么多顺缘和助缘的,所以也策励好了以后,努力承担,把身语意全部供养师父,和师父及大家一起努力学修。”

 

探病

德尘居集合

 

    我们能感受到他内心的诚挚和感恩之情。

    然后,大家殷重的念诵大悲咒,祈求佛菩萨的加持,让这一次外出顺缘具足,都能得到法的受益,也祈求贤甲师早日康复,回到寺庙里。

    下山的路上,我在想,这次出去看望贤甲师有什么佛法的意义呢?出家前,亲戚朋友生病了,家人会带上礼品去探望。同学生病了,老师也会组织同学们去看望。不管多么坚强的人,生病时内心都会有一些脆弱,这个时候是特别需要别人的关怀。出家人割爱辞亲,远离了父母,就更需要同行去关爱,因为只能依靠师友。师父说过,同学之间应该比亲兄弟还要亲,亲兄弟之间也就住在一起一二十年,而我们是要一辈子在一起。

    另一方面,看望病人在佛法中又有特别的意义。佛经里面最著名的看望病人的场景记载于《维摩诘所说经》:

    长者维摩诘。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其以方便现身有疾。以其疾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诸王子并余官属。无数千人皆往问疾。其往者。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是长者维摩诘。为诸问疾者如应说法。令无数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看望病人,一般觉得跟佛法没什么关系,但是这恰恰就是佛法生活化的一种表现,佛法要靠这些因缘体现出来。佛经中很多高深佛法都是借助于生活中具体的场景而得以阐述。同样,通过这次看望贤甲师,自己也能够或多或少的体会到佛法。

    一路上我们一字排班,很快到达公交站台。我们特殊的着装马上吸引了众人的眼光。很随喜他们,因为只要看到出家人,就能够结缘,种下以后得遇佛法,乃至得度的因缘。

 

探病

排班下山

 

探病

公交车站等车

 

    不一会儿,346公交车就来了。由于这里是终点站,车是空的,我们最后上还能有座位。不过,经过几站以后,车上的人慢慢多了。出家人要守戒律,密护根门,尤其是在面对女众的时候。对于持戒来说,公交车上可是个比较麻烦的地方。平时我们在寺院被师父、法师们保护起来,还比较容易一些,但是能在复杂的境界中持好戒才是真的有智慧,所以这也是锻炼的机会。很快就到了温泉站,我们很小心的往外走,都顺利的下了车。

    对面就是温泉医院,时间是13:10,考虑到贤甲师应该还在休息,我们就先在医院里看一看。温泉医院是个很特别的医院,它以前是个疗养院,里面有很多历史古迹和文物,还有秀美的风景区,应该是北京市环境最好的医院之一了。我们依次参观了滦州革命纪念园和孙岳将军墓,看到这些一个世纪以前的事件和人物,我突然有一种沧桑的感觉。无论是惊天动地的革命,还是叱诧风云的将军,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都已经慢慢忘却。偶尔看到这些碑、墓,我们才记起来历史上还发生过这些。《无常经》里讲:      

生者皆归死  容颜尽变衰

强力病所侵  无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  劫尽皆坏散 

  大海深无底  亦复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 

 未曾有一事  不被无常吞 

    世间的一切都是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我们也必然会消亡。然而等我们死了以后,能为后人留下什么呢?

 

探病

参观滦州革命纪念园

 

探病

孙岳将军墓

 

    14:00左右,我们找到了贤甲师所在的住院区。陪护的准净人已经知道我们要来,早早就在门口等着了。他带我们进入贤甲师的病房,推开门一看,贤甲师已端坐在病床上,还在打点滴。他蛮欢喜地给我们打招呼。在医院住了几周,长胖了不少。我们虽然知道他的病情已经稳定了,但还是忍不住问他怎么样了。他就很详细的介绍自己的情况,还讲了住院的经历。

    看到他神采飞扬地和大家谈话,我不禁想起了他以前在僧团的事情。

他是一个对三宝、师长有强烈信心的人。以前看到他在佛堂拜佛,一拜就拜很长时间,经常会把午休的时间全部用来拜佛。拜佛时那虔诚的面容,一丝不苟的动作,让人看了很是感动。他内心宗旨的力量很强,跟他在一起都会受感染,觉得很有力量。他也经常跟同学讲要广度一切有情,跟着师父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他真是可以为此而拼命的。生病前,他承担了很多事情:照顾工程法师、在大寮做饭、行堂、任乙班的纪律委员……很少有像他这样做这么多事情的人,很多事都是他主动要去做的。寺院的作息是早上四点起床,晚上九点半熄灯。可是他经常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第二天也是正常的随众,中午还不休息。这次生病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自己给累的。他自己也说,要不是真受不了了,是不会去看病的。

现在生病后却一个劲嘱咐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啊,要休息好,不能像我这样,成了反面教材啦。”

    旁边照顾他的准净人也谈起了这几天他的感受:“哎呀,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做什么事情都是贤甲师教我。”也难怪,贤甲师以前陪工程法师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医院,当然有丰富的住院经验。

    “他生病的时候也不缘自己,总缘着别人。看到同病房的一位老人心情不好,就陪他聊天,一聊聊很多,还让我帮他打饭,几天下来那位老人家也开始学佛了。”呵呵,生病住院也不忘度众生。

    “给他扎针的人是个实习生,要把药打到手腕的动脉上,不过扎了半天也没找到动脉。实习生一着急,手都抖了。他反而来安慰,没事儿,多扎几次也没事。”我心想:这可多痛啊,要是我的话早就要求换人了。

    “我总觉得他关照别人太多,影响身体,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好。”没办法,这就是贤甲师一贯的风格,总是待人着想。

    不一会儿,来了几位护士。看到我们这么多人在病房,就很婉转的建议我们不要呆太长时间,免得打扰病人。我们采取了她们的建议,准备离开。贤甲师想送我们,可是班导法师让他好好呆着,目送就可以了。他也就恋恋不舍的看着我们,给我们每一个人送别。

 

探病

病榻前合影

 

    出来后,我们在医院的一个广场稍稍休息一下。这时来了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人跟我们热情的打招呼,问我们来是有什么事情。教务法师给他介绍了我们是来看病人的。原来他是温泉医院的党委书记,看到这么多出家人到医院来很好奇,就过来问问。我们和他还有跟他一起来的两位大夫很愉快的交流。我们给他们介绍龙泉寺的情况,欢迎他们来寺里参观,还送给他们念珠,以及有关佛法的书籍。书记也很高兴,让我们不用担心,贤甲师的主治大夫很厉害,没有问题。书记还说,他们有建设临终关怀机制的想法,而佛法在临终关怀上有很深入的研究,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和我们合作。我们相互交换了联系方式,还一起合影,结下了善缘。

 

探病

合影

 

    想不到贤甲师还是出来送我们,我们又和他谈了一会儿。法师告诉他,他生病是因为修行太着急了,绷得太紧,而修行要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节奏,否则就算这次病好了,以后还会生病。的确如此,佛法讲究中道,修行就像弹琴,琴弦要不紧不松才能弹出最好的曲子。

    最后他还是坚持把我们送到了医院门口,挥手跟我们道别。

    回去的路上很顺利,快到终点站的时候,天变黑了,看样子要下大雨。我们正担心着,却发现贤乙师已经拿了很多伞在站台上等大家呢,顿时我们心里一片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结束就是开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