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292,519
  • 关注人气:66,1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邂逅师父的便车

(2008-06-20 00:00:32)
标签:

师父随谈

亲近善知识

文化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邂逅师父的便车
(6月19日上)
 

    上午带一位准净人到医院去看病,刚到景区门口,听到一阵轻轻地刹车的声音,随后传来非常熟悉而又令人惊喜的声音:

    “你们干什么去?”

    回过头来看到车窗中正露出师父慈祥的面孔!

    “是师父啊!我陪某甲去看病。”我惊喜地回答。

    “到哪个医院?”这是师父一贯的风格,问什么事情一定问到非常具体的程度。

    “准备去老年人医院。”师父的关心换来我爽快的回答。

    “那上车吧!”师父也很爽快。

    师父是让我们搭他的便车,内心的喜悦即刻化成了行动,我们毫不迟疑打开了后车门,上了车,生怕无常到来,已经到手的亲近师父的机会又溜走了。

    最近上理念课,亲近贤乙法师,深受法师独特风格的熏染,让自己与善知识之间的距离变得近了许多。有时在山上遇到一些居士,他们遥遥地看到法师就合掌鞠躬,然后就像躲避什么一样,远远地走开;也有一些居士很恭敬,甚至到了非常拘谨的地步,虽然没有躲开,也跟随法师左右,但内心的灵活性和善法欲却无法得到开显,不能很顺畅地与善知识应对。现在慢慢能体会到这并不是善知识所欢喜的一种状态。记得前段时间,寺院里来了一个小流浪狗,非常可爱,我们都叫它“豆豆”。贤乙法师每次用过斋以后,总会将自己剩余的一些饭菜分给豆豆,并常常与它进行有趣的交流和互动。法师曾很有感触地说:“从豆豆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如何与善知识应对。一方面,在善知识面前没有任何隐藏,能够完全将我们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展现给善知识,表现出来的面貌就是非常活泼、顽皮、可爱;另一方面,又不失敬畏。”这些话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想想自己平时的状态是怎样的呢?面对善知识的时候,总想将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表现得有点躲躲藏藏的;这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法的希求心是非常微弱的,更多的是想得到善知识的肯定和认可。

    “身体怎么了?”师父等我们坐定了问到。

    “某甲脖子里长了个小硬疙瘩,想到医院检查一下看是不是肿瘤。昨天发现以后,他给自己诊断的结果是肿瘤,当时还吓了一身汗。”我向师父汇报。面对善知识的时候,慢慢学着将情况尽可能细致地讲出来。这样师父对我们每个人的了解就会比较深入,就知道我们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比较擅长,哪些地方比较欠缺,因缘成熟师父就会给我们及时的点拨和拉拔。这个某甲,别看他人小,懂得东西可不少,经常爱看一些书,像什么《黄帝内经》啊,什么《圣经》啊等等。现在自己身体有了病,还用自学的《黄帝内经》里面的知识给自己诊断。说实在话,昨天他诊断时说得头头是道,当时我也有点相信应该是肿瘤了,心里很是担心,他自己更是像落了魂魄一样。不过为了稳定他的情绪,我当时语气很严厉的批评他看得杂书太多了,知见太强,自己给自己添烦恼,尽管嘴里这样说,心里却下决心明天还是要带他到医院看一看。没想到今天走在路上时,他倒变得很轻松,说自己想开了。他说自己从一开始决心要出家以后,身体的毛病就不断,先是感冒,后是摔屁股,再后是口腔溃疡,结果现在脖子又出问题,真是业障太重了,如果真是肿瘤的话,就算是消业障了,也发愿替众生背业了。我能体会到他说这些话还是挺认真的,让人着实吃了一惊。这小家伙,佛法还没有开始真正学习,但对业果的信心怎么会这么强,真是领教了什么叫“后生可畏”了。

    “老年人医院能检查吗?”师父听了我的介绍感觉事情似乎有点严重,就问道。

    “最好还是到三零九医院吧!”司机热情地提出建议。

    “钱带得够么?”师父也很赞同司机提的建议,又问道。

    “带了五百元。”听了我的回答师父没有说什么。

    “最近贤丙师情况怎么样?”师父很关切地问我。

    “贤丙师的情况吗?不是很稳定。情况好的时候,心力很高,带动力很强,最近他负责上殿的出食,对上殿的积极性很高;情况不好的时候,与周围人的相处就比较难。前天我们开班会,他还积极发言,向班委和同学忏悔,一方面挺赞叹新任班委的付出,但另一方面对管理比较严的班委也观过。那天晚上还与新任纪律委员一直沟通到晚上将近十二点。”

    “他的进步是很大的。以前在社会上生活久了,他自己还曾开过网吧。习性的调伏需要一个过程,这中间难免会出现反反复复的情况,你们要多给他一些鼓励。”能体会得出来,师父一方面为贤丙师的进步和成长由衷地感到高兴,另外一方面也希望大家在一起生活一起学习要多相互宽容相互帮助,真正能做到情同手足。

    “这个环境很宝贵,有比较好的学习氛围。如果在世间的话,不知多长时间才能把《四书》啊,《古文观止》啊背下来。在寺院清净的环境里,就比较容易做得到。昨晚贤丁师还在佛堂里拜佛背书,他背书功夫就很不错。”师父继续说道。

    “这段时间他很用功,也经常熬夜背书,我觉得这与师父对他的鼓励有关。前天班会他第一个发言,说被您批评了将近半个小时,原因是自己做事出了点小漏洞。”

    听到师父说起贤丁师,我想起了前天班会时他的分享。当时班会分享的时候,能感受得出来他内心有很多感慨,虽然师父批评了他那么长时间,却让他心里很服气。透过这件小事情,师父几乎把他所有的问题都列出来了,让他觉得师父是在帮他成长。而在那之前师父一直都没有批评过他,总是赞扬他鼓励他。很是羡慕他有这样的条件得到师父特别的“关照”,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师父加持人,该是一个怎样精彩的场景!这件事情也让我内心很是触动:虽然我们与师父接触并不是很多,但我们的情况师父都是很了解的,对我们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清楚,但一般情况下他不会说我们,总是鼓励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只有当我们的行为对整体有一定的影响之后,师父才会借助某些因缘点破那层纸,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那个时候,我们心悦诚服,就比较容易改。尽管这样,师父事后还是会给予我们肯定和鼓励,从而让我们充满希望和前进的动力。这让我想起贤乙法师曾经深有感触地说过:“回想一下自己的生命历程,几乎所有的善根都是因为得到周围人的鼓励和赞扬而被启发出来的。”现在慢慢对这句话有了比较深的感触。记得我也曾经与周围的同学分享过那种感觉:我们习惯于以给别人提意见的方式帮助别人,岂不知一旦有这种心态,那么我们的言行无形中就会传递一种不友好的信息,让人有一种被否定的感觉,这反而会损伤别人的善根,压制别人积极性的调动。对我们自己而言,初想起来好像自己在做好事情,帮助别人成长,实际上内在的慢心却在不断滋长,烦恼变得越来越强盛。自己内心这种行相,当走近法师、走近师父以后,才比较容易清晰地认识到。

    “其实很多问题他一开始做的时候我就给他提醒过,他没有在意。当时的工作量还比较小,不会出问题,现在工作量越来越大,如果不按正规的方法来做,就很容易出问题。”听师父这么一说,才发现这件看似平常的事情背后丰富的缘起。

    “各行有各行的门道!从事某一行,就要按照某一行的规矩行事,否则,肯定会出问题。”师父继续说道,“按道理讲,我们出家人做同样的事情要比在家人做得好才对,因为在家人毕竟内心有很多的负担和压力,很多事情没有放下;而我们出家人就不同了,我们没有什么顾虑和担忧,做事更容易用心,事情更容易做好。如果我们连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就会让人家对佛教产生误解。”

    “记得您前段时间还提到过,说出家人如果没有责任心的话,就会变得很懒惰。如果是这样的话,事情好像也很难做得好。”一听到师父对出家人和在家人做对比,我又想起了师父前段时间的开示。

    “那当然!在家人是为小家,出家人就是要为大家,如果没有这份责任心的话,做事就没有动力,就没有积极性。”师父一提到有关出家人责任的问题,神情总是自然变得严肃起来。

    “所以为什么发愿那么重要呢?如果没有很强大的愿力,就很难突破我们的业力,被业力牵着走。其实世间也有很多人,也很有责任心,也很有愿力。像四川发生地震以后,也有的领导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家过一次,哪怕是家人遇难也没有回去。他们的责任心是很强的,作为领导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师父前段时间还亲临地震救灾的第一线,对那里的很多情况是有很深的触动的。

    “像王联章先生也是一样的,他曾发了三个愿,你知道吗?”看我听到王先生的名字直点头,师父就问我。

    “去听王先生报告的法师给我们分享过,这三个愿是:为全国高等院校编写一本《大藏经选要》的教材;为社会大众翻译《大藏经》成白话文;为西方英语国家翻译《大藏经》成英文。”我回应道。王先生所发的三个愿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看起来这些愿还比不上我们初学佛人所发的愿大,但这些愿是实实在在可以实现的,而且可以成为很强的动力推动一个人去付出努力,生命因此会有完全不同的面貌。

    “他能面对很多的听众发这样的愿,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这需要勇气!”师父赞叹到。

    “也需要底气!”我的补充引乐了师父。

    “我也曾经发过三个愿。”师父接着说。

    师父的三个愿很快显现在我的脑海:考虑佛教何去何从、弘法、培养人才,其实一直以来师父的所作所为都可以涵盖在这三个愿中。

    “虽是不同层面的愿,但目的都是相通的。”师父的话简短有力,却留给听的人太多的思绪。我在想这看似不同的愿背后共同的目的是什么呢?从粗浅的角度来看,都是为了弘扬佛法;但更具体一点来讲,应该就是为了建立完整系统的汉传佛教修学体系。这是多少高僧大德、志士仁人所努力的目标啊!现在师父又担起了这样的担子,作为师父的弟子,我们是多么的幸运,能够跟随师父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做一点真正对社会、对群生、对历史有长久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最近我在考虑我们常常发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是很有力量的,其中‘法门无量誓愿学’体现了‘通达一切圣教无违’的思想。我们现在学习的《广论》只是帮助我们搭建一个成佛的理论框架,具体法类的内涵还要通过广学其它经论来充实。”师父谈话的主题很巧妙地发生了转移。提到对《广论》的学习,想起了前几天无意中看到了师父的一些相关开示,看了以后很受触动:

    “过去大家广论学得很久,也非常有心得,但是面还没有真正铺开;其次,路走得太狭小,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样需要扩大所缘……”

    “……如果时间、心力顾不过来,主要是学广论,其它是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法门,这些方法也很重要,没有这些则没有共同语言,与别人谈不通。方法多,缘就好。”

    “广论法类由时空开显,不能开显则不能修,不能开显则成自性执。从这个道理开展,同眼前事相结合。”

    反复阅读品味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语,就能慢慢感受到师父对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多么了解,对正确解决这些问题途径的把握又是多么明确,同时对我们的期许又是多么高远。

    “佛以四悉檀讲法:第一义悉檀、对治悉檀、各个为人悉檀和世界悉檀。我们不能用第一义悉檀来取代世界悉檀,不能用虚来取代实。”师父继续的谈话深深吸引了我。师父常常会提起四悉檀,但每次都会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问题来开显它们的内涵。

    “作为一个领导人可能会说出‘全国人民是一家人’这样的话,但这只是一个道理而已,具体生活中,东家还是东家,西家还是西家,东家不会成为西家,西家也不会成为东家,否则就乱套了。像我们说‘全国佛教是一家’,这也这只是个理而已,现实生活中,广化寺还是广化寺,广济寺还是广济寺,龙泉寺还是龙泉寺。”师父形象的比喻让我体会到第一义悉檀和世界悉檀的区别以及理和事之间的不同。

    “作为我们个人的修行,应该放到一个团体中来,否则我们就成了‘流浪汉’;作为团体的修行应该放到整个社会大的背景中来,否则,团体的生存就失去了基础。这就好像说我们一个人,应该有一栋房子可以住进去,而这座房子应该建在大地上一样。如果没有房子住,我们就会流浪街头,如果房子不是建立在大地上,这栋房子也就没办法存在。”有了前面理上的说明,结合我们个人和团体在修行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师父开演出这样的内涵来。

    “作为一个佛教团体,它的所作所为应该适应本地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本地的现实缘起,否则肯定成功不了。”我觉得师父说这些话背后应该是有所指的。透由师父这些话,能体会到师父因看到一些佛教团体的做法不能很好的观待现实缘起而感到忧虑和惋惜。

    “善知识一般会根据团体发展的阶段而开演修学的重点,阶段不同,修学的重点就会不同。当团体刚刚开始成立的时候,比较适合封闭式的学修,这样有利于统一知见,稳定身心。但当具有一定的基础以后,广的一面就很重要。”师父继续说到。

    其实龙泉寺僧团的发展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刚开始的一个阶段,大家比较注重向内用功,比较注重修法,身心确实变得很寂静,但时间一久,心就被收死了,对外在的人事物失去了感知力。一个具体的体现就是上课的氛围变得很沉寂,大家都眼观鼻、鼻观心,谁都不愿意发言,死气沉沉。师父觉察到这一点,就开始慢慢调整学修的方向,开始经常带大家去出坡劳动,到山上修水库,开始花大量的时间与大家聊天,聊各种各样的话题,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熏染,僧团慢慢又恢复了活力。这个时候,师父再召开僧团大会,总结前段时间出现的问题,给大家上了一堂印象极为深刻的修行课。

    “那如果认识不清楚团体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岂不是很危险?”我担忧地问到。

    “那是肯定的!”师父的回答没有回旋的余地。

    “不过吃了苦头碰了壁之后,可能还会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我开始找些理由安慰自己。

    “那个时候就晚了。”师父淡淡地说。

    师父的话语很轻,落在心底却很重!深刻体会到如理依师多么重要!

    “某乙原来在别的地方学习佛法,后来经一位善友的推荐,认识到师父的功德,决定来龙泉寺出家,但实际上一直还没有很好地融入团体,身心还不是很稳定。”谈到团体修学的问题,我想起了僧团里的一位净人,顺便将他的情况给师父做了简单的汇报。

    “我说的很多话实际上是站在整个佛教发展的立场上讲的,但是我们团体中的每个人,他能相应到什么程度,那就是个人的问题。这就需要具体地看待和引导。”

    “平时我们都在喊‘与师父同心同愿’,现在才有点体会,觉得师父这个‘心’和这个‘愿’可不是好‘同’的啊!”我的话语里面有点向师父诉苦的味道。

    师父听了笑笑,没有再说什么,开始从口袋里拿什么东西,司机开车的速度也慢了下来,直觉告诉我快到三零九医院了。原来师父是担心我们带的钱不够,想再给我们补点钱,幸好某甲也带了一些,这样师父才比较放心了。

    看着师父远去的背影,内心喜忧参半:喜的是搭了师父一路的便车,没有让一分钟时间空过,师父很多谈话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忧的是师父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佛教现状和未来的很多思虑,这些思虑让师父的生命之轮一刻也没有停息过,一直滚向前方,而且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有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