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泞中的守候
(6月15日 上)
半夜,大雨如注,雨点打在帐篷上,发出很急促的声音,似乎不把帐篷穿出洞,誓不罢休一样。如此大的雨,不知安置点内乡亲们的帐篷是否漏雨?他们躺在潮湿的地面上,不知如何煎熬到天明?还记得一位乡亲曾说,最怕下雨天。却不想,雨这么快就来了。
躺在乒乓球桌做的床铺上,心里很感恩空降兵叔叔们,是他们为我们搭起的这个牢固的帐篷,使我们从此可以远离潮湿的地面。也许在这体育场上所有帐篷中,我们的条件是最好的,甚至有种享福的感觉。
聆听着稠密的雨声,模模糊糊到天明,薄薄的被子很潮湿,似乎可以挤出水滴来。趴在乒乓球桌边沿,把头探出帐篷——泥泞的地面,湿漉漉的世界,低头看来,唯一的鞋已经全部湿透了,真糟糕!别无选择,只得穿拖鞋。
帐篷与帐篷之间,都是泥泞的路,短短的一段路,却亦要历经艰辛。已经很小心、很轻翼地慢慢挪动脚步了,可轻轻放下的脚,还是深深地陷下去,赶紧拔起来,逾发沉重的脚同连带着比脚还大的一堆泥拔了出来,泥土黏糊在鞋底上,沉甸甸的把心情也拉低,似乎蕴含着行路难,难行路。
好不容易,从睡觉的帐篷跨进多功能帐篷(所谓的多功能是指接待、办公、会议、用餐等多种用途会集一处),发现里面也是一片泥泞。平常到处高高低低、坑坑洼洼的地面,如今又是一番别样风趣。另一头的帐篷门口全湿了,还囤积了一湾泥水,门口是可怕的泥潭,看来今天只能呆在这个帐篷出不去了。
收回目光,扫视一遍帐篷四周,帐篷的下围都已经湿了,水都可以渗透进来。幸亏昨天空降兵叔叔给我们挖排水沟,否则今天又要麻烦空降兵叔叔来“抗洪”救险了。
人员到齐后发现,不管是穿拖鞋的,还是高腰雨靴的,脚上都是一团泥。要出帐篷,只能穿雨靴,可是这里只有三双雨靴,其余就剩拖鞋了。很想看看外面的灾民们现在怎么样了,于是换来雨靴,穿上雨衣,打起雨伞,勇敢地重重地踏进门口的那摊泥潭,瞬间就陷下去,身子失去平衡,摇摆着晃动,赶紧稳住,逐渐拔出脚来,真是一步一艰难,这一脚一脚走下去,是否会让灾区的人们因此感到生活的沉重压力呢?
沿着一个个帐篷慢慢走去,平时敞开的帐篷门现在很多都已紧闭,湿漉漉的门口堆着几双泥鞋,有几家正在往帐篷顶上盖彩条帆布,看来有的帐篷漏雨了。透过几个没有紧闭的帐篷,看到狭小的空间里,人们光脚丫坐在铺着一层薄薄垫子的地面上,外面的泥泞,里面的潮湿,设身处地想想,若换了我,是否能平静地坐在这种环境中呢?
一位中年妇女一个人在帐篷里,丈夫是教师,前天回汉旺开学了,孩子10岁了,也在汉旺上学,家里还有两位老人,老两口不愿意住这边的帐篷,乡下的房子虽然倒塌了,但依然守候着,在自家房子旁边搭了一个简易棚住下来了。阿姨很开朗地笑着说,现在有的吃,有的住,就可以了。至于以后的生活,政府会安排的,现在也没办法想,帐篷里除了眼前发的东西外,其他什么都没有。但她很乐观,也许此刻,乐观积极的态度是未来美好生活的很重要的因素。
看到一个帐篷里有好几位老人,于是停下来和大家聊聊天。这里分配住着22个人,但现在真正晚上回来住的只有六七人,其他人都投亲靠友去了。
一老人说:“最近很多人感冒、咳嗽。”
我:“去看医生了吗?”
老人:“看了,也吃了药,就是不好。”
我:“有一种甘草片治疗咳嗽很管用,可以试试。还要注意保暖啊,尤其是脚。”
我望着老爷爷、老奶奶都光着脚问:“有袜子吗?”
老人:“有的。”
“尽量穿袜子,脚底穴位丰富,脚保暖了就不易生病。”
继续往前走,一老人很精神地在折腾着门前支撑起来的遮雨棚,他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聊天,说到激动处满是感恩之情:“这次政府、解放军,还有各地的志愿者,都如此用心来帮我们,真是够意思。若在解放前,肯定没有这好事。我是生在解放前,长在红旗下,现在是幸福地活着啊!”
一路的泥泞,本是很担心灾民的心情会受此影响而沮丧,但转了一圈下来,大家都很乐观,很感恩政府及其各界人士的关怀。地震已过去一个月了,很多人都说已经不再有恐惧感了,而且已经适应现在的吃、住生活,对于未来,也愿听从政府的安排,一切都会好的。我那颗担忧的心也略微放下。
沿着泥泞路慢慢走回帐篷。以前大人们常常取笑我说:你呀,小时候最爱干净了,下雨天若脚上粘上一点泥水,就大喊大叫,好像天大的大事一样,若不帮着擦掉,绝不愿挪动半步。可是此刻,脚上全是泥,裤腿上粘满了泥水,手上也带着已经干的泥巴,还有前方满眼的泥泞,我却很平静的站在这个泥泞的世界里。能在困难的环境中历练自己,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记起来曾经有人说:淤泥是个好东西。要不,淤泥里怎么能出莲花呢?
消息一则:
向阳抗震希望小学举行落成仪式
暨“心连心,面对面,爱与你同在”主题活动
6月10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招商银行、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共同捐资援建的紫岩小学——向阳抗震希望小学举行了隆重的落成仪式,绵竹市副市长侯光辉,教育局副局长彭波专程到场祝贺。
上午8:30,紫岩小学全体师生齐聚在原校址隔壁搭建的抗震希望小学里,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少先队员们向援建单位代表、爱心人士代表和到场的领导敬献红领巾。
侯光辉副市长发表了简短而热情的讲话,对援建单位、爱心人士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同时他希望紫岩小学的师生们面对灾难,意志更坚强,并好好工作,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援建单位、爱心人士无私的大爱。
紧接着,援建单位将全部抗震功能房钥匙正式移交给紫岩小学;紫岩小学校长谭克代表全体师生向援建单位颁赠锦旗和证书;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社区代表分别宣读“爱心寄语”;少先队代表宣读了以“用眼睛发现感动,用行动展现坚强”为主题的倡议书。
在四川爱乐乐团的伴奏下,少先队员们又唱起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声响亮激越、令人振奋。
随着爱乐乐团演奏的悠扬欢快的《迎宾曲》,老师们带着孩子回到了各自的教室分发礼物,开展活动。
北京仁爱基金会:他们建起灾区第一个临时教学点
http://www.chrenai.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51
2008年6月14日绵竹仁爱学堂日志
http://www.chrenai.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5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