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都江堰仁爱学堂的日子里

(2008-06-06 00:00:21)
标签:

都江堰

仁爱学堂

志愿者心得

帐篷学校

文化

分类: 慈善文教

在都江堰仁爱学堂的日子里

(6月5日 下)

 

    回到北京的家,又回到了熟悉的日子。然而,坐在电脑前,心却仿佛留在了几千里之外的都江堰,一个曾经陌生、如今却让我牵挂的地方。在灾民安置点里的仁爱学堂做志愿者,短短的几天,却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太多的感触。静静地点燃一支香,点亮两只蜡烛,默默地供奉在佛像前,眼前又浮现出那一排排蓝色的救灾帐篷,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幕幕难忘的景象。灾区的孩子、来自天南海北的志愿者、士兵,你们都还好吗?还有那倒塌在废墟中的学校……

 

在都江堰仁爱学堂的日子里

 

灾民心中的苦,我们能体会到吗?

 

    刚到灾民安置点的时候,学堂还没有安顿下来,正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姨把我们让进她家的帐篷,还特意端出一盆洗好的小西红柿让我们吃。患难的时候,平常再不起眼的东西都很令人珍惜。还没有给这里的人们做些什么,我们很愧疚,不肯受用。阿姨说:“你们从北京那么远的地方过来帮助我们,要谢谢你们啊!”话说得很诚恳,让初来乍到的我们感受到当地人的淳朴。与她的眼神相遇,瞬间捕捉到隐隐的忧伤,不禁怦然心动,不敢再直视他们的目光。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灾民们内心的痛苦,我们能真正体会到吗?

    过了两天,和这里的人们熟悉了,聊的也多了一些。张阿姨是个热情、开朗的人,然而回忆起地震时的惨状,她还是禁不住黯然落泪。地震发生的时候,天空黑沉沉的,仿佛预示着灾难的降临。她正坐在小区里,突然大地发生剧烈晃动,一些在街上拄着拐的老人一下子被狠狠地摔倒在地上,很多破旧的房屋瞬间坍塌,尘埃弥漫。人们惊慌失措,东奔西跑,哭喊声一片。想到在幼儿园里的孙子,张阿姨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娃儿要是有个好歹,该怎么向他的爸妈交代啊!”本来患有心脏病的她什么也顾不上了,一路狂奔,不断看到有倒塌的房屋,急得眼泪直淌。当她看到老师们已把孩子集中到安全的空地上时,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抱着孙子放声大哭。接着又赶快回去找自己年近80岁的老父、老母,好在知道他们中午没有待在家里,而是在外面散步。原本住的楼房已经摇摇欲坠,再也回不去了。如今四世同堂,全都住在安置点里。我禁不住脱口而出:“那所有的财产呢?”阿姨幽幽地说:“什么都没有了,人在比什么都重要。”

    孟大爷既是灾民,同时也是安置点指挥部里的志愿者。我问:“安置点里,人们吃住都还是有保障的,感觉大家的精神状态都还可以,是这样吗?”老人的目光垂了下来,语气有些低沉:“这里大概四分之一的家庭都有亲人遇难,内心的痛苦是很深的。和我同住一个帐篷的小李,在卡塔尔援外,16号千里迢迢地赶回国,得到的却是父母双亡的噩耗!更糟糕的是,尸体不知道已在哪个火葬场火化了,现在他成天满城找骨灰,一直都没有找到,哭也哭不出来,整天闷着不说话,真怕这小伙子憋坏了啊!”

    对于无数的灾民而言,除了身上的一身衣服,他们倾家荡产、一无所有。一辈子辛苦劳作、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家当瞬间付之东流。物质上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而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精神伤痛更是无法衡量,难以愈合。娑婆世界空、苦、无常的本质,在这里得到了真实不虚的体现。想象灾难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有多大的勇气承受这一切。面对灾民们巨大的痛苦,我们所做的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我们会用真诚的爱抚慰一颗颗受伤的心灵,会用最虔敬的心祈求佛菩萨的光芒在这苦难的地方照耀。

  

帐篷幼儿园

 

在都江堰仁爱学堂的日子里

 

    灾民安置点的仁爱学堂很快建起来了。一共三顶帐篷,其中一顶是独立的,做幼儿部;另外两顶是合在一起打通的,做初中部;小学设在安置点的大活动房里,用彩条防雨布隔开,权且辟出几间教室;高中部设在安置点的食堂里。

    建学堂的速度是惊人的。5月26日那天,基金会林秘书长带着几名志愿者从成都赶到温馨家园灾民安置点,巧遇成都团市委的慧书记,虽然素不相识,但想为孩子办点实事的愿望不谋而合。在这个安置点,川大的学生已开始为孩子们做学习辅导,到处可以看到他们白T恤、红帽子的统一着装,热情活泼的身影给劫后的灾区平添了许多青春的色彩。但大学生们毕竟还有自己的学业要完成,需要每天轮流从成都赶过来。而仁爱的志愿者人员相对固定,而且都住在安置点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度过,还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有趣的新课程,像快乐的童谣表演唱、熏陶传统文化的《弟子规》等。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专家还将陪伴孩子们学习,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心理辅导。大家继而与安置点指挥部沟通,“温馨家园·川大阳光·仁爱学堂”由此诞生。

    27日,仁爱的各路志愿者汇聚都江堰,搭帐篷、招学生、安排课程和教师,一直忙到深夜一点多。28日,学堂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课程全面启动。早上7:30,第一堂《弟子规》吸引了100多个小学生高声齐诵经典,孩子们渴望学习的热情让志愿者们倍受鼓舞。上午10:00,蓝天下,孩子们神情庄重,凝视国旗,发自肺腑的国歌声在学堂上空回荡。

    仁爱学堂开课的消息不胫而走,几百个孩子登记上课,连小小的幼儿部都一下子聚集了十几个3岁到5岁的宝宝。

    帐篷幼儿园里,孩子们光着小脚丫,有的在垫子上看故事书、有的画画、折纸,也有淘气的男孩子忍不住在帐篷里追跑,然后故意在垫子上摔倒,就势打个滚。负责幼儿部的陆师姐和陈师姐一点都不着急,仔细地给每个孩子进行登记,包括孩子的姓名、家长的姓名、手机号以及所住帐篷的编号,接着,带孩子们学唱好听的儿歌:“三朵小红花呀,一朵献给妈呀,一朵献给爸,一朵戴在我头上!”明快的节奏,配上简单易学的手语动作,老师和孩子都一起开心地笑了。

    过了一会儿,宝宝们渴了,没有纸杯,怎么办呢?陆师姐打开矿泉水的瓶子,弯下腰来,揽着孩子们,让宝宝们张开小嘴,一口一口小心地给他们喂水。这可是要很细心的,为了保证卫生,孩子们的小嘴巴都不能碰瓶子,同时还不能喂多,以免孩子呛着。宝宝们很懂事,一个个站好,早早地张开小嘴,像一只只嗷嗷待哺的小鸟。

    接着,老师给大家讲故事。没过一会儿,一只小手举起来,奶声奶气地说:“老师,解便!”“我也解便!”一下子好几只小手都跟着举起来。于是,带着孩子们去几百米外上厕所。该上“劳动课”了,“让我们一起捡垃圾,争当环保小卫士!”快乐的孩子们争着看谁眼最尖,手最快。结束了劳动,洗干净手,每个小手心里都会放一块最甜的糖。一天下来,陆师姐和陈师姐忙个不亦乐乎。因为还兼着小学部的手语童谣课,俩人没几天嗓子就沙哑了,但脸上的笑容却灿烂如初。

    申师兄是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想必没有带孩子的经验,但人手不够的时候,也要“挺身而出”看孩子。给孩子们讲故事时,只见他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使出浑身解数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连大人都会忍俊不禁。中午帐篷里开始闷热,他便拉着孩子们的小手一起去找个阴凉通风的地方做游戏,俨然一个世界上最细心体贴的老师。趁机起哄让他改行做幼教,他会急忙摇头大笑着说:“我可撑不住了,对小孩子没招儿啦!”

 

在都江堰仁爱学堂的日子里

 

    有时,帐篷幼儿园里也会传来阵阵哭声。家长们愿意把孩子送过来,可对于有的小孩子来说,却可能是极其痛苦的事。新来的孩子里,总会有一些宝宝紧紧抱着大人的腿大哭,一步也不肯走进我们的帐篷教室。也有的孩子勉强留下来,过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掉眼泪,一问才知道是想妈妈了。往往一个孩子开始哭,就会招来其他孩子也哭。开始不太理解孩子们,慢慢懂了,地震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很多惊吓,失去了原有的安全感,他们心中无形的恐惧需要老师们用悉心的呵护一点点消除。还好,在我们的帐篷幼儿园里待上半天、一天,孩子们都会爱上这个新家。

    不断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好奇地打量着我们的帐篷幼儿园,这里的条件无疑是简陋的,而老师和孩子脸上的笑容却又是最动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