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油赈灾行

(2008-05-23 00:00:18)
标签:

抗震救灾

感恩的心

仁爱慈善基金会

江油

绵竹

文化

分类: 慈善文教
 联合救汶川 行愿方菩提

——“感恩的心”抗震救灾慈善行动报道之八

(5月22日上)

 

江油赈灾行

 

江油赈灾行

 

    5月21日晚七点,一辆载满帐篷、大米、棉被、手电筒、清凉油等物资的大卡车驶进四川江油市永胜镇。这是仁爱基金会“感恩的心”抗震救灾慈善联合行动组织的又一次赈灾物资发放,目的地是永胜镇两个受灾严重、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云顶村和白石村。

 

江油赈灾行

 

    到达永胜镇的时候天色已晚,山路陡峭,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继续行使非常危险。在武镇长、周镇长的协调安排下,救灾物资被统一卸在镇政府。来自北京的许振英女士、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孙祥飞、任高亮三位志愿者留守永胜镇,安排次日物资发放。

    云顶村和白石村地理位置偏僻,地处群山环抱之中,从永胜镇到白石村需要乘一个多小时的车,再爬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而要到云顶村,则需要爬五个小时的山路。5·12地震后,这两个村子与外界的联系完全隔断。当地村民罗继华等四人在第一时间按照村主任的指示,翻山越岭,爬过数座高山,冒着生命危险,经过四天四夜艰难的跋涉,将两个村子的求救信息送到永胜镇。

    后来,在解放军的援助下打通了永胜镇到白石村的道路。目前,这两个村子共有78户,家中基本上为老年人和小孩,青壮年都在外地读书或打工,存留的粮食还能维持不到10天的时间。当晚,3位志愿者积极了解当地受灾情况,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安排。深夜,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里,所有的镇领导全部在场,在搭起的临时帐篷里办公。据当地居民说,5·12地震发生后,所有的乡镇领导全部自觉坚守抗震一线,只要家里没有重大伤亡,就不离开指挥部,随时关注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

 

江油赈灾行

 

    5月22日早上八点,两辆装满物资的车从永胜镇出发,颠簸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后,由于山体滑坡阻断交通,车已经不能再往前开,在山路的一个拐角的地方,与闻讯赶来迎接的云顶村和白石村的村民会合。白石村路程较近,村民步行了一个多小时赶到山下,云顶村的村民则是从凌晨4点出发,翻过几座海拔近2000米的山,历经5小时才与运输车辆会合。

 

 江油赈灾行

 

    这次赈灾物资发放受到了两村村民的热烈欢迎,几乎在场的每一个村民的眼眶都是红红的,闪着晶莹的泪珠。几位村民亲切地拉着志愿者们的手,跟大家详细讲自己的生活安置情况,诚恳地邀大家去家里坐坐。所谓的“家”只是普通的塑料膜搭起来的、连“帐篷”都算不上的一块地方,而随时滚落的山石还可能时常把“家”旁的大树砸倒。

 

江油赈灾行

 

江油赈灾行

 

    在赈灾物资发放前,所有在场的人集体为在5·12地震中罹难的同胞默哀三分钟。三分钟后,云顶村书记做了简短发言。他说,“我们受灾后,国家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给我们送来了住的和吃的,我们很幸运,但我们不是最艰苦的,在四川还有好多比我们更艰苦的地方,我们也要行动起来,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在村书记的号召下,大家开始捐款,从20元到100元,所有的人都默默而真诚地向空地上的一个竹篓子里放钱。不到五分钟,竟收到了1421元善款!一位老大爷捐了100元,周镇长介绍说,这100块钱足以购买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口粮!

 

江油赈灾行

 

    接下来,在镇里的统一组织下,开始发放赈灾物资,灾民领到物资后都认真地在签名册上登记,不多时,76顶帐篷、80袋大米、100个手电筒、100条棉被和大量的清凉油一一送到灾民手中。

 

寺院救助,不分昼夜!

 

 江油赈灾行

 

    晚21:40分,拨通前往绵阳安县救助寺庙的3位志愿者电话。在县民政局李局长的陪同下,大家刚刚完成对四个寺院的救助,正在前往盐亭县境内寺院的路上。上午从成都文殊院出发,到现在还顾不上吃饭,大家通过电话简要通报了情况。

    1.飞鸣禅院:出家师20人,常住义工10余,一人重伤,三人轻伤,寺院断水断电。仁爱“感恩的心”行动组捐赠大米500斤、食用油100斤。当法师拿出寺院数量有限的矿泉水招待大家时,被我们善意拒绝。

    2.淳佛寺:出家师4人,常住义工2人,受灾严重,食用油已断,粮食几尽。收到大家的供养,师父们激动地说:“你们的物资就是雪中送炭!”

    3.普济寺:尼众寺院,出家师有20余人,寺院损坏非常严重。作为一个净宗道场,常年在此念佛的人有1000多人。当我们把物资送到寺院的时候,有的居士竟激动地双膝跪下表示感谢,把我们吓一跳,立即给他们跪下还礼。

    在普济寺,看到20多位尼师依旧在至诚专注地念诵佛号,那种泰然和信心使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之震撼!她们的脸上是那么地平静,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她们内心的法喜。在如此惨重的灾难面前,这种泰然正是源于她们对三宝无限坚定的信念。我们为普济寺供养了3顶八人用帐篷、250斤大米、50斤食用油及500元善款。

    4.另为卧佛寺捐赠250斤大米、30斤食用油及一顶帐篷。

    县里可调配给这些寺院的食物油只有80斤。原计划救助3个寺院,但了解到其他寺院也急需帮助,临时决定将所带物资平摊给5家。这些物资只是杯水车薪,大家离开的时候,心中都带着深深的不安与惦念,真诚祈求法师们一切安好。

    连日来不畏辛苦、亲自驾车带领大家前往寺院进行救助的是来自成都的志愿者王凌大哥,他提供了很多热心帮助,还多次捐款捐物。昨天在观音寺当场捐出1000元。深夜回到成都文殊院,晚饭都来不及吃就马上赶赴灾区,他全力以赴、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大家。

    来自西安的一位法师两天来一直与我们同行,奔波于各个寺院。这位法师来到灾区原本计划是为遇难者诵《地藏经》的,让死难者能够在七七之内,有机缘得闻佛法,解脱轮回。当他踏上这片满目苍夷的土地时,惨重的灾情令他非常震惊,灾情如火,来不及诵经,唯有把全部的心力投入到拔苦与乐的救助中,践行菩萨行的内涵。

    午夜12:00,接到前方短信,得知大家已携带救助物资抵达盐亭县内的寺院,返回成都文殊院预计要到拂晓时分了。

 

绵竹灾民安置点见闻

 

    22日中午12点,从文殊院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绵竹大体育场灾民安置点。

    这里是一片正在兴建的大体育场空地,政府统一搭建的蓝色帐篷一望无际,大约有几千个,一万多灾民聚集生活在这里。每个帐篷里挤着8至16人,有的躺着,有的坐着,生活气息浓郁,人们情绪看来比较稳定。

  穿过帐篷区,“仁爱临时学堂”几个大字张贴在白色简易房的顶端,显得生机盎然。只见法师和净人依墙而立,他们神态安详,静静地默念着什么。如此嘈杂的环境,法师要保持正念和清净心,很不容易,也让人不禁联想到浊世清莲。

  临时课堂里桌椅整齐,孩子们正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上台发言。孩子们纷纷走上讲台,抒发内心的感想:“感谢解放军无私地救助我们!”、“我们要将我们的爱心奉献给更多的人,将来回报社会!”……孩子们的纯真和热情让人忘记了这里是灾区,忘记了他们是刚刚从废墟中走出来的灾区儿童。

  在课堂上,孩子们格外专注、用心,那一双双渴望学习的眼睛,那一张张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脸庞,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在学堂外,一群孩子正围着仁爱基金会的小方报名参加义工。问一位小朋友为什么要做义工,他说:“我要做一个帮助别人的人!”又问:“你愿意做什么工作?”答说:“什么都可以,我可以捡垃圾、做饭。”小方将十几个男孩和女孩分组,很快,孩子们就开始捡拾地上的塑料袋、纸屑等废弃物,放进垃圾桶里。这些举动看似细小,却对灾民们恢复心理健康、甚至增强环保意识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孩子们乐此不疲的劳动,更感动着在场的每个人。

    在安置点帐篷区,来自南京、深圳、云南、贵州等地的志愿者纷纷组织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悬挂在帐篷外的儿童绘画作品表达了孩子美好的心愿和向往。在绘画比赛的发奖仪式上,掌声此起彼伏,孩子们被礼物和爱包围着,忘记了痛苦和恐惧。

    外围马路边,一群孩子正在老师的组织下排练合唱节目,在老师的电子琴的伴奏下,他们一边用手语表演,一边唱道:“我来自何方,情归何处,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还有多少爱,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服输,感谢命运,感恩的心,感谢你陪伴我一生……”一位参加合唱的一年级小男生说,他来自清平乡,家里的房子全塌了,爸爸妈妈都住在帐篷里,他说晚上没有梦见地震,只是梦见尸体的血……

    据西南财金大学的杨老师介绍,他们的志愿者已加入仁爱“感恩的心”慈善联合行动,为灾民包括孩子提供心理咨询,做他们的倾听者和陪伴者。从回收的20多份灾民心理调查表了解到,灾民失眠的较多,普遍感到空虚,没有寄托,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与一位准备给孩子报名参加临时学堂学习的家长聊天。他说,自己是一名山区的矿工,地震时他拉着妻子刚跑出来,宿舍就塌了。后来他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才到了汉旺镇,安顿了妻子,又进山里去接父母和孩子,后来搭朋友的车才到了绵竹,现在全家老小六口人都住在一个帐篷内。他希望孩子来这里学习,但老人却始终忧心忡忡,无法接受所发生的一切。

    面对种种复杂的境界,请益法师:“我们的救助工作和志愿者会面临哪些困难呢?”法师说,因为刚刚发生灾难,这里每个人的身心都是飘浮的。尽管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有保障,但如果没有宗教的介入,心很难定下来。换了我,也得靠长期念佛,心才能在这里定下来。我们现在还不能在这里做法事,来提供心灵救助,但我们可以组织大家诵读儒家经典,开设国学课等。同时,针对志愿者,法师认为,大家都怀有一腔热血,非常好,但同时要加强培训和合作精神,要发长远心,有长期干下去的思想准备。

    志愿者们的言行感动了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傍晚,又有一位男孩子来报名要求参加志愿者。这是个15岁的孩子,可以帮助洗碗,登记等,非常希望帮助别人。又问他的家庭情况,他说和父亲住在这里。我问:母亲呢?他幽幽地低声说,不见了。我一时哽在那里,五味瓶翻了上来。

    孩子默默地不停地打水、洗碗,又在用笔记下志愿者给他安排的工作,没有一丝哀伤,有的是勤奋、踏实和忘我的奉献。志愿者们给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缕阳光,灾区的孩子们也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之光,越来越多的小志愿者加入了我们的行列。

 

江油赈灾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