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安徽行报道之七
——参访西风禅寺记
“暖云开小径,香雪点重苔;不识东风面,溪头看早梅。”这是明代太湖知县罗汝芬的诗《过二祖寺》。今天,仁爱基金会在太湖的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圆满,在县民政局孙局长的陪同下,大家乘船经华庭湖,参访五祖大师曾经的修行地——西风禅寺。

殿内两旁大柱镌联:
妙相圆融即色即心遍十方而示现
法身常住无来无去历万劫以长春

古寺云深处
扪萝问牧童
鸟盘秋色外
人语暮烟中
我们抵达禅寺时,方丈天通法师已在寺院门口迎接,宾主见面,相互合掌问候,天通法师已经出家二十多年,在西风禅寺担任住持也有七八年。方丈为我们介绍西风禅寺的历史时,特别提到了前中国佛教会长赵朴初老先生和师父。“西风禅寺这四个字是朴老于1991年来寺题写的。朴老过世后,每年安徽省关于朴老的纪念法会都会在本寺举行。学诚法师也曾在04年来到本寺主持朴老灵骨回乡树葬回向法会,并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发表了祈愿朴老乘愿再来,国泰民安的讲话。”
西风禅寺自开山建寺之后从未断过香火,距今已有1300年。贤甲法师对此很赞叹,说仅仅这一点就很不一般。天通禅师介绍说,文革时期,寺里只剩下了住持一个人守在庙里。当时没有公路,后山上有许多老虎,他就自己吃野菜。附近有善良的村民就偷偷地他送一些吃的。

边走边谈
此时,一行人已经走到大殿前准备礼佛。西风禅寺始建于唐朝,现存的佛殿是民国年间建筑,殿内供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三尊坐像。历史上三位高僧对寺院有很深的影响。602-607年间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曾经在此修行传法,之后就去了黄梅寺为六祖传授衣钵。弘忍大师离开后,法智禅师来到此地,开始开山建寺,修建起了七重大殿,也曾僧侣众多,香火鼎盛。我们又看到连禅大师的舍利供奉在寂觉塔内。当问及寺里的僧人的情况时,方丈说目前常住的僧人有七八位,主要是以念佛为主。
午斋前,寺庙为我们准备了一个茶话座谈会。天通法师介绍说:“因为太湖历来是佛教圣地,又是朴老的故乡,因此县里面对寺院很重视,通常有什么问题只要一反映就会很快解决,能像这样得到政府的支持在其他县也很少见。在县政府刚召开的县重点工程项目推进会上,将二祖祖庭和本寺列为专人负责推进的项目。”看来时至今日,太湖地区的寺庙依然得到着朴老无尽功德的荫庇。
民政局孙局长介绍当地的社会情况:“太湖地区目前重要的是老龄化问题和孩子的问题。太湖县本地基本没有什么经济,主要靠去外地务工。每年都有14万人外出务工,两千多人口流失,很多都是高学历的人才。因此本地区老龄化问题日益加重。孩子方面,除了我们这次重点援助的孤儿,还有许多单亲家庭,但是很类似于孤儿。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常有因事故、车祸等灾难而去世的,母亲随后就改嫁,不再管孩子,致使孩子等同孤儿。虽然县政府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
“难怪师父让我们到太湖助学。”贤甲法师说,“佛教传播开来,就慢慢对社会风气有好的影响。”
当方丈向贤甲法师要名片时,贤甲法师说:“在龙泉寺的法师不印名片,寺里规定法师不准带手机,不准看电视,不准接受个人供养。龙泉寺从建筑上说是个小庙,但是若加上沙弥和净人,僧团的数量目前是北京最大的。”
方丈称赞龙泉寺办得好,贤甲法师说:“主要是大和尚的愿力大。”

向方丈介绍师父的博客
在寺里用过斋饭后,方丈亲自带着我们穿过五祖弘忍大师当年每天会走的山洞,来到了大师打坐的山顶,眺望远方,遥想禅宗的历史。太湖县是中国佛教禅宗文化的发祥地。公元561年,禅宗二祖慧可大师,为避灭佛之灾,从河南少林寺来到安徽太湖花亭湖畔的司空山、狮子山一带,开坛讲道、弘扬佛法,演化出中国禅宗“一花五叶”。重点寺庙有数十处,如佛图寺、二祖禅堂、西风禅寺、海会寺自古以来都非常有名。参访前,我们有幸途径狮子山,遥望二祖的修行地。赵朴老在90年回故乡视察狮子山时说:“狮子山是一座不平凡的山,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没有慧可大师就没有中国的禅宗。他不仅影响着整个中华文化,而且逐渐影响着世界文化。”

佛教,您好!
目前西风禅寺的新大殿也正在建设中,山间大雄宝殿是典型的古典式样,建筑骨架已经搭建起来,初步显露出大殿的恢宏。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赞助下,山门楼牌坊已经竣工,为深山古刹增添了几分光彩。天通法师18岁出家,年龄不到四十岁,勇敢地肩负这座千年古刹的建设和弘扬佛法的重任。在寺庙周围,不仅可以看见中国佛教界名人的题字,也可以看见中日韩三国代表的笔迹“一念三千”。


寺内四处可见劝人念佛的标志

南无阿弥陀佛
参访后,我们请示贤甲法师:“为何禅门圣地最后改为念佛法门,是否因为末法时代众生根基不够?”
贤甲法师说:“历史终究是历史,我们不能活在过去。历史不能代表着现在和未来。关键我们现在要负责任,我们给后人留下什么呢?历代的祖师们很好地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水平,而我们现在的所做所言能否代表这个时代的水平?对別人所做的,我们赞叹随喜,但是自己要努力使自己能够代表这个时代的水平。”
结束了对西风禅寺的参访,在返回北京的途中,贤乙法师与我们分享了在整个基金会赈灾活动中体会到的师父的功德:
一是师父摄受俗众弟子的功德。各位志愿者都在基金会这个团体的平台中在努力地实践仁爱、慈善,实践佛法,增长内心的善念。师父的慈悲不只是对着你露出笑脸,更重要的是他在思考如何在现实因缘下启发出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善心善愿,从而真实地饶益到大家。
另一方面,对于佛法的弘扬。这次活动对于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参与者都是一种精神方面的激励。同时也让社会大众体会到佛教积极入世的精神,这种好感会让他们重新认识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