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轨理修学心得
——一点法供养
(3月22日)
一、缘起
这次华严法会上,我因在佛法讲座上忆持复述师父的开示而被同修们随喜赞叹听闻好。其实,听到这样的赞叹,心里很是惭愧,着实不敢受用,更唯恐生得少为足的慢心,反成修学大碍。只是把大家的随喜作为策励,心存感恩!唯一值得欣喜的是,由此因缘我在法会上和不少同修结下了善缘。法会上也有多位同修问起我,是如何能比较完整地忆持师父的开示的?是否是记忆力好的缘故?
起初,实在不敢分享什么心得,因自己学佛法才一年多,体会肤浅,更深感听闻轨理学的不扎实。但想起师父在博文中曾教诫,“研讨交流不是要教别人,而是为了学习,好的体会拿出来交流,可以互相接受、分享,一个人有一点,五个人五点,再深化、细化,结果就不止五倍。佛法是心灵的境界,它不同于物质,通过心灵交流,大家都能够成长,就看你心中是否有能力接受别人善法的力量。”忆师恩德,备受策励,加之身边善友的鼓励,所以想把自己修学听闻轨理的一些心得在此供养大家,以此感念师父的恩德,感恩同行善友的拉拔!也愿在师父的博客与更多的同行广结善缘,希望大家都能与佛法相应,在菩提道上互相策励,共同增上,作师所喜!

二、信心
很多同修都以为我能比较完整地忆持复述师父的开示是因为记忆力好的缘故,其实不然。就记忆力而言,我丝毫不比大家有任何优势,仅是中等水平,而且还时常为记不住别人的名字而感到尴尬。其实,最初听师父的开示,我也并不是很相应。一个小时的开示听下来,虽然心里觉得好,但能忆持起来的也就三两句而已,大部分内容听过,心里都如画水不留痕迹。
我真正开始与师父的开示相应,还是对师父生起信心之后吧。特别是身在异国远离师友的日子,当我面对五欲之境难以调伏烦恼,体会了不如理依师的求不得苦时,我才发现自己唯一可依凭的就是师父讲的佛法。所以,当我带着一颗皈依的心,带着希求师父摄受的心去重听师父的开示时,我渐渐体会到师父开示中所包含的不可思议的教证功德。当我感受到内心烦恼被摧伏的清凉时,我更加坚信师父是我生命的依怙,师父所讲的法是滋养我法身慧命的良药。信心促使我闻法时更加恭敬,更加专注,不敢疏漏师父开示的每一句话、每一字。信心得加持!我发现,当对师父生起了信心,自然会对师父的法产生希求,与善法欲相应的心,安住于法上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感悟人生”系列开示中,我听的最欢喜和相应的开示就是《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当我也用一个小时把师父的整个开示在心里基本全部忆持起来时,内心无比欢喜。因为我终于体会到,当自己的心与师父开示的法相应时,师父的话语,师父的教诫原来会自然印在心里,加持力真实不虚。
我能供养大家,自己在听闻上最受用的修学心得就是信心吧。对善知识有了信心,才会对善知识的所讲的法产生希求,这样才能渐渐做到“听闻随转修心要”。正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三、前行
法会上每次看开示之前,法师们都会让我们先静坐几分钟收摄身心,其实这就是为听法做前行准备。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二点心得就是,做好听法的前行准备非常重要。虽然这方面我自己做的也很不好,但还是愿以互相策励之心和大家分享一些肤浅的修学感受吧。
我个人的心得是,前行主要是供养、思维闻法胜利、发愿和祈求。其中,思维主要是提策闻法意乐,大致可从法、说法师以及自身等角度来入手。思维闻法胜利非常重要,这也是在寺院闻法时法师们反复强调的一点。当我们思维“佛出世极罕难遇,其法亦然”,想到祖师大德们为求法而舍身忘躯,自然会对法生起珍爱之心。如此再串习闻法五想中的眼目想、光明想、大胜利想和无罪想,会进一步策发我们对法的希求心,增强我们的善法欲。
我们末法众生,虽无缘生于佛世,闻佛亲自讲法,但善知识作为佛的随顺,就是代佛说法教化我们。所以在听法前,思维善知识对自己生命的意义也非常重要。每当想到多生多劫以来,自己在六道轮回中头出头没,是佛陀以他无限的悲心一次次在生死长夜中救拔我,为我开示宇宙人生的真谛,指示生命的希望时,对师父的信心使我更加希求师父的教诫。所以,听法前我都会祈求师父加持,希望自己断器三过,堪为受法之器,与师父心法相应。对师父悲智力功德的无比仰望也策发了我承事效学之心,发愿要信受、执持师父的所有教诫。对于自身,《广论》教授我们要作病者想。只有体会到烦恼炽盛,身心逼恼之苦,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无明大病,我们才会至诚皈投依靠三宝的救护,才会生起寻医求药之心。而善知识的法就是熄灭我们三毒烦恼最好的良药。如此把三者结合思维,我们的心
自然就会越来越趋向于法,这样串习有助于我们在听闻时保持一颗与法相应的心。
我个人修学的一点感受是,当前行思维的越深入,发愿祈求越殷重,内心越有触动觉受,听法时的效果就会越好,越能趣入法义。不过,即使思维一时难以深入,依经论去串习闻法胜利的五想也会对听法有很大帮助,至少我们的心是缘在善法上的。
四、正行
很多同修都感觉正听时断器三过很难,尤其是漏器难断。关于正行,我想供养大家的心得是,恭敬端正的坐姿是断器三过的助行。印光大师说过“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份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对于我们凡夫来说,恭敬心是与外在的身语行持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个人体会,听法时保持恭敬良好的坐姿,才能将心安住于法上。
但通常我们会觉得只要心里恭敬就好,外在的身语行持不必太苛求细节。但我们初学者往往习气很重,不但心“不为自所自在”,身体也很难“堪如所欲”的安住,听法时身体上总会有很多不易觉察的小动作,比如,坐累了我们就会想靠在椅子上听法,或者边做家务边听法,或是听法的时候手里还摆弄着手机,渴了还会顺势喝口水,等等,其实这都是我们内心不能安住于法的表现。这些看似细微行为对我们专注听法都是很大的妨害,而且更可怕的是,当我们对自己内心拣择不清时,还可能造下不恭敬法和法师的恶业。
记得以前有位师兄每次听法时都是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样子。那时我刚开始学佛,还不懂恭敬心的内涵,所以对他这种行持很不解,甚至觉得太古板,会给别人造成压力。但后来他告诉我,“身正才能心正”,这句话给了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我内心产生很大触动。于是,我开始一边观察学习他的行持,一边规范自己的坐姿。
记得学依师轨理时,我曾一直为找不到视师如佛的感觉而苦恼,后来《本生论》上“处极低劣座,发起调伏德,以具笑目视,如饮甘露雨”几句偈诵启发了我。于是一次在家听法时,我一改往日舒适的坐姿,改为在地上打坐合掌看师父开示。当我一心仰望师父庄严的法相,一心专注于法时,我终于体会了些许视师如佛的感觉,这应是“低劣座”摧伏了慢心的缘故吧。而且我发现,当心真正专注于法时,是不会太受身体不适的干扰的。平常打坐十几分钟我就腿疼的不行,但是看师父开示时,只要心专注,与法相应,竟然可以安住一个小时而不觉得腿疼。切身经历使我渐渐体会到,的确如同修所言,收身才能正意,意正才能心专。
所以,先从身语的恭敬作起,听法时端身正坐,尽量避免身体上任何不必要的小动作,我们的心才能渐渐安住于法上。“专信恭敬听闻法”,才能做到断器三过,与法相应。

五、自省
虽然法会上很多同修赞叹我的听闻能力,但反省到此次法会自己最大的问题却正出在听闻和依师两方面。其实忆持复述只是最基本的听闻能力,只是最初步地做到了断器三过而已,但离如理听闻还差之甚远。
对照《广论》去反省,我发现自己在“于法法师发起承事”上做的很不好,对法师会有分别心。因为师父的法听得多,比较相应,我发现自己会不由自主以师父的威仪、行持和讲法的风格来衡量法师。与师父风格相似的法师,自己就比较相应,比较得加持,反之则会以比较、分别心去听法。其实,这种分别心本身就是很大的烦恼,带着烦恼听法是闻法之大碍。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一直提醒自己要按经论教授“于说法师起如佛想”,但对境转心还是很难的,所以在法会上自己也造了很多不敬法及法师的恶业,很忏悔!
深入地观照自己的烦恼相,我发现,“依六种想”中最重要的于自起病想,于说法师起医想,我都没有做到。而且内心有分别,有执着,这本身就是不正住,不具弟子相的表现。记得师父在《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中曾专门开示应该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到庙里听佛法。现在我终于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师父所破斥的烦恼现行,也真切感受到师父的法中直指人心的摄受力。听闻的不如理也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在依师上存在的问题。拣择自心,我发现自己对师父讲法的风格很执着,原来自己还是在“人依止”的层面去依师,离真正的“法依止”还差之甚远。不过,能认识到自己这些修学的问题,也要感恩师父和法师们的加持,感恩善友们的提策,其实,这才是在法会上最真实的收获吧。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