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号正月初七
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八)
第一次零距离的接触
——记师父见博客留言组的所有义工
正月初五,编辑组的义工得到师父慈悲的接见。在去之前,法师发来一条短信提示:大家以何种心态去面见师父?首先是给师父拜年,其次是汇报自己的收获,三是怀着殷重的心,向师父请开示。
师父是初四回到寺里的,初五一整天,见了非常多的客人。大家接到通知下午3:30集合,先做一个前行,然后4点正式过去给师父拜年。06年、07年留言组的同学,还有这次法会文宣组的同学就聚在一起,缘念之后,根据人数,大家先练习了排班,学习了法师的三点教授。因为前面一批客人还没有走,大家还需要继续等待,大家就一起祈求观世音菩萨,很多义工都泪流满面,自己也强烈地感受到大家对师父的忆念,就像流浪许久的孩子,终于可以见到亲人了……

去见师父了,大家欢天喜地,好几位义工不由自主地跑起来,想早点见到师父。大家一起怀着激动的心,第一次进了德尘居的二楼接待室,进入房间,见到了师父,大家都非常的欢喜,心里好激动,好紧张,每个人脸上都透露着笑容。大家给师父顶礼,给师父拜年,师父非常亲切的说:不拜了不拜了。20多位同学,挤满了屋子,围在师父周围,心安的感觉难以言说。

见到大家,师父也很高兴;师父还很慈悲地让大家每个人都发言,介绍自己的情况,汇报心得;为了缓解大家激动的情绪,师父还让大家吃糖,开心果,吃橘子等……大家把师父给的东西拿在手里,真是一点都舍不得吃。
听完大家的汇报,师父给大家做了一段开示:
“大家都说了很多心得,也谈到学佛过程中的问题,这都很好。
博客留言大家来编功德很大,这个事情大家都没有做过。我们也没有做过,究竟编成怎样没有标准。有些人认为这样好,有人觉得那样好,会有种种认识上的差异,很正常。那我们一次又一次编排、调整,就是不断熏习的过程。

学佛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我们要面对的问题,虽然这些看起来是别人的问题,但是每个人,大家都讲得很真实、感人。博客的留言可以看出自己的问题,大家共同的心愿就是把它做好,非常可贵,殊胜。但是带动的法师,没有给大家答案,一切都随缘,不要有心理负担。只要外观差不多,好看,内容可以丰富些(内容可以不一样,不一样才好),大家看才有种新鲜感。里面的内容都一样,表现形式不一样,排列不一样,没关系,要求大家一个标准就会很辛苦,不容易做一个标准,慢慢来。因为我们毕竟时间很短,要看这么多的资料,很不容易。我记得从去年国庆节后,有很多技术上的难度,大家不要有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本身大家是在做功德,其次因为大家并不是做编辑出身的,要投入更多。在作的过程中可以打一个基础,以后请一些编辑人来辅导,我们不断的提升,以后每一个都成了编辑。在这里大家进步快,资粮多,如果在世间学一个编辑就很不容易,因为人多,编的过程当中,会有种种的意见分歧。我认为有意见很好,要讨论,大家吵吵也好,才有结果,大家有什么想法讲出来,这样更好,就知道怎样取舍。我们就会有一种有包容的心,各种意见都能听,时间长了就知道怎作,逐步逐步的来完善。打比方,这一轮一本做好了,以后就容易做。各种问题都遇到,都克服了。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强。反过来说就是因为做博客留言,大家成了朋友、兄弟,大家因缘越来越深。在编的过程中会有意见,甚至闹些别扭,编好了以后皆大欢喜,这段是我编的,是他编的;痛苦是暂时的,快乐是永远的,有一点的苦才想要离苦,才能有更强的动力来学佛。

学佛法不能爱面子,爱面子佛法不容易学好。放下我们的面子,《金刚经》里提到无相: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我们老在意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面子放不下,别人不给我面子,就很苦恼。至于今后怎么发展,建道场、出家,这是后话,看不同的因缘了。但是,只要大家在山上,住的安心,每天有东西学,有事情做,那我们所累积到的资粮都是实实在在的。出家在家只是形式不同,更主要的是内心的发心。山上义工非常努力,非常用功,急不来。出家人很多,但你能找一个满意的道场,做的开心,内心感受实在、受用就好。我们发心,不要着急,能够出家以后很好的学修,这种环境不是很容易得的。看你们这么多年轻的、有文化的,优秀的、发心纯正的,这些人聚在一起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我们道场,有法师出来带动居士,僧众和俗众各有一定的区域,以后房子多的话,会规划的更好,可以一个一个区域去规划。当然,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出来管理,出来护持。人多没有管理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层次,一个一个层次,所以我们大家要发大心,承担、护持、带动、管理,服务大家,慢慢去培养。。”

师父的慈悲和智慧摄,大家都在师父的开示里,得到了各自的受用。
后来,我主动请师父给签名,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让师父送我一句话。师父非常的慈悲,当我把书放到桌面时,师父抬头看了我一眼,正巧我也在注视着他,心里有点害怕,我深刻感受到那样的一瞬间,得到了师父非常大的加持,感受到了师父的鼓励和希冀,内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命感越来越强烈。
大家也欢喜地祈请师父的签名,师父真的是无比地慈悲和智慧,他用心给每个人送了一句话,我在旁边看了师父很久很久,发现师父给每个人写字的时候,都是看了大家一眼,稍停片刻才会动笔,一行20多个人,师父给的教授因人而异;让人相信,师父了解我们每一个人;得到师父的新年礼物,大家欢喜、感动、感恩。
最后,大家跟师父合影。有师父在,有法师在,有同行善友在,我们都是有家的孩子,……顽劣的孩子要学着去长大,去揣摩和体会师父的心意。

除夕夜,在敲响新年第一声钟时,我发了三大愿望:一、如理依师,清净持戒;二、发菩提心;三、以身报师长的恩德。
夜已经很深了,可是,我却一点也不觉得疲惫,和佛菩萨在一起,心里如此的欢喜和热情,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着我不断地往前走,因为我真正地体会到世间太苦了,我相信佛菩萨能救护我,是值得我投靠和追随的,我想彻底地改善我的命运;我甚至一天24小时都想好好修行,珍惜每个当下。越来越体会到:佛法真得是美不可言!

以下是大家给师父拜年后的一些心得体会,辑录如下供养大众:
同学甲:“看到师父,整颗心都会放松下来,整个人都宁静下来,很自在……
大家见到师父之后,都汇报了自己的感受,虽然大家的话语不多,却让我发现自己对大家一点都不了解,以后要用眼睛去观察,用耳去听,用心去体会周围的这些人事物。
大家都那么信任师父,好些同学都发愿生生世世跟着师父走下去,让我很感动;以后要多多去思惟、体会师父的功德。”
同学乙:“一次次为师父虚空般的慈悲、智慧感动,叹服!师父‘誓将娑婆变净土’的宏深悲愿,让所有坚硬、狭小、烦恼的心变得柔软、开阔、包容。没有师父这样的悲愿宏深,我这等暴恶众生怎能从地狱之火中脱离。有成千上万的人仍处在灾难、饥谨、战乱中,备受煎熬、折磨,痛苦无量,而我这等罪恶累累的人,可以坐在祥和安乐的方丈室,聆听这样一位‘慧眼独具,洞视古今,心包太虚’的高僧大德的甘露法语,愧悔难当!何德何能?誓永随师侍师,学师成佛,广度众生,以报师恩、佛恩、众生恩!祈师加持,立志高远,踏实行持,谨记言教,恒为心子!”
同学丙:“这次见到师父,如多年漂流在外的孩子回到父亲身边。”
同学丁:“说得太多,不如踏实去做,以后要认认真真去行持。”
同学戊:“头一次,被师父接见。与以往见众法师不同的是,我并不感觉紧张。我只想对师父说:我会将在这里得到的善良与无私,用心发扬出去,让这个世界多一点欢声笑语。”
同学己:“如游子归家,卸去重负,自在安闲。”
同学庚:“好好做事,好好承担,尽量能跟上师长的心,作师所喜,感恩师父。”
同学辛:“愿生生世世跟随师父共成无上菩提。”
同学壬:“归依三宝,广发正愿,愿三宝加持道心永不退转,愿师父永不舍弃愚痴弟子,愿永远跟随师父修行。愿顺缘聚足,智慧福德增广,所作如意。誓成正果。誓度众生。”
不可思议的诵经境界
“诵经”就是将经书大声朗读出来,只要认识字,小学生都可以做到。法师们领着诵经除了敲打可爱的木鱼外,还要敲鼓击磬,经书的旁边也都写着鼓点,告诉你哪里鼓声要响一下,哪里要击磬一下。

但诵经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诵经并不是简单地将文字,用普通话朗读出来,如果那样就成了诗歌朗诵会了。“诵经”有自己独特的腔调,腔调差不多都重复,跟着读几分钟就掌握这个规律了。不过,带领诵经的法师们根据大众诵时的不同情况会带出不同的音阶、速度与声调(就好像交响乐中C大调,D小调等),这就非常好听了。最为有趣的是念咒子,经书上面都会有一些咒语,就像六字大明咒,只有六个字,要是楞严咒,那字数就多了。在早课时候,楞严咒与大悲咒同时念,速度快速无比(据说可以达到每分钟320个字),于是,非常震撼的佛音响彻大殿四周,虽然不知道在念什么,但心中豁然就清净起来。

我最初比较喜欢听法师“讲经”,也一直将“诵经”与“讲经”挂钩。后来才明白,“讲经”其实就是法师对经文的含义进行阐述,中间会说一些法师自己个人观点与非常舒心的小故事。在家看经书也只看那种有开示的版本的,否则单看一本经会非常艰难。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太多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自己没有办法体会那佛法的“智慧大海”的高远境界吧。
这次法会是诵读《华严经》,并非吾所认为的《华严经》的讲座,前几日刚开始诵读,由于自己并没有体会到诵经的好处,几欲昏昏欲睡,盘腿而坐,十分痛苦也颇为无聊,读不懂嘛,实在是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到龙泉寺第八天,修行才渐入佳境,今日的诵读《华严经》第十九品,我居然感动落泪——可见此经之浩瀚与不可思议。以前读经书呀,只是一味地空啊空啊,空到最后也没见得空出什么出来,只是略微清净了些。诵读是对理解的另外一方面的学习,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诵经居然也会上瘾,刚才我将文章上面的文字用诵经的方法读了出来,颇像那么回事呢,嘿嘿。最近嘴皮子很溜,说话条理也很清晰,这就是诵经的果报吧!现在由于要写这篇文章,没有办法去参加晚课,于是乎,俺最喜欢的《阿弥陀经》就念不成了,找一本来自己念,拿杯子当木鱼,敲呀敲呀……

下午4:00义工结行时,法师与我们开示时,提到了诵经与讲经,这位法师属于字字千金的“逍遥派”,一句话将我们全都震撼住了。他说:“你们这些人,念经就是念经,干嘛非要搞懂经里讲得是什么?”在华严这一品中,世间人的一切苦恼,佛都告诉我们怎样去解决。我们只要按照去做即可。即便不去做,只听一下经文也舒服无比。那是怎样的大彻大悟才能够达到的智慧与境界呢?或者说,那是需要证得怎样的菩提才能够普度众生的呢?
道路已经指明,做不做就看自己了。
诚挚的祝福
今天,很多同行要下山,投入新的一年的工作。真心的一句“阿弥陀佛”送给大家,愿大家生活中都能少些烦恼,多点快乐……
——题记

事实告诉我:我是一个福报十足的人。当初来到龙泉寺之后,并不曾穿保暖的衣服。因为我在南方,不想,北京的天是那么的冷。可是,北京的人心不冷……
回忆自己刚到的时候,有多少欢喜的笑容欢迎我的到来,又有多少真诚而善意的问候:你穿的那么少,去给你找件衣服吧。
“不了,不了,我还行,不是太冷呢……”我带着世俗的心理笑着回答到。我的情况,他们看在眼里,深深的记在心里……没多久,我还是“无奈”的得到了大家给我找来的厚厚的棉衣。在寺里面转悠的时候,看见我的人都笑着说:
“呵呵,就像这样,穿厚实一点。天冷,防着着凉!”

他们,总是把帮助别人,看作是上天给他们最大的奖赏。看看他们的欢喜劲儿,不由得让人想到,这一切都是佛家的功德。
在他们的身上,我学会了感恩。一种没有私念,诚挚的感恩……
今天是大年初七,依照中国的社会习俗,今天很多的人都要开始忙碌了,为了他们心中的目标开始奔波。前来寺内做义工的人,也大都开始“返乡”了。一大早,早早的就有多位师兄师姐们来跟我道别。
“找了您一道,这才找到。呵呵,我今天就要下山了,特来与您道别,不知道您还缺少什么,下次来山上的时候,我给您带过来。有什么需要的千万要更我说啊……”
“今天,我就要下山了,将这个本留给您吧,做个纪念。下次上来的时候,我们再见。”
“师兄,我就要下山了,学校那边我要写毕业论文了,我就在地质大学,改天我还来。把我的联系方式留给您吧……”
……

真心的感谢他们,正因为有了他们,本次法会才能这么顺利的进行,也多亏有了他们,我这才找到了真正的快乐……
为了,更好的历练自己,让自己早日具备足够的“资格”,更好的弘扬佛法,我已经决定留在山上了。在这里真心的祈求诸佛菩萨的加持:愿大家在新的鼠年里面,福慧增长,吉祥如意,欢欢喜喜……也真心的祈愿所有人远离贪嗔痴,常得真善美。也祝愿北京2008奥运福缘具足,顺利承办。

其实,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为别人去祈福的时候,感觉头顶的蓝天都变得那么欢快。
昨天,看到了一篇在网络上点击率不错的文章说:在社会上人的年纪大了,阅历增长了,但是虚伪心增加了……我看了看,还是网站上推荐的文章呢。这说明,虚伪这个东西,社会上的人都有觉察了,可是为什么它还能不断的增长呢……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当今的社会,物质生活上虚空的诱惑太大,我们的心中那份贪求之念太厉害,总是不愿放弃得到那些东西的“机会”。于是,我们迫不得已的就变得虚伪了……
那,我们可曾真正的欢乐了呢?想到的不外乎是:明天,我要完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我才能满足自己更“高贵”的生活。当,利在面前,不虚也不行了,索性就再虚上一次吧……

来到山上,我看到的到处都是欢跃的笑容。也许,他们曾经也虚伪过,也都有难受过。但是,他们现在是快乐的。因为,我们已经不再那么的“执着”。我们不再那么的贪求……
有人会说:说的容易,我们也想得到你所谓真正的快乐,但是当今的社会,善良就意味着被pass。要我说,那是你的善心不够,当任何东西,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带来所谓的不可思议……
拙人俗见,难登大雅,仅供参想。
阿弥陀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