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2月7日)

(2008-02-08 00:00:24)
标签:

文化

思亲

发心

侍者心得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同师共学(2月7日)

成蹊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里,出家人会不会更想念自己的父母呢?

    “其实也不会特别想念。”某甲法师出家已经有七八年,也许这方面更淡了,“但是那天还是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母亲跟我说的一句话让自己挺感动的。”

    “怎么说?”

    “其实说起来也没什么。她先问我身体怎么样,我回答挺好的。她就说,‘小宝啊,你的身体很单薄,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啊。’”

    “小宝?这是你的小名吗?”

    “不,我们那里把自己的小孩都叫小宝,就好像叫‘宝宝’什么的。”跟我解释完,他继续道,“当时听到那句话,一个母亲对孩子的那颗心,很真切地能够体会到,其实说实在的,我自己对身体也没有那种关心的程度。不过还好,母亲对我出家其实已经能够接受了,所以也没有特别的伤感。”

    问起某乙法师,他就没有这么幸运:“我这两天也想到了父母。其实我父亲还是挺不理解的。上次我与妹妹通电话,想邀请父母过来龙泉寺,父亲态度就比较强硬。母亲心软,她说:‘奶奶姥姥岁数大了,能不能什么时候回来看看?’”

    其实,与某乙法师是老朋友了,也了解他在家时是个很听话、很孝顺的孩子,可是,出家后,他一直没有回过家。

    他继续说:“吃过团年饭,我马上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也明白他们这时候也会很想我,会难过。但是我内心非常坚定,知道我走出家这条路是对他们最好的。可还是希望将来有因缘,家人能来这里看一看。也很希望他们能够慢慢理解,最好也能够学佛……”

    其实师父也说过,父母不能接受,有时候也是一种逆增上缘,更加策励自己精进。“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已故的广化律师就曾经谈过他的亲身经历,通过至诚的祈求回向,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脱离苦趣,超生天界:

    “我跟地藏菩萨说:‘……请你一定要超度我母亲,一天不超度,我就跪在地上一天不起来,两天不超度,我就跪两天不起来,七天不超度,我就跪在地上七天不起来,直到我母亲超度升天为止。我要兑现,我不要在梦境中看到,我一定要亲眼看到才行。’说完,我就跪在那里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眼泪直流,边哭边念,不知道念了多久,我发觉地藏菩萨座下的水泥地上,升起一道清烟,……清烟慢慢地往上升,冲破了底层的水泥屋顶,开了一个洞,一层一层的直升上去。经过第二层、第三层还是一样没有变化,到了第四层,这道烟就化成了莲华形状,到了第五层,莲华上面坐著一个人,竟然是母亲在家时候老太太的样子,到了第六层,母亲已经变成天人的模样了……”

    某丙是出家不久的沙弥,我又问他的感受,他说:“本来前几天挺想的,后来觉得出家人还是应该辞亲割爱,就忆念一些大德的行持。”

    “你想到哪些大德?”

    “有时候会想到法尊法师。他的母亲为了儿子出家,也是很伤心,可是尊法师成就这么大……”

    “这也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

    “我想让他们过来,可父母亲说要我回去过年,他们的概念过年就是要团圆的。”

    “其实,团圆也是坏苦……”我轻轻地说。

    出家前,我在北京也呆了十年以上,基本上每年都要回家过年。年前,总是很盼望能够回家,能够见到父母亲的慈容。

    到了火车站,父亲一般会亲自来车站接,母亲则做好了我爱吃的饭菜在家中等候。一开门,看到母亲,游子归家的感觉总是无比亲切,可是,经常发现母亲的两鬓又增添了不少银丝。母亲则会详细地端详,看看自己的儿子是胖了还是瘦了,脸色有没有不好……

    在家里的日子,吃过晚饭,父亲经常要我陪他一起到外面散步,天南地北地谈着。他是很能干的人,为人正直,也很有事业心。他常在散步时跟我谈一些对于人生的体会,并把这个叫做“父子间的谈话”。母亲是教师,有时候假期还要忙,可她总是希望尽量推掉一些事,希望能尽量地一家人多在一起。她平常其实不喜欢玩儿,但这时她很愿意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打打牌……

    可是,每次的相聚却总显得那么短暂。好像还没有住几天,我就又要去买回北京的火车票了。每当这时,母亲总会很不情愿地说:

    “真的要这么早吗?晚两天再回去不行吗?”

    我则会无奈地回答:“学校要开学了,真的没办法。”

    母亲一般不会送我,到了门口就勉强地笑着与我挥手道别了,可我经常能看到她眼中的泪光。有些人奇怪,为什么母亲不愿意到火车站送我,很多父母都是把孩子送上车的。其实她说过,看到火车离开,心里会非常难受……

    现代社会中的成年人,真的能够每天陪着自己父母的,其实并不多见。而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往往也会因为种种原因产生隔阂、乃至矛盾。即使这些问题都不存在,最后必然要面对的,还是老病、死亡,这些生离死别的苦。世间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是以情来维系,到了最后总会带来痛苦,这也许就是佛陀所说“有漏皆苦”的体现。

    出家人其实并非无情,只是当看到这些世间感情的过患时,希望能逐渐把它净化、升华,成为慈悲心、菩提心,成为一种超越的大爱。对于父母,出家人也很想能够帮助到他们,只是当认识到生命的无限相续时,希望真正依靠佛法、依靠修行,帮助父母从根本上解决痛苦的问题,获得长远的、究竟的快乐。出家人也很想能与父母相聚,只是眼光不局限在这一生短短的几十年,而是发愿在未来无限的生命中,菩提路上永相伴……

    新春佳节,不止会思念世间的父母,更会思念法身父母——师父。这两天,已经有不少人问我:“博客里怎么没有师父的消息啊?”幸好,昨天侍师外出的某丁法师给我发来一段师父的谈话,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师父回到福建后,除夕中午在广化寺吃了团年饭,下午两点赶到南少林视察,晚上再回到广化寺参加普茶晚会并做开示。在去南少林的车上,与众位法师有段很有意思的交谈。

    某戊法师:“不知道某己法师有没有跟您讲,他现在身体的病好了。”

    某己法师:“转阴了。本来是大三阳,现在转阴了。”

    师父:“就是啊,你只要发心去承担,就是会有感应。”某己法师这段时间以来在南少林承担了不少常住的事情。

    某丁法师:“这是真的,有时候你去看病看不好,发心反而好了。”

    某己法师:“我得病已经十年了,居然十年之后转了。”

    师父:“你看,你去年最辛苦,结果病好了。”这一点确实不可思议,因为肝不好的人是最怕劳累的。

    某丁法师:“所以说三宝加持。”

    师父笑着说:“你看看我也是一样,我越来越忙,结果身体也越来越好。”

    众人一阵开怀大笑。

    良久,师父又说:“总的来讲,每个人每一年做的事情,要能够讲得清楚,不然都是在空过。想想哪件事情是你自己要做,独立去做,或者以你为主去做的,而不是随大流的。”

    这句话让我想起《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灶神批评俞净意公的做善事为“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并非发自内心深处,因此,并没有太大的功德。想一想,自己也经常是这个样子,看来需要在“主动、发心”上多下功夫。

    某己法师:“其实真的,通过承担,对学法比较有感觉,上一次看到博客上您的话:‘一件事情有愿力、发心要去干,才能把它干好。’很有触动。”

    师父:“没有心怎么会有动力?‘咬住青山不放松’。”

    某己法师:“上个月22号博文的前半段,看了很有感觉,好像就是给我们讲的。里面说您曾经一个人还坚持上殿?”

    师父:“是,在法源寺,当时大家放假了,最后只有我一个人上殿。”

    某己法师笑着说:“前一段时间佛学院放假了,我们上殿也是只有两三个人。又要敲这个,又要敲那个,跑来跑去的。”

    师父:“你们现在要去发展,要去谋发展。不要抱怨,抱怨都是一种无能的表现。问题也知道,困难也知道,就是因为有问题、有困难,需要我们去发心、去努力。”

    某己法师:“以前有法师说我们把这个庙守好就行了,我说这种心态是不够的。”

    师父:“道场是常住的,人是无常的,你不在不会说没有人去干,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我们干的期间,我们就要好好去干。无论任什么职,在这个道场千年万载的一段时间,我们要把它干好。道场不是哪一个人的。有法师总讲这个道场是我的,我又不会去住啊,这都是三宝的。”

    某己法师:“自己做的过程当中也总是思惟在替三宝做事,要负这个责任。”

    师父:“归根究底你不要老想自己,老想自己就不会成功。要把我们自己的这个因缘,放在所有的这些因缘当中去和合,那么你就成功了。每个人都是一粒珠,都是摩尼珠,当头的人却不一定要当宝珠,他要做一条‘线’,把这些珠子能串起来。那你说这个线重要还是这个珠重要?”

    某丁法师:“都重要。”

    师父:“就是啊。所以你这个线不能突显自己,才能把这些珠子串起来。你要想着把别人突显出来,如果你老想突显自己,你就突显不了。”

    某戊法师赞叹:“这个比喻好啊。线总是隐藏在珠子中间,人家看不到……”

    师父:“线它是最细的,它又是核心。经者线也,它能够把珠贯串起来。”

    某戊法师:“但是有时候珠子不好串,因为孔太细,有时候珠子也会乱动……”他说得有趣,大家又被逗笑了。

    比喻的力量有时候真的很强大,“线与珠”这个话头值得仔细参究。善知识的作用,总是能把高深的佛法转化为易于受持的道理,关键看自己有没有一颗善学的心,并愿意照着善知识的教授去努力地实践。

    师父又说:“归根究底,管庙的阶段我已经过去了。我现在的任务是要多弘法!其实北京那边我也很少具体管……但是管庙是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佛法的传持需要靠道场。没有道场,人家就不会知道,是不是?”

    某己法师:“我们也在考虑僧团下一步教育、闻思怎么搞比较好?”

    师父:“这个呢,你先不要操心。不需要另外去搞一个闻思,你只要把心用在做事上面,用在佛教的事业上面,就是佛法。你这个心如果散乱、放逸、懈怠,再怎么闻思都是假闻思,不是真闻思,因为你内心没有力量,是不是?最后你越学心收得越紧,越学越没有弹性,越没有灵性,就学错了。”

    某己法师:“可能会把闻思当成一种借口,然后躲起来……”

    师父:“就像某庚法师这样子,呵呵。”

    无论何时何地,哪怕是“过大年”,师父的心总是一直与法相应的……

    今天,师父飞赴贵州,送去此次佛教界募集的赈灾捐款。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2月7日)

                                             师父从广化寺离开

     

    侍者心得

    首先给大家拜年,在福建这几天,因诸多因缘,没有及时让大家领受善知识的法音、行仪,很抱歉。

    坐在飞机上刚好比较空闲,现回忆个别片段与大家分享:

    “归根到底要靠大德、善知识的愿力。”

    “改变不了别人先改变自己。”

    “任何人、任何事,到一定的时候都会遇到瓶颈,你是如何处置面对是很关键。”

    “法师,遇到大的困难都是靠三宝的信心。”

    “是,靠技巧没有用。”

    在莆田广化寺师父让我告诉一位法师说:师父早斋后去他房间见他一下。结果早斋刚完,师父又来信息:“你先来一下。”

    我有些着急:如果马上去,再回来通知这位法师,恐怕他不在房间,(这位法师平常用过斋都会有在寺院经行的习惯),这样,就不易顺利完成师父交代的事,耽误师父的时间。由于心里一直缘着这件事情,就很快下个结论:先通知这位法师,希望他在房间等着师父。

    事后,我高兴地向师父汇报这件事情。没想到师父表现得却不是很欢喜:“我不是告诉你,先来一下吗?现在见他因缘还不成熟,你就匆匆忙忙告诉他。”很显然,自己没有依教奉行,不能随善知识的意乐转,就如师父所说:“学习佛法跟着有经验的人学,是很重要的。”不然每天都在发生着重复的事情,自己却不能,一次次地反省,体会,调整。甚至自己也知道,意乐是在为师父着想,但因不听话却变成了好心办坏事。

    在从莆田广化寺到福州的路上:

    某甲法师刚从外地看病回来,我向师父汇报。

    “人在寺院,心不在寺院”师父说。

    我:“师父,他心已经回来了。”

    师父:“要老老实实。”

    我:“他有发心承担。”

    “再过几天又会变心。没做到舍自自在、作师所喜,身语意三业随善知识意乐转。”笑!

    14:00,我随师父从莆田广化寺出发,乘坐16:45的MF8421航班,赴贵州省贵阳市赈灾。

    送师父去机场的某乙法师说:“某丙法师常作上传下达的工作,有时候,他说的话与师父您说的分不清了。”

    “因为,你认为与他要平起平坐。”呵呵!

    某乙:“这倒没有。”

    因某乙法师要外出办事了。师父说:“他让你什么时候走,你就会什么时候走吗?”

    某乙:“肯定,因为他会向您汇报,征得您的同意的。他不会私自做决定的。”

    师父:“人在哪里,心在哪里,业在哪里,果就在哪里。”

    某乙:“您的业在哪里?”

    师父;“各地都有。”

    某乙法师通过师父的博客,了解到师父都会根据个人的情况,指导大家看书,他很羡慕,也“斗胆”向师父提出申请:“师父,我适合看哪方面的书?”

    师父:“给你书,你也不看。”

    某乙:“不会的。”

    师父;“乱看会有害。”

    某乙:“祈请师父给我指点吧!我是认真的。”

    师父:“那要先看你的行为再说。”

    某乙:“我向一位善知识求教以后自己的路,他说:‘看你是长远打算还是短期打算。’我说,‘当然长远打算了。’他说,让我在广化寺跟着您希望很大,事业会很大,也会有成就。他的师父是个大瑜伽士。”

    师父默然。

    师父曾说:“有智慧的人,不管到哪里,都会显现智慧。”在候机室里,厦航服务部主任见师父。两位不同身份的人,从航空事业的发展,谈到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代价,又谈到莆田人对外地及海外的影响。我发现他们谈得相当投机,同时也感受到师父虽身在佛门,但对世事十分的了解。奇怪,他好像平时没有什么时间了解这些信息,怎么这么清楚?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2月7日)

                                         厦航服务部主任见师父

   

    20:15,我们到达贵阳机场,下榻民族大酒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