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12月17日)(下)
成蹊
附件:《师父开示要点笔记》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开示要点笔记
『引言』:来到寺院的目的是什么?——学佛法,信仰佛法。
一、什么是信仰佛法?
1、『认识』:终极信仰
——它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外在表现的功夫而已,做做样子,装装门面。
——它是完整的、系统的、究竟、彻底的一种心态,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谓的信仰。
——首先是对我们所信仰的究竟的目标、宗旨的一种信仰,
——就是对终极的信仰,最终目的的信仰。
——这种终极的信仰是在经验的基础上来获得的,必须要有经验来做指导,做引导,
——它不纯粹是理性的,也不完全等于是理性的。
『师父教诫』:对佛法究竟目标的信仰,它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
2、『认识』:何谓经验?
——就是过去的人曾经通过佛法的修行,证悟、成佛。
——这种经验累积下来,传递下来,等流下来,等等。
——也就是说,这些经典以及各种各样的注解,都是告诉我们如何对所信仰的对象,终极目标能够升起信心,巩固信心,让自己的信心不会减弱,不会减退。
——这一点就是非常的关键、非常的重要——『师父教诫』
3、『我们在信仰上的问题』:
——虽然名为佛教徒,名为三宝弟子之一,但是,自己对佛法所信仰的内涵、目标内心不明确、迷茫、不清楚,这样下去不容易产生动力。
——我们最后的目标认识不清楚,最大的心愿不清楚,就谈不上信仰佛法,来学佛。
『师父策励』:因为学佛,我们要成佛,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的修行,也是能够成佛的。
二、为何学佛?如何学佛?
1、为何学佛?
——我们现在还有很多的问题、烦恼、业、苦恼、障碍,所以更要认真去学习。
2、如何学佛?
『认识』:大家一起学习非常重要。——共学!
『两类经验』:
◎文字记载的经验(经典、著述上面、理论上面的经验)。
——这是代代祖师大德,传承祖师的努力,流传、保存下来。
◎实际修道的经验。
——这是辈辈出家法师根据佛法来实践、来修炼、修心,在修道方面经验的传递、积累。
『认识缘起』:一个时代一个时代问题的根源一样,但问题的表现方式不一样。
——法师、同行道友在信佛、学佛的过程中也有经验。
——这些经验是自己修行过程中的累积,是这个时候经验的累积。
——它更具指导性、指导我们现在问题的解决。
三、如何认识自己内心的问题?
1、了解别人"认识自己
『问题』:对人、对事看不清楚、看不明白,看不穿、看不透。
『认识』:
——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每个人内心的起心动念,每个人行为的造作不一样。
——所有人的原因都可以归咎到人的心,都可以归到人的心与佛法相应不相应这一点上。
◎为什么要去了解和理解别人?
——了解别人,就是了解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对别人不了解,不理解,也就是对自己不了解,不理解。
——别人有的问题,我们也会有。
◎如何去认识了解外在的人、事、物?
[标准]:根据佛法的原理去认识、根据佛法的道理去看待,去检验,依法来判断来衡量。
[心态]:自己当下内心的状态是不是非常平静、非常祥和,没有起伏,非常自在?
内心出现的都是一个非常明了、清明、圆满的状态,这样我们对外在事情才能了解分别清楚。
◎了解认识什么?
——我们能对别人问题看得比较清楚的时候,就说明我们过去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问题。
◎达到何种认识程度?
——能知道这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来排除这些原因。那我们内心的功夫就比较深。
◎了解别人"认识自心
——我们要解决别人的问题,要在自己的内心着手;
——我们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要在自己内心着手。
◎帮助别人"自他不二
——众生平等,你的问题也就是我的问题。
——我们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有经验,有方法、有能力,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也有能力去帮助第二个人、第三个人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2、认识外境"认识自心
『问题』:
——佛法不是向外求,向外求都是不对的,向外攀缘都是不对的;
——如果老认为这个问题是别人的,也是不对的;
——我们内在里面有情绪,都是不对的;
——内在里面有情结,那更是不对的;
——内在里面对人对事有一种非常固定的看法,就是一种执著。
『认识』:
——所有的人都是众生,好跟坏,就是善跟恶,外在行为的结果都是业感的。
——他为什么会造善恶?就是内心跟佛法相应不相应。
——学佛不一定会有很多很好的境界,遇到一些不好的境界,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问题。
——你内心是一个什么境界,那么你对外在就会跟什么境界去相应。
——当我们不容易同三宝、同佛法、与同行善友相应的时候,就说明我们内心还有烦恼,内心还有污浊的地方。
——我们相应不相应,自己会非常清楚,相应就是佛法,不相应就是世间法。
『师父策励』:对方染污的时候,业不清净的时候,正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时候,我们去帮助的时候,我们去引导的时候,我们去着力的时候,我们去用法的时候。
四、修学中如何依师依友,感得善知识的摄受?
『心态』:信心的问题
——愿不愿意得到别人的帮助。
——愿不愿意相信别人对我们修行过程中经验的分享。
——能不能相信同行善友告诉我们的佛法对自己的身心是有用的,有利的。
『问题』:
——常常会觉得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需要找一个非常高量、非常高量的人来指导自己。
『缘起』:
——我们自己不可能有那种条件,即使有的话,实际的指导作用也发挥不出来。
『认识』:
——佛法都是讲因缘,讲因果,世间,出世间都是因果。
——因为我们什么问题,它才会感得善知识对我们问题的解决。
——同行之间的问题恰恰都是比较相似的,比较雷同的,最能够受益,我们常会忽略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