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2月12日)(上)
成蹊
早斋前,侍者法师告诉我,师父七点一刻要上水库去,叫我一起去看看。有点匆忙地吃完了饭,来到师父房间,已经有几位法师在那里了。水利法师建议稍微晚点上去,不然,没有太阳光会冷。师父说了一句“好啊”。
旁边的某甲法师向师父谈了今早发生的一件事情。原来,他与某乙法师正在屋中各自用功,一位居士推门就闯了进来。某甲法师一看,赶忙阻止:“唉,你怎么随便就进来了,先出去。”居士一听,便退到门外了。问他做什么,原来是想见师父,说是仰慕师父,想要问问题。某甲法师观察他,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而且“来历不明”,再加上判断师父现在有事情,就跟他说师父很忙,没空见他。某乙法师呢,是一个心肠很软、很有慈悲心的人,这时候就跑上前去,和颜悦色地详细询问居士的情况。后来呢,由于某甲法师的坚持,还是没让居士去见师父。居士走了之后,两人就这件事情讨论。某乙法师就说,应该对居士态度好一点,可以结个善缘。某甲法师则认为,师父很忙,而且这居士也没什么大事情,师父没有时间见他的,所以直接挡住就可以了。把事情描述完,某甲法师问师父:“您说我们两个谁做得对?”
师父:“这个态度本身不存在谁对谁错,都可以。”
某甲法师:“那可以让他见您吗?我是觉得像法师都不能随便打扰您,您那么忙。”
师父:“对于来历不明的人,先要了解清楚情况,否则,怎么好同人家谈呢?”
某甲法师:“所以我现在遇事就会思惟您会怎么处理,然后把想到的再跟人讨论。”
师父笑着说:“这就好比孔子所说的要察言观色’,然后就是‘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水利法师、某甲法师还有我陪着师父往山上走。冬天的早晨,再加上是大雪之后,天气相当冷。刚出了德尘居,师父就说:“还是挺凉的啊。”幸好某甲法师早有准备,把一件毛坎肩给师父穿上。有人提议从云水堂那边上去,坡比较缓。

路上的雪还有一些没有化,师父手里有一根不知谁做的棍子,正好可以帮帮忙。刚走没多一会儿,发现有一段路上冰结得比较多,大家赶忙请师父在边上冰少的地方走。走了没两下,由于师父的鞋很滑,师父还是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旁边的人吓了一大跳,赶忙扶住。我们都有点儿害怕,某甲法师说:“师父,路太滑,您还是先别上去了。”师父摆手说没事,坚持要上。刚好前面有几位往上运沙子的工人,我们向他们一打听,说前面的路倒还好,没有像这样结冰的地方了。
我们加了小心,一个人在前面开道,两个人在后面照看,顺着山沟往上爬。这条路石头很多,再加上有积雪,更加显得难走。
师父说:“我们上去了,会给他们提升心力,增长信心。当寺庙里面的负责人,事事都要关心,事事跟自己都有联系,这样才能产生广大心。对于寺庙的负责人来说,任何事情都是重要的。虽然可以分主次,但是没有不重要的。比如,厕所里没有卫生纸,或者哪里卫生没搞好,看起来是小问题,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事,否则就会出麻烦。”
这样有些提心吊胆地往上走着,还好这条路虽然不好走,但是路程不算长,终于看到水库了。大家一看师父来了,都很欢喜。曾经听一位修水库的义工说,每次在身体最累的一段时间,就会有因缘看到师父,这样心力就非常高昂。还有一位居士说,有几次有点想打退堂鼓的时候,遇见了师父,又把想退的念头打消了。



过了一段木板桥,来到坝的下边,师父说还要到上面去看。我看着师父走在两块木板上面,感觉很是惊险,师父倒显得若无其事。在坝上看了整个水库的全貌,问了问水利法师情况,因为还要上班,师父就开始往回走了。刚才上来的路太难走,下去的时候我们决定走另一条路。刚离开水库没多远,一位三十左右的居士从后面赶了上来。
居士:“师父,我仰慕您的学识,因此过来见见您。”
师父仔细看了他一下,问:“你从哪里来?”
居士:“从天津来。”明显的一口天津卫腔调。
我看了一下某甲法师,看他的神色,正是早晨想见师父的那位居士,看来他挺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
师父一边往前走着,一边问:“什么时间到的?”
居士:“昨天中午到的。”
师父:“昨天下午在干什么?”
居士:“昨天下雪,这边停工了。”
师父:“停工了你在干什么?”
居士:“我呢,帮他们做做饭。”
师父提高声音:“你怎么一来就在这里做饭?”
居士:“我呢,就帮帮忙嘛。”
师父:“你帮什么忙?”
居士:“也没有帮什么太多忙嘛。头一次来。”
师父笑了:“那就是没有帮忙啦?呵呵。”
居士笑了笑,没说话。
师父:“你怎么不回答我的问题?”
居士:“……”
师父:“到底有没有帮忙?”
居士还是只笑着,不说话。
师父:“那就是没有帮忙了,你这个人,撒谎。”
居士:“我就是四处转一转。”
师父:“转到哪里去?”
居士:“这季节也没什么好转的,后来就回屋呆着了。”
师父:“怎么过来的?”
居士:“昨天一大早坐火车,然后倒汽车。”
师父又问他是第几次来,他说是头一回。他在天津跟着一个修密的居士老师在学,那位老师据说已经修了很多法。不过,居士自己还没有开始修,因为老师告诉他自己也没有多高证悟,让他去找真正高量的上师去求法。师父问他怎么知道龙泉寺的路线,他说是从网上查到的。
我在旁边听的感觉,虽然师父还是边说边轻松地笑着,但是语气里有一种威严,而且一直在追问居士的很多情况,更有一种迫人的气势。当师父知道他撒谎之后,这种气势似乎更加明显了。
这时候,居士似乎开始说明真正的来意了。
居士:“来这里也想请您帮个忙。”
师父:“帮什么忙?”
居士:“我想找人学密嘛,找一个真正够条件的上师教我。”
师父:“这个你可以自己找了。”
居士:“说是这么说,可是自己找不着。”
师父:“找不着,就算密宗学不成可以学显宗呀。”
关于坚持学密的原因,居士好像说不出个所以然。他一会儿说以前练过道家气功,后来念过佛,一会儿说能感应到一些事情。在旁边听了半天,还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学密。
师父:“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居士:“挺好的。感觉您学识很好。”
师父:“我还没跟你讲话,你怎么知道我学识很好呢?”
居士:“因为我读过您的博客。”
他又开始请师父给他介绍上师,他说,他感觉现在有些藏传的上师来头不一定可靠,有些根本就是假的,还给我们举了假冒的例子。另外国内的道场他也去过一些,好像也找不到合适的老师。
居士:“现在有些僧人,也不敢跟他来往。”
师父:“那你可以自己念佛、念经、拜佛,这不会错了。”
居士:“……”
师父:“学佛法,要多看自己,不要去看别人。”
居士:“这个我知道,自己造业自己受报。自己代替不了别人,别人也代替不了自己。”
师父:“没错。你老看别人,别人的毛病都会跑到你身上去。那你就麻烦了,呵呵。”
居士:“这我也知道,不过在外面遛一遛就感觉很多事情含糊。”
师父:“不垢不净啦,不增不减啦。诸法的空相就是这样子。”
居士:“是。”
师父:“你先要空相,才能证到空性,相空不了,就麻烦了。”
居士赶忙接道:“唉,我见到空相了。”
师父笑了:“那你还不简单,呵呵。”
又走了一段路,师父问他:“你几天看一次博客?”
居士:“呃,我在这里看一看。”
师父:“那你在家看吗?”
居士:“我在家不知道有这个博客。”
师父又问他看过几篇,说是看过一篇。这时候,走在师父后面的居士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还好,没摔伤,也没碰到师父。
师父:“你刚才怎么说看过我的博客,还说觉得我的学识很好啊?”
居士:“……”
师父:“你这是自语相违。你看看,话讲错了马上就滑倒了。”
居士沉默不语了。
过了一会儿,居士又向师父请教禅宗,师父说一下子讲不清楚。
居士:“师父,咱们国内禅宗哪个庙比较好?”
师父:“各有长短啦。”


说着说着,不知不觉间已经下了山,走到银杏树下,居士向师父告辞。整个过程下来,我觉得那个居士也挺可怜的,大老远跑来很不容易。看师父对他的态度,感觉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样慈悲啊,不知道这居士能否受得了。这样想着,在师父上车之前,我把自己的想法启白师父:
“感觉这个居士挺可怜,找不到好的老师,学得有点儿偏。”
师父:“他头脑有点儿混乱,我问他在做什么,他在敷衍。他没想到我会刨根问底。”
我:“如果我,我就想不到要问他。”
师父:“他如果回答说做什么工作,我就会再问他跟谁做,几点开始几点结束,呵呵。”
我:“是,一问得具体,就知道诚实不诚实了。”
师父:“实事才能求是啊。”
顿了一会儿,师父又说:“其实他也很苦,很可怜。”
我:“师父,您对他好像挺不客气的,不知道他会不会受不了?”
师父说:“你还没看出来吗?他已经觉得汉地没有什么人可以教他,而藏传一般的人他也看不上,到处看别人过失。我这样对他,叫做治病救人,不然根本没有用。另外问他话,他回答也很不老实,我教诫他几句,他才能有个收获。”
下来思考,什么是慈悲呢?某乙法师那样对人和颜悦色才是慈悲吗?某甲法师不让居士见师父不慈悲吗?慈是与乐,悲是拔苦。和颜悦色、赞叹有加令人当下感受是快乐的,但有些情况对人的长远不一定好。虽然出于好心,不一定能达到好的效果。出于利他的心,直言指出别人的问题,给人当下的感觉是苦受,但可能却会使人终身难忘。
师父上山看修水库的居士,乃至于不顾天气寒冷、路滑难走,给大家提心力,增长信心,这是慈悲的一种体现。面对一个学佛有些学偏的居士,一个陷在自己的烦恼习气里而不自知的居士,师父点出他的问题,又是出于慈悲心的另一种体现了。看来,想要利益他人,有一颗慈悲的心的确是前提,但还不够,真正具有如理取舍的智慧才能达到“与乐拔苦”的目的。
另外,从自己今天的起心动念去观察,一开始对师父的态度是很不理解的。在我的想像当中,善知识永远是慈眉善目、和风细雨的。的确,因为自己条件不够,没有得到过师父现威猛相的机会。因此,看到师父稍稍显出威严的那一面,就很不习惯。而实际上,一些法师的心得是,真正自己的进步和突破是来自于师父严厉的教诫,像某甲法师这方面的心得就很多。由此体会到,如何感受善知识慈悲的心,同样需要智慧,而不是从外相上去判断,否则也是很容易犯错的。
昨天博文中提到的居士乙回去后,给师父的侍者发了一个短信:
大和尚之慈悲,包容让我震动,在大和尚笑容的背后,可以想像曾经的内心压力,但大和尚最终都超越了这些,达到圆融之境,这更让人佩服。今日大和尚一直从胜义谛的高度明察秋毫地解释我们学佛人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清净明了。昨晚看大和尚的开示DVD时我就发心要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翻成日文,自己设计制作中文版和日文版,发给有缘之人。今日听说您们正在做日文版,很欣喜。如果您能把文稿发来我就可以开始翻译,早一日译出来也好呀。很久以前曾梦见大和尚,还是大和尚年轻时,大和尚卧病在床,我端着药在门口,内心焦急异常。可能上辈子就和大和尚有缘吧。如果能为大和尚的弘法事业做点什么将是我最大的福报。
第一次见到师父就有如此的信心,我们既为之感到高兴,同时又觉得惭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