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生存生活生命生死 |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月25日)(下)
成蹊
附件:《生存·生活·生命·生死》
这次去龙泉寺亲近师父,得大加持!在山上呆了将近整三天,短短的三天,在心上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感恩三宝!
回来后,发现自己心力得到提升加强,比以前有力,提起来也快一些。另外,对人生的智慧也有提高了。发现自己以前注重思考、看书。在概念上做文章,而且思维习惯上偏重于深入思考和阅读,而没有广泛闻思。总想先在心里把人生之路想清楚,指导人生之路。其实,人生之路更多是认准一个方向然后去走,车到山前必有路啊!不可能把路都看得一清二楚才去走。路不在心中,不在书中,在脚下,在有经验的过来人心中。就像师父说的,佛法不在口头上,在境界中,不能“执指为月”。
想起小时候和哥哥下围棋。刚开始玩的时候,偌大的一个棋盘,我们开局就在一个角部对杀,然后逐步走向全盘。这样子玩了好一阵。后来,兴趣越来越浓,我们就去买书看,发现怎么书中的棋谱开局都是在布局,子和子之间间隔老大了,把子都分布在整个棋盘上。而自己却是从角开始,子和子之间连接紧密,绝对很安全。后来领悟到,围棋是在围区域,不是吃了对方多少子。刚开始布局很重要,在空白的区域,有一个子没一个子,是天壤之别,一个孤子,影响力是很大的。后来,我们也学着从大局出发来布棋子,而不再是子子相连。到了中盘阶段,在布局基础上,打好局部战斗,这就要求战术的运用。到了收官阶段,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其实,人生如棋。开头要布局,不要老在一个局部下子,要通观大局,抬头放眼看一生,在现有的条件下,为将来要办的事下种子。要了解过来人的经验教导,这样才实在。
人生在世,要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还要看到生生世世的一个方向。
生存:就是要有收入来源,一般人就是要有工作。要有工作,就要有本事。所以,对我来说,就是做好工作,就能保证一般意义上的生存。
生活:我已成家。上有老,下有小。这是家庭责任。要做到,有房子住,有吃的,有穿的。对双方父母,要保证病了能看病、照顾,实现他们合理的心愿,往生时保证超度、力争往生净土。对孩子,要保证养而能教,身心健康成长。对同修,要支持帮助,分工协作。对于社会上的朋友、同学、同事等,做到乐于助人,及时帮助。
生命:去实现人生理想。师父的事业,佛教,教育。兴趣爱好的培养。为下辈子培福培慧,做好准备。
生死:老了,临终能往生净土或善趣。准备开始下一生。
这就是我的一生。对于生生增上,这怎么看说自己生命是在增上的,比较什么东西来认定生命是不是在增上。我想,一个方面是智慧,比如这辈子你能念多少书、智慧程度有多高、懂得多少东西和知识、有多大的本事,最重要的是内心对佛法有多少体证。其次是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等方面。还有一个是福报,包括身体、家庭出身等,八圆满应该都包括了,福报越大,说明前生修得越好。当然,智慧和福报要综合考虑。比如出家,就是最有智慧的,福报差一些,综合评比仍然可以算增上。这辈子,自己就要在这两个大方面努力,智慧和福报是可以在生生世世中积累的。比如佛陀,出生皇家,出家修道,快速证得菩提,这就是福慧圆满,只差这一生努力一下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