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月4日)(上)

(2007-11-05 00:00:40)
标签:

人文/历史

时间问题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4日)(上)

成蹊

时间只是事物变化过程的一个刻度,但是生活中的时间却非常重要,因为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活动的一个刻度。
    早斋时一位同学被师父叫去,说是要去开会,结果到临近中午时见到这个同学居然还在院子里。
    我很奇怪地问他:“你不是开会去了吗?怎么回来这么早?”
    他红着脸说:“被师父给‘甩’了。”
    我心里一惊,脑海里闪过一个镜头,似乎师父匆匆上车,同学行动没跟上,看着车尾巴扬尘而去。可是这个同学说,他可能连师父上车都没能看到。又是一个大加持!不过也有点习惯了,因为一向知道师父的时间概念很强的,他那好像是念知力很强的一个表现,可是心里觉得有时候等几分钟也可以嘛。
    下午的一件小事强烈地改变了我这个看法。
    一个同学在午斋后就告诉我在三点之前到他房间里去作法,结果我在将近两点五十分时去他房间,觉得已经可以了,可是敲门发现已经没人了,晚了!内心有点惭愧,自知有些晚了,略微犹豫了一下,背着香袋去内院。
    那个同学已经在教室里了,我刚坐下,他们几个人就一起去老大殿遗址去了,是开小会,我看了一下人数,估计他们可能需要花不下半个小时的时间,过半个小时我再去,正好。然后就放下包,去打电话,办了一点小事,又回到教室坐下看书,时间就悄悄地溜过去。
    过了一会,去开会的一个同学回来了,匆匆地告诉我说:“你到三点三十五分就可以去了。”我看了一下表,时间是三点半过一点,还有几分钟,可以把这一段文章看完,看着看着一抬头,时钟显示时间已经三十七分了,自己还不是很紧张,合上书,站起身来,背上包往外走。等走到月亮门口,几个同学推门就噌噌噌地进来了,我正准备去呢,怎么他们全回来了!就差这两三分钟又没跟上。看着他们几个匆匆的脚步和严肃的表情,我心里一阵尴尬,我又晚了!心里有些难受,背着包出了门,想想还是回去教室再看看书吧,所以又退回来进到教室。
    把包放下,重新坐下来,心里开始回顾发生过的事情。我心里似乎有些失落,是我自己有问题。中午时那个同学约我三点之前见,我将近两点五十才去,可是他已经出来了,现在才明白他实际上后边是有一连串事情安排的,那个时间点是约见结束的时间刻度,我没有把握紧,是时间观念不强。后来在教室里,他们几个先出去了,我在这里看书等时间,最后又迟了一步,看起来都跟时间有问题,我出了什么问题呢?
    正在想呢,一个同学过来找我招呼几个人一起出去再开一次会,大家都没犹豫,我心里马上很轻松了,心里体会到自我那种要求得到满足的感觉,也感受到这位同学的好心与善巧。
    此时才明白,实际上,当我心里产生那种尴尬和失落的时候,那是我爱执的作用,那是由于自我感觉被忽略,自我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失落感。为什么会产生失落呢?其实是自我潜在地希望得到一种尊重。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严格遵守约会时间居然意味着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平常自己一直对时间不太在意,以为自己很随缘,不会那么死板,可是今日三番两次地迟到,害得别人等自己,实际上已经造成对他人的不尊重,同学心里会不会难受呢?回想自己在平常的时间上的“大大方方”,不知不觉中损害到多少人?
    可能,师父出外做事情,开会,见客人,很准时,我想不仅仅是一种念知力吧。我为什么时间观念不是很强呢?可能是因为参加众人活动比较少,像师父那样天天处理那么多事情,见那么多人,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时间错一点,找个人都找不到,事情就办不成了,很多事情一环套一环,时间上哪敢马马虎虎呢?俗话说,“一锤赶不上,锤锤赶不上。”时间不准点,对方觉得不尊重,心里肯定会出问题。想起常见的是在法会中,比较有一些印象,在平常都放“慢动作”的,可是一到法会时好像大家都不知怎么了,都突然变得急不可耐似的,什么事都变得十万紧急,催得人坐都没功夫坐,有时候会奇怪:事情真有那么急吗?就是急,因为事先准备不足,事情来时自然处处被动,紧张得不得了,每一件事都有人的执着在,事情慢一点就会惹人着急上火,事情也会干得一团乱。
    时间好像成了人生的一个横向的坐标轴,一个人的生活事件就都要在它的刻度上来安排。又回想起上午我跑去看了内院输水管道的事情。昨日想到这件事,内院的水管是露天的,冬天会上冻。去年水管被冻,同学们一个冬天都要花很多人力很多时间来抬水。感觉上时间也很紧张,天一阴,马上就会上冻,水管一冻上,一个冬天都解不开了,所以必须趁这几天天气暖和要把水管铺好。这条管道是从山上下来的泉水,在龙泉附近修了个小水包蓄水,再从水包下来走地下管道经魏老爷塔走后院绕进内院来,去年这条管道曾经重新挖过,要挖六十公分深埋下去,据有经验人的讲法要这个深度水管才不会上冻,后院的一段现在是露在地面上的,所以必须想办法埋起来。为什么不走前院里呢?前院是殿堂,都是古建筑,地面都是石头铺的,估计古人吃水都是用担子挑水,没有输水管道,所以现在连铺管道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走后院。总之,想办法要赶到上冻前做好,否则几十个人用水到时候准急,所以今日就急着要找人落实时间来确定方案,如果不提前,别人也有很多事,凑不巧就会办不成了。这个时候有点体会到以前当家师整天在忙什么,也有点体会到师父讲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关性,人的生存都要靠别人活着,就这些衣食住行简单的事情都离不开别人的付出,所以人与人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平时怎么可以忽视别人的地位呢,怎么能只想着自己要怎么活呢,一点点事情都要考虑到别人在干什么,有没有时间。我们吃水靠当家师想办法,可是他靠谁呢?他不能亲自做,还不是要去找别人?即使掏钱找工人来干,也得有人愿意干才行。住房子靠监院法师想办法,他也一样要再依靠很多人,都是一连串一连串的人与事。想想我们在这里学习佛法,其实都是靠着师父和佛菩萨的因缘才聚会在一起,否则人都散了,更不用说其它事情了,有了师父和佛菩萨,才有了讲法、闻法、法会以及生活的一系列的善业。
    时间成了这一大群人生命的轨迹,难怪师父常讲,说话做事,都要考虑时空因缘,时空因缘是最大的因缘。
    师父在广化寺就讲过,在一个法会中,自己岗位上的五个要素:人、时、事、地、物必须搭配好。不仅自己在什么时间找什么人做什么事,需要用什么工具,都要事先规划出来,才能占据主动,而且连自己周围的上、中、下位的人的这个五要素也要清晰了解,如果不知道周围人忙什么,自己的规划就落入了主观想法,跟周围人无法配合好,就很难实现。
    时间是缘起法,事情是缘起法,人也是缘起之法,真是很奇妙。人的心里略微一变,就可以追忆过去的时空事件,也可以策划未来的时空事件,现在是过去事件的结果,又是未来事件的原因,时间就是从因到果无穷变化的相续之流的相对标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