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5月11日)

(2007-05-11 23:21:22)
标签:

弟子看病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511日)

成蹊

中午,法师带我们三位同学到国医堂看病。

午斋后,法师让我们带些矿泉水,并问我们有没有带香袋,我们都没有带,法师说:“你们也没有带一本书?”我和另一同学带了MP4,路上可以听师父的开示。法师说:“以后出去时,可以带上香袋,万一有什么东西要放的,就可以放在里边。”我想,是啊,应该带上香袋,尽管自己不一定用,如果法师和同学有什么东西要放的话,我也有机会承事师友。资粮其实到处都有,只是我们心太粗了。这样一想,内心很欢喜,又学到了一点怎样具足弟子相,怎样用心承事师友。

走出德尘居时,法师又把我们叫到一边,用两、三分钟时间做了外出看病的前行。法师说:一、我们这次外出看病,要端正动机,要知道看病的目的是为了让身体健康以便更好地修行,而不是为了现世的安乐。另外,病能不能治好,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医生和我们的缘分,能不能遇到有缘的医生,要靠大家好好去祈求佛菩萨的加持。

二、要做好密护根门,眼睛不要随便往窗外看,特别是女众和广告牌,在车上我们可以看书、听开示、休息,也可以彼此做些交流。下车走路排班,不要乱看。看病时,如遇女医生,要作意她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有位同学问:“下车后可否带耳机听开示?”法师说:“耳机不用带了,别人不知道的看了还以为我们在听音乐。而且形象也不好”。面对境界,真的要多用心观察。

出发了,大家按照法师的前行引导,上车后都做得很好,有的听开示,有的在练唱诵,我身体比较差,而且中午又没休息,就靠着窗台睡了一觉。法师坐在前排和司机商量路线,为我们默默的付出。我们则像小孩子一样坐在后面,做法师所引导的事情,很是听话。

一路顺利,我们提前到了国医堂。中医药大学的居士来接我们,并安排我们挂号,办各种手续,使我们处处能感觉到三宝的功德,僧俗二众和合的美。

国医堂的门诊室建筑是仿古的,风格很像寺院,没有现代化医院给人的那种压力与恐惧,让人感觉很轻松。门诊室门上有块扁,写着“药王”两个字,门窗屋顶全是仿古木,里面是由屏风分成的两间小屋,医生在内间。外间是候诊室,墙上挂着一幅古代中医的画相,摆了几张木制沙发和一条短桌。

内间的摆设也很古朴,两张方桌并在一起,一边靠墙,其他三边,各有一张太师椅,医生和助手各坐一边。桌上只放了一个把脉用的垫子,还有一本开处方的本子,摆设很简单,又很大方,让人感觉很舒服、轻松。还有一张供桌,上面挂了一幅孙思邈的画相,底下有几行简介。

当我坐下来后,医生开始望、闻、问、切。把脉诊断的速度很快,而且不需要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医生经常和病人做一些交流,包括病情以外的事情,这种方式可以让医生很快的了解病人的情况,也可以让病人对医生产生信任感。

出家人这身与世人不同的衣服,也引起医生的好奇,再加上佛教和中医都算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彼此也就有了一些共同的话题。医生了解了我的病情后,说我的身体对外境的适应性很弱,可外在的环境又不可能改变,只好从自己改变,这跟佛法所讲的内涵是一样的。师父在《感悟人生》的开示中也说:“外在一切境界没有好坏,不好的是自己的心,要改变也只能从自己的心改变,心好了外境自然就好了。”在与医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向医生介绍了四月初八龙泉寺有浴佛法会,医生听了很欢喜,对佛法也很有兴趣,就让旁边的助理医生记下来,说四月初八也想来龙泉寺学习学习。跟医生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佛菩萨的加持,师父的加持,让一切众生都能随缘得度。

出来后我就向法师汇报了与医生交流的情况,法师也很赞叹医生的善根,说:“下次再来时,给她带些结缘品,送给医生结个善缘。”

由于师父的恩德,弟子生病能有法师带我们看病,出门有居士开车,所到的医院又有居士接待,还能遇到有缘的医生,师父不仅仅给我们现世身心的安乐,将来又能成就无上菩提,究竟离苦得乐,此时此刻,内心中对师父生起无比的感恩之情。

回来的路上,我和一位同学一直在交流心得及平时对境如何缘法转心,回到寺院后居然没有了以前那种一出去回来就特别累的感觉,反而感受到每个境界中都有佛菩萨的加持,都能学到佛法。只要用心,每个境界都是法的体现。

我们刚回到德尘居,就看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侧门出现,是师父。我们赶紧跟在师父后面,进丈室亲近,向师父汇报外出看病的状况。听完我们的汇报,师父轻松地说:“出家人难免要带三分病呵。”这句话尽管以前也经常听到,但是从师父嘴里说出来,就感觉不一样,很温暖,很有力,身心也突然感觉清凉,有精神,使我对业果更加深信。

其实师父最近身体也不是特别强壮,可是给我们的感觉总是精神饱满。想起鉴真大师当年应日本弟子的祈请东渡弘法时,曾说过一句话:“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众人不去,我自去矣。”师父也是如此,为了建立教法,完全不顾惜自己的身体,白天在佛协办公,处理各种事务,傍晚回到龙泉寺,每天都要视察建筑工地,过问僧俗弟子的近况,听取执事法师们的汇报,并对弟子们的修行、学习、做事等各方面给予教授、教诫,同时还挤出时间来闻思经论,修行不辍。

再说对于出家人,身上带有三分病,能够策发自己更好地用功修行,认识到生命的无常,暇满的难得,皈依的重要。而且由于自己病苦更能生起向佛菩萨皈依求救的心,同时让自已认识到以前造了种种的恶业现在感得其果,对业果更加发深忍信,真诚地向佛菩萨祈求、忏悔。

对于医生说我身体气虚的事,师父打趣地说:“英雄气短”。同学们都笑了起来,有位法师说:“这很像你的性格。”后来我也反省到自己以前性情总是太冲,做事情总是太着急,不能脚踏实地,冲一冲就把自己放倒了。这是师父给我最好的加持。后来师父又拿出一包别人送的桂圆干,说这可以补气,交给法师,让大寮做些药膳。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5月11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5月11日)

 

一位同学后来跟我说,平时很少有机会能亲近师父,这次能够亲近师父,并得到加持,感觉特别的欢喜,也感觉到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好好努力,集资净罪,忏悔往昔所造的依师违缘,祈求师父的加持,让弟子能常时亲近、承事,在每一个境界中都能领受到师父的加持。记得一位大德曾说:“只有战胜自己才算是真正的英雄,依师做好了后面的道次第如探囊取物。”弟子一定要跟着师父好好学习,在师父的摄受下,在法的沐浴下,同行的帮助下,调服自己的烦恼,战胜自己,也能够像师父一样随自自在,具足慈悲、智慧,勇于承担如来家业。

亲近师父就这么短短几分钟,就能领受到这么大的加持。在师父的点拨下,弟子感觉身上的病苦好像没有了,身心的疲累顿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内心特别欢喜,就像一位大德说的:“连生病都欢喜,没有生病岂不是更欢喜,那还有什么时候不欢喜呢?”真是时时刻刻都欢喜。

所以说“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此言不虚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