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3月9日)

(2007-03-09 23:21:16)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39日)

成蹊

李居士坐在我面前,思考着等一下要怎样表达她想问的问题。旁边陪同的居士,把手烤在电吹风的上方,很冷的样子。她们是可以交心的朋友,所以即使是谈论出家这样慎重的话题,也都是一起来。

“我不知道我在这里能做些什么。”李居士终于开口说,“在这里做义工大概有四个月了,想要出家的心越来越切,可是师父规划中的女众道场好象遥遥无期,我是不是应该先找个地方出家,再看因缘?”

李居士是个学佛很精进的人,对师父有着很好的信心。当时决定来龙泉寺做义工,就是她这位朋友一个电话把她从外地拉过来的,当时她挂上电话,就收拾收拾东西,买好车票来了北京,干脆利落得很。做义工期间,她任劳任怨,善于关心关照他人,和同行发生小摩擦的时候,她一般都会谦让,并承担起对方甩手丢下的工作。

因此她有极好的人缘,很多人都愿意跟她讲心里话,她也乐此不疲地倾听着倾诉者的心声,然后用佛法的道理同对方分享她的看法。

可是垃圾桶当久了,自己难免也需要被清理清理。前两天华严法会的事务性承担使她身心有些疲惫。记得以前听一位法师说:“法会,就是一群不熟悉的人,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做不熟悉的事情。”诚然,同人配合是最不容易的事,在复杂的境界中,难免生发烦恼,不要说别人,我自己每每遇到这样的境界时,也都想躲起来自己修行算了,何必凑这份热闹?

法会结束后,她曾给师父发信息说:“顶礼师父!经过这次法会之后,我感到自己成长了很多,虽然很少诵经听开示,但在护持和整理木柴中有很大受益,皈依的心也变得更加坚固,内心更有力量,更加充实。曾经有几天觉得似乎心打开了,并感到很大受益,但在今天下午与法师的交流会上发现原来心还是那样紧,很难对他人开放,即便是很慈悲的法师坐在面前依然如此。师父,我有一个疑问,我是该留在山上继续护持僧团等待尼众道场建立,还是该现在就出家?以前想到出家会想到要先向父母汇报,现在非常确认的知道即便是马上剃度也不会有丝毫的犹豫,但这都是弟子的心愿,究竟该怎样走却很难抉择。师父,您为我们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每次能与您共同上早殿时弟子都会看着您的背影眼泪止不住掉下来,您为了我们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又岂是只字片语可以表达?我怎样做才能最好的报师恩报三宝恩呢?”

我很能理解她想要出家的心愿,并且十二分的随喜,可是她看起来好像有些急病乱投医的危险。

记得师父以前跟一位女居士有这样的对话:

师父:“是否想出家?”

居士:“想跟您出家。”

师父:“我们常住已经有了这么多的住众。”

居士:“今天还听某法师很叹息地说,某寺缺人才。”

师父:“缺发心的人。”

居士:“所以这不是住众多不多的问题”

师父:“你想跟什么样的大德出家。”

居士:“您这样的。我一直很想知道,在您心里是否有已经有了一个可以领比丘尼僧团的大德呢?”

师父:“出家后又要如何修学呢?”

居士:“没想过这个问题。大概:依戒律,培养慈悲、智慧,历事练心,同师共学。”

师父:“那你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大德。”

居士:“我找不到,就我这条件,别人是大德我也看不出来。除非因业力和大德的发心,让我能有机缘接触一段时间,会产生一定的信心。”

师父:“找不到又怎么办呢?”

居士:“我觉得我现在已经接触到了,也有了信心了,就好好种因,好好发心,好好承担,让自己未来无限生命中还能找到他,跟他学法,不跑丢。”

师父是出家人,深知出家的殊胜,也一定希望有因缘的人都能够出家,对于众多发心出家的女居士,师父是记挂在心的,可师父不会草草率率地做一件不顾及后果的事,即便很多人大有急不可待之心。

所以我觉得,问题不在于是不是马上出家,而在于是不是愿意做善知识弘扬教法的一枚钉子。

我对李居士说:“您对师父这么有信心,想不想和师父同心同愿呢?”

“当然。”

“师父最希望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建立教法,广度有情。”

“建立教法,广度有情需要有什么前提呢?”

她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凝聚共业,凝聚善业。”

“那您知道,您在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么?”

“啊?”

呵呵,她刚才说不知道自己在这里能做些什么,让我来告诉她。

我对她说:“很多同学都愿意找您聊天,讲他们的苦恼,您在倾听和解答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帮助他们坚固信心和道心,并将他们的心挽留在菩提之路上,挽留在渡河的船上,这是不是在凝聚善业呢?您在遇到境界谦让和忍让的时候,是给对方用法的榜样和改正的机会,让他们能在回忆起这个境界的时候,心生忏悔和感恩,心生对同行的信赖,是不是在凝聚善业呢?您在带领大家出坡的时候,不顾自己的疲劳,用真诚的笑脸活跃气氛,提策大家祈求三宝,皈依三宝的心,从而拉近了不熟悉的人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大家同佛菩萨之间的距离,是不是在凝聚共业呢?您在带小组研讨的时候,即便您不是讲解法义的老师,但是召集大家共修共学,本身就是凝聚共业的事,不是么?”

“嗯。。。。。。”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感觉到她的心中,没有因为被赞叹而乐不可支的骄慢,却有通过思维而表露出的承许。

“同行的队伍中,很需要您这样愿意为别人付出的人。”我继续说,“这是您的长项和优点,如果大家都能有这样的心愿和行为的话,共业、善业就能一点点凝聚起来,利生事业也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所以我还是要多发挥这样的作用,多种因,多集资。”她说。

“但是想要出家的心愿,要时刻保有。”

“可是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因为出家有更好的环境保护,可以更好地学修,所以先出家修行一段时间,再来弘法做事也不迟吧?”

“与其我们自己摸索道路,不如相信有经验的过来人帮我们指明的道路。”人的一生所走的道路,就如同时间的流逝,只能向前,没法回头,到底怎样才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就我来说,我愿意依着师父的指导,一直走下去。

李居士似乎心意有所开解,看看旁边另一位居士,两人对视一笑,心领神会。

从会议室出来,我觉得心情很舒畅,并不是因为得到了对方的认可,而是因为如此造业,让我心中感到很踏实,因为在未来的生命中,当我对大乘发心不坚固的时候,一定有人愿意帮助我,拉拔我。师父是带着所有的人一齐上进的,谁能和师父一起背负起这样的重担,谁就是真正和师父同心同愿的人。

 

师父政协会议行事略记:上午九点小组讨论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下午三点举行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