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月13日)

(2006-11-13 23:33:01)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13日)

成蹊

上午八点二十,研讨会一行人乘坐专机从南宁启程返京,经过近三个小时的空中飞行,于十一点十五分抵达北京西郊机场。按照活动安排,研讨会一行在民族饭店用午餐,但是和尚为了节省时间,没有用餐就直接回到了寺里,到寺的时候,刚过十二点。

照例,和尚一回到寺里,就直接去工地视察基建工作。

和尚不是建筑师,可是对建设方面似乎很有研究。记得有一次,和尚接见一位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并和他讨论起龙泉寺的建设问题。这位建筑师后来非常惊讶地对我们说,像大和尚这样一位没有读过建筑系的出家人,竟然能对建筑方面的构思设想和申报手续如此了解,实在是出人意料。在福建,莆田广化寺的云水堂,就是大和尚主持设计的。近几年,在广化寺举办的各种法会期间,那里已接待了数以万计的信众,很实在地为大家提供了学修佛法的方便。

有的时候跟随和尚到工地,听他的想法和构思,常常非常惊讶,感觉到和尚对建筑的外观乃至内部布局,有着非常敏锐地视角和意想不到的想法。有一次听他谈起德尘居正房玻璃窗的设计,和楼下讲堂法台的布置,丝毫没有一点老套和俗气,不在现场的人,很难猜测出这些想法是出自一位与世无争的出家人之口。

和尚的经验都是平时积累的。作为宗教界的一位负责人,和尚常常要奔波于国内外的各种相关场所,和别人不一样的是,所到之处,他都会非常用心地观察那里的建筑和装修装饰特点。人家是怎么做的,用的什么材料,有何种创意,和尚心中收集了丰富的素材。有的时候,他对我们讲一些关于装修、布置的想法,我们会觉得云里雾里很难理解,其实这就是因为我们平时不用心,对所到之处的外在环境视而不见,自然在头脑里就没有这样的概念。和尚常说:“平时要多学,要观察,观察之后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到我们做的时候,才能有想法,不能等到用的时候,才现去学。”

和尚做事主次分明,从不在枝节末梢上纠缠不清。他常告诉负责工程的法师:“整体布局是关键,把握住大的方面,细微的部分就比较好掌控。”对于房屋格局,道路开辟,水电安接这些涉及到长期使用的基础部分,和尚会重点关照,花精力和时间思考和讨论。并且,重要的事情,他会反复提醒负责工程的法师,使之能够尽快落实。对于哪些事要按部就班的做,哪些事要提到前面及时做,他的头脑里一点也不会紊乱。正如他所说:“有些事情如果不能及时搞好,往后推迟,就容易产生很不好的影响。”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做事当中真正能够做到用预见性的眼光分析问题,确实需要足够的经验和智慧。

从工地回到丈室,和尚吃了一碗简单的青菜面,就又开始斟酌起明天一份会议发言稿的文字,让人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个刚刚舟车劳顿了近一周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