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寺院报道 |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11月11日)
见闻
今天是法会的第三天,虽然天气变得更加寒冷,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信众的热情,大家依旧秩序井然地来上早课,依旧满怀欢喜地聆听开示。适逢周六,为了给更多的信众提供积累资粮的机缘,今天的法事活动除诵《法华经》外,还特别安排了吉祥普佛及大蒙山施食。晨起缘念为一天的法会活动拉开了序幕。
晨起缘念
今天的晨起缘念,法师结合大家这几日在法会中的体验进行了开示:不同的人对苦乐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想离苦得乐,这是众生佛性的本能,佛法即是正确的离苦得乐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学佛法就是要建立终极目标、终极信仰,即究竟、圆满的离苦得乐。学习佛法的第一步是建立正知见。首先要深信业果,应常常思维一切皆是如是因如是果,观察佛法的道理在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这样我们才能深信业果,对苦乐的真相产生不共世间的知见。也能逐渐认识到,利他是一切幸福快乐的根源,是佛性的体现。《法华经》中说“众生皆有佛性,必定成佛。”不顾一己私利地利益他人时,就是在行佛道,就是自己如来藏的显现。而若只知索取,则是蒙蔽了自己的如来藏心。
今天的晨起缘念,法师结合大家这几日在法会中的体验进行了开示:不同的人对苦乐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想离苦得乐,这是众生佛性的本能,佛法即是正确的离苦得乐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学佛法就是要建立终极目标、终极信仰,即究竟、圆满的离苦得乐。学习佛法的第一步是建立正知见。首先要深信业果,应常常思维一切皆是如是因如是果,观察佛法的道理在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这样我们才能深信业果,对苦乐的真相产生不共世间的知见。也能逐渐认识到,利他是一切幸福快乐的根源,是佛性的体现。《法华经》中说“众生皆有佛性,必定成佛。”不顾一己私利地利益他人时,就是在行佛道,就是自己如来藏的显现。而若只知索取,则是蒙蔽了自己的如来藏心。
学修佛法也是有次第的,我们当下能从随喜、感恩他人做起。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是佛菩萨的化现,都在帮助我们。如承办法会需要很多义工来护持,他们也很想诵经,但他们愿意帮助他人成就愿望,让他人也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在平时的行持中,我们要有感恩的心。同时我们也可以向他人学习,放下自己平日的执著、架子,多倾听他人,观察他人是如何做的,这样我们能体验到以前未体验过的、更多层面的内涵,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慢慢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总之,我们应珍惜、善待眼前的人和事,在这些因缘条件下积极改善,净除造恶业的因,种造善业的因,依靠团体共业的力量向上走,直至成佛。
诵经开示
为帮助大众理解经义,法师继续就《法华经》内容进行开示:通过诵《法华经》,我们对成佛越来越有信心,佛一再地用种种善巧方便让我们理解“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真正内涵。可我们为什么会对佛法没信心呢?《法华经》言“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是因为我们对佛及佛法的功德难以体会。“自怀宝珠不自知”,也并不知道自己的根器。怎么办?需要有经验的过来人作为我们菩提路上的向导,所以我们对善知识的信心非常重要。
为帮助大众理解经义,法师继续就《法华经》内容进行开示:通过诵《法华经》,我们对成佛越来越有信心,佛一再地用种种善巧方便让我们理解“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真正内涵。可我们为什么会对佛法没信心呢?《法华经》言“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是因为我们对佛及佛法的功德难以体会。“自怀宝珠不自知”,也并不知道自己的根器。怎么办?需要有经验的过来人作为我们菩提路上的向导,所以我们对善知识的信心非常重要。
佛在《法华经》中授记了无量无边的众生成佛,从舍利弗到五百罗汉、两千有学无学弟子,以至于在佛法中种下一念善根者,其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解空第一”的须菩提等反倒成佛最慢。为什么?就像世间的学习不能偏科一样,修学佛法亦复如是,要成佛必须福德智慧资粮同时具足。
吉祥普佛
在悠扬的梵呗声中,吉祥普佛开始了。
在悠扬的梵呗声中,吉祥普佛开始了。
普佛,是佛门中为信众积累资粮、净除业障的一种殊胜佛事。与往生普佛不同的是,吉祥普佛主要是为现生在世的信众建立福祗,成办所愿。
上午举行吉祥普佛前,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普佛的意义,熟悉相关的仪轨,法师非常慈悲,专门向近30名斋主做了前行,随后大家就参加普佛的想法进行了交流。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居士说,自己患了癌症,通过学佛知道了因果,非常想祈求佛菩萨加持,忏悔业障。法会义工王居士,非常希望身体不好的母亲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减轻痛苦,坦然面对疾病,并为一切在轮回中的如母有情祈福。对此,法师开示道,我们不应只祈求现前的顺缘具足,更应该了解到诸法无常,世间所谓快乐的真相是虚妄的执取,无明是众生痛苦的根源,应该努力破除我执和法执,通过今天的活动种下出离轮回乃至成佛的善因。
在庄严的梵呗中,四众一同虔敬地唱诵仪轨,斋主们一一缓步走到佛前,礼佛拈香,观想着将无边无际的甘露净水、旃檀妙香、绚丽的花、光明的灯、甘美的果、美妙的音乐供养尽虚空、遍法界的诸佛菩萨。当唱诵至“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时,不少在场的居士眼睛都湿润了,真诚地向诸佛菩萨忏悔,祈求加持……
众生生活在世间,受业力的影响,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需求和愿望,对于其中符合自利利他原则的善愿(如祈求自己及家人身体健康、长寿、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等),佛在教法中均慈悲地予以方便满足,普佛就是这样一种殊胜方便。如《法华经》云:“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用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因为,佛法不是形而上学的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现实世界基础上,并以究竟利益众生为根本目的的。经云“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就是对佛施设的种种方便的精辟诠释。
与世间普通的善业不同的是,佛不仅希望众生能够成办世间愿望,更希望众生籍此最终获得究竟安乐。而且不仅要自己得到安乐,还要发起令一切众生都得到究竟安乐的行动。《法华经》所说“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即体现了佛对众生的这种无尽悲悯,而“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则开示了诸佛如来通达甚深缘起的究竟智慧。理解了这些,我们或许会对普佛能有更新的认识吧!
大蒙山施食
入夜,在清冷的月光下,法师们率众开始举行大蒙山施食的佛事。
大蒙山施食最早始于佛陀时代。昔时阿难尊者于林中习定,夜半三更见面然饿鬼(观音菩萨的化身)满身火燃,苦巨难忍。面然告诉阿难:三日后你将命终堕入我类,但也有挽救办法,你若能以饮食施予六道群灵,并为我们供养三宝,即可增长福德、延长寿命。第二天清晨,阿难尊者便将此事秉白佛陀,于是佛便为其诵陀罗尼咒、说施食法。令恒河沙数群灵触之食之皆得六根清净、即脱众苦、超生善道。由是阿难延寿百二十岁。
入夜,在清冷的月光下,法师们率众开始举行大蒙山施食的佛事。
大蒙山施食最早始于佛陀时代。昔时阿难尊者于林中习定,夜半三更见面然饿鬼(观音菩萨的化身)满身火燃,苦巨难忍。面然告诉阿难:三日后你将命终堕入我类,但也有挽救办法,你若能以饮食施予六道群灵,并为我们供养三宝,即可增长福德、延长寿命。第二天清晨,阿难尊者便将此事秉白佛陀,于是佛便为其诵陀罗尼咒、说施食法。令恒河沙数群灵触之食之皆得六根清净、即脱众苦、超生善道。由是阿难延寿百二十岁。
施食的目的在于,其一,为报恩:因六道众生从无始劫来常与我们互为六情眷属,不忍心看到他们在恶道受苦,所以施食来救度他们;其二,为警惕的意思,籍此施食法会令我们想到三途恶道的苦楚,警惕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不造恶业,以免沉沦;其三,为行菩萨道,蒙山施食就是期以大悲心,籍佛、法、僧的力量,使六道众生都可以来这里听经、闻法、忏悔,增长善根,共成佛道。
施食有很多功德,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载,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得命;得色;得力;得安稳无碍辩;得无所畏;无诸懈怠,为众敬仰;众人爱乐;具大福报;命终生天;速证涅槃。
蒙山施食的时候,法坛上供置佛像,备清水、食物,对面设孤魂台供“十方法界六道群灵之位”。恭请有德行的大僧主坛作法,凭借三宝加持,大众诵经咒,直示唯心法门,令群灵受持三皈,礼佛拜忏,闻法受食,同得解脱。
在法师的引领下,大众虔敬地唱诵着仪轨,全然忘记了天气的寒冷,忘记了夜晚的黑暗。在唱诵仪轨的同时,依法缘念自己逝去的亲人、宿世冤亲债主以及法界一切有情得蒙法益,观想着曾被我们伤害的众生就在我们周围,得到三宝的加持。这些看似平常的饮食,经过三宝的加持,不仅能够饱满众生的饥渴,更能令结无上法缘。
长期以来,我们人类一直自以为是宇宙的主宰,对于自身以外的众生一贯予以漠视。此刻,体会着佛菩萨周遍众生界的同体大悲,是否能感到心灵的震撼呢?
同沾法喜
随着法会的深入,参加法会的人员对于佛法不离世间,佛菩萨不舍众生以及历事练心的含义越来越有感触,越来越感到法喜充满。
随着法会的深入,参加法会的人员对于佛法不离世间,佛菩萨不舍众生以及历事练心的含义越来越有感触,越来越感到法喜充满。
谈到此,年届七旬的周居士说,她一生历尽坎坷,一岁多时因患喉臃难以医治,邻人劝其母准备后事,因冥冥中之善缘,其母以准备买棺材的钱,到地摊购得一包草药,服药之后即脱离病难。40多岁时终遇佛法,自觉离苦有望。老人现在身体硬朗,虽左眼几近盲瞎,但精神状态极佳,谙熟佛理,还以高龄之际一拜一叩首拜遍中国四大名山。此次恰值普佛法事,身旁的同修没有法本,于是老人让出自己的法本,因为她能背诵整本佛事念诵集,实在让人赞叹!老人说,学佛要学佛的德性,修炼心性。《法华经》告诉我们怎么修佛,什么是佛,告诉我们成佛之路,觉悟之路。众生不知自身有宝,其实智慧就是宝,佛告诉我们这个真相。老人还叮嘱我们,要善持精进之宝。
年仅23岁的谢居士是位性格直爽的东北女孩,此次发心做义工。在法会上,经常可以看到她瘦弱而忙碌的身影。她说自己从小就是个让父母操心的女孩,因为身患重病,心衰竭,还有低血糖,上班后两次昏厥,医院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后又奇迹般地恢复过来了。信佛后,在家里布置了一个庄严的佛堂,并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父母对自己的看法,还带动父母一同拜佛、念佛。她现在在家每天持诵《法华经》,并且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她说不用向人推销佛法,而应以行动去证明佛法的殊胜。
年轻的的许居士,此次在供养组做义工。2005年因与善友到龙泉寺游玩而与佛门结缘,之后听友人讲佛法,看佛书,很快地加入到义工行列,并参加了2005年的观音法会。此后,皈依学诚大和尚,并开始学习广论。学佛后,最大的感触是以前出口骂人,现在明白骂人会伤害到别人,因此要克制自己,从身口意处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他说义工是一个团队,大家共同发心承担佛教事业,并能积累资粮,非常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