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肖柏 在《(僧众弟子)日记一则》
发表:2006-09-20 23:25:43
入世者不一定就是趋荣附势,所谓大隐隐于朝,只要发心为善,心系众生,也可以行菩萨道。况且,身居高位,更能做到平常人所难以达到的公德。有菩萨心,便是菩萨。
信受奉行 在《[报刊文摘]和尚博客 文字般若》
发表:2006-09-20 09:44:31
个人主页
梦幻泡影 在《[报刊文摘]和尚博客 文字般若》
发表:2006-09-20 07:26:39
个人主页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释尊成正觉后,并未坐在山林里独享涅槃极乐,而是以人中觉者、生活导师的形象,从菩提树下走入滚滚红尘,紧扣众生的生活,孜孜说法不倦的
网络沟通无限,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大和尚用现代化工具弘法,真是“人间佛教”思想的体现。
作为一位网络学习者。我喜欢大和尚用博客指导我们学佛。支持!
南无阿弥陀佛!
[匿名] 下午茶
在《(僧众弟子)高昌怀古——西域行记之一》 发表:2006-09-20
00:51:34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禅师内心涌动尘缘未了,刺痛则大可不必。景仰圣僧,无三藏亦无禅师今日高昌之行,无高昌则无故城遗址让人凭吊,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圣僧于极乐西天处,当拈花微笑,喜得禅师如此传人耶。
高昌兴盛与繁荣依旧,晨钟暮鼓依然,梵音禅唱曼妙,三藏正与高昌王说法、道别,不为江山美人世俗繁华所动,西天取经去也...
这些,应在禅师内心深处...永远不会消失。
[匿名] 小凤 在《略论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
发表:2006-09-19
12:37:14
学诚法师:您好!
小凤和您在龙泉寺有过一面之缘后
很高兴今能一览您对中国的佛教文化建设的简述,佛法博大 您的感慨至深
真是高僧大德啊!闻习佛法80天的我
虽不是很会修行,不过我会努力精进学习,争取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为佛教 为社会 为众生 多修福报 祈求世界和平 国泰民安
社会和协!望您多多指点!最后我祝愿 冥冥苦海的众生 尽除一切业障
共成无上菩提!阿弥陀佛 小凤合十
[匿名] 茗香斋主 在《(僧众弟子)练字"调心》
发表:2006-09-19
08:09:47
书法亦是心法.习书亦是参禅.
大师书体看似平淡,实则险绝.
大师在家已成大家,出家亦是大德.
岁在甲戌孟夏,龙泉寺浴佛节朝山已毕,弟子闻和尚开示中提及"悲欣交集"法语,不禁泣下良多,古来惟大师一人使然耳!
[匿名] 小凤 在《(僧众弟子)退步原来是向前》
发表:2006-09-19 00:04:00
师傅:您好!
这样的感悟 想必您一定是位高僧大德。
宁凝 在《(僧众弟子)日记一则》 发表:2006-09-18
16:17:49 个人主页
[匿名] 菩提心 在《(僧众弟子)日记一则》
发表:2006-09-17 22:02:22
梦幻泡影 在《(僧众弟子)生 命 乐
章--石头开花记(连载五-完)》 发表:2006-09-16 09:01:59
个人主页
尊敬的法师:感谢您把您的似乎还略带有些戏剧性的蜕变过程展现给我们,这让我想起了大和尚给一位在他博客上留言的朋友的答复:佛菩萨也是从凡夫一点一点地修上来,只要你不放弃,也可跟他一样。
我也一定要记住大和尚的话:只要你认为自己一定行!那么对任何事,你就真地一定行!宁与智者同苦,不与愚者共乐!
我深信佛菩萨始终在默默地关注着我们...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法!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僧!
[匿名] flying 在《(俗众弟子)二元钱的启示》
发表:2006-09-15
16:53:58
末学从事会计工作,会计的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佛法的原则:有因必有果,因果必相等。感觉真是不谋而合。在受到佛法点化后末学明白了在世谋生,需要用‘正直的心理财,因果的笔记账’。光是想想地狱的恐怖,就足以提醒自已摆平心态,努力断恶修善,为出离三界做准备……
洋子 在《(僧众弟子)佛菩萨的加持》
发表:2006-09-11 22:21:34
个人主页
法师 您好:
[匿名] 贤庆 在《(俗众弟子)听懂父亲的心》
发表:2006-09-11
22:06:20
我和很多同修一样,总是有去寺庙里拜佛的冲动。至少,对家里供的佛像,是每天必拜的,不敢缺欠。可是,对我们的父母亲友以及身边所有的人呢?其实,他(她)们却是活生生的佛菩萨。不仅需要我发心自渡渡他,更需要我们细心参拜解悟。好的,我们心生欢喜。不好的,我们反观自己。正所谓世间众生皆是菩萨!这一点,我是经常忘却了的。
[匿名] 随喜 在《(俗众弟子)听懂父亲的心》
发表:2006-09-11
10:23:04
如果真的抛下了痛苦中的父母去研讨佛法,估计收获也不会太大!
只因心与佛不能感通相应,佛法以孝为大根大本啊
更何况心中有所牵挂和悔意
学法必不能诚敬、专精、深心观察、思维、净虑
得了个名相上的学佛
却没得到心地上的释然、通达
又如何解得如来真实意哦
释迦者,能仁…………学佛,当学佛之能仁
牟尼者,寂净…………学佛,当学佛之寂净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匿名] 随喜 在《(僧众弟子)佛菩萨的加持》
发表:2006-09-11
09:40:2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我们天天想见佛菩萨,佛菩萨在哪里?
若以相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菩萨是内心的感应道交
心愿、心行与佛菩萨相应,佛菩萨即有感通
所以可遇不可求。
遇者,无挂碍
求则有芥蒂
佛菩萨在哪里?
在自己的心愿、心行里。
其实,我们可以天天都见到诸佛菩萨的
只是我们“不愿意”
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