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刊文摘]大自然严重警告——环境难民全球游走

(2006-10-28 06:42:43)
分类: 慈善文教
大自然严重警告——环境难民全球游走

 
  今天,在谈论起难民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受到种族和宗教迫害,或为茵籍问题而成为难民的人,或是因加人某社会或政治组织而遭到追捕的人。但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难民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所谓环境难民就是因生存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而不得不离开家园的人。实际上首批环境难民已有上万人。
  根本转变从去年开始。直到可怕的卡特里娜飓风席卷了美国新奥尔良州之前,“环境难民”一词还不为大多数公众所知。尽管这一词汇从1940年开始就已出现,但许多人都从未听说过,或者说不相信这一说法,直到一个如此富裕的国家遭受了巨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全世界的媒体见证了大批灾区人民并不是出于贫困和战乱而远离家园的大迁徒后才相信,环境难民的确存在。尽管气候变化往往影响到的是那些资源不够丰富的国家,但如今也开始敲响了富国的大门。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就环境与公众健康关系进行的研究显示,全球变暖每年直接导致大约15万人死亡,500万人患病。许多贫困国家的疾病都与气候有关,如在秘鲁,由于厄尔尼诺现象,患腹泻的人增加。在南亚国家,患登革热的人逐年增多。世界银行估计,环境污染每年会夺去孤万人的生命。在完全依靠生态环境生存的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由于海水浸泡土地,农田盐碱D重使收成减少,水产品捕捞也在递减,使得当地居民不得不改变饮食结构,从而也导致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增加。
  为了给气侯变化留下一些资料,法国摄影师和记者决定用他们的方式关注地球。现在他们巳走访了世界9个国家和地区,拍摄到那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气候现象,以便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这次活动被称为“环境难民计划”。走访的国家地区有美国的阿拉斯加和新奥尔良、孟加拉国、喜马拉雅、乍得、中国、德国、马尔代夫以及图瓦卢。据最新的预测,图瓦卢这个太平洋岛国将存50年内沏底消失。
  地球气候变化到底给那里的居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环境难民该如何重建自己的生活?解答这些疑问正是这项报道计划的目的。他们记录下的影像反映出在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后出现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洪水爆发和干旱等现象每天是如何迫使成百上千的人背井离乡。
 
阿拉斯加:搬迁的因纽特人
  美国阿拉斯加西北地区有一个名为希什马廖夫的土著人聚居区,居民只有600人,他们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萨里切夫角的因纽特后代。5年前,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希什马廖夫重置联盟”,想借此唤起政府和媒体对他们居住生活的海岸不断遭到破坏的关注。在一场长达5小时的暴风雨后,希什马廖夫村的居民眼看着自己的房屋以及篮球场和4座已有20年历史的堤坝在暴雨中被冲毁。通常每年10月在这里就可看到水面结冰,而如今直到12月份人们还可以划船。气象和地理专家建议,他们要在15年内彻底从这里迁出。阿拉斯加州政府和美国联邦金融管理部门将拨款1.4亿美元用于该村居民搬迁至200公里以外的诺姆镇郊区。但村民们更愿意在20公里外的TinCreek岛重新定居下来,费用将比政府的计划多出大约3900万美元。但让这些已在这里居住了几个世纪的居民融人另一种文化,然后看着自己的文化消失殆尽,这一代价却是希什马廖夫村的居民不愿看到的。
  造成目前状况的气候变化始于50年前,自那时起,该地区的平均气温已上升了2.4摄氏度,引发强烈的暴风雨,并使1/3的冰层融化。1997年,居住地离海岸较近的18户居民被迫搬迁。但让这些世代居住于此的人迁移至其他村落却有悸他们的生存原则。虽然政府承诺他们可以像从前一样狩猎,但实际上阿拉斯加地区的因纽特人村落之所以彼此间相隔遥远恰恰是出于要公平分配自然资源的考虑。如果希什马廖夫村的居民迁移至其他村落,势必要改变那里的生态平衡。
  希什马廖夫村仅仅是未来几年内数百个必须搬迁的沿海村落之一。几百年来都在寒冷中生存的因纽特人将真切地感受到地球变暖给他们造成的危害。
 
马尔代夫群岛:防风防潮的珊瑚礁
  拥有860平方公里和30万居民的印度洋马尔代夫群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天都有大批外国游客来到这里住进五星级的宾馆。在马尔代夫的GDP中,70%来自于旅游业。也正是由干旅游业的繁荣,致使当局不断斥巨资用于建设新的水上酒店。但在旅游业带给马尔代夫丰厚的经济回报时,人们开始怀疑,当小岛式酒店越建越多,破坏了海水里珊瑚的生存空间后,游客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趋之若骛。
  另一方面,当旅游业日益发达的时候,另一些额外支出也摆在了人们面前,即从其他未开发的岛上运送沙子来填满游客热衷前往的海滩。
  马尔代夫环境调查中心负责人穆罕默德"阿里说:“10年来,海平面巳升高了5厘米,我们预测到2050年还将上升25厘米。但如果气温继续升高情况还将更糟,因为那将直接威胁到珊瑚的存活,作为天然屏障的珊瑚礁也会因此受到破坏。”
 
乍得湖:缩小90%
  位于乍得、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交界处的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淡水湖。但是现在其干涸速度却令人担忧。50年来,乍得湖的面积已经缩小了90%。
  如今,尼日尔已经失去了与乍得湖的交界点。常年干旱巳经导致大批居民成为环境难民,因为他们必须改变以往以捕鱼为主要来源的生活方式,转而发展农业。
  50年前,乍得湖平均水深6米,现在不足1.5米。渔民被迫迁往陆地。居住在湖口地区的居民有2200万,其中30万直接依靠乍得湖的自然资源而生活。乍得湖流域委员会几年前就提出,在中非共和国乌班吉河至沙里河之间开凿一条长300公里的运河,将乌班吉河的水引人乍得湖。
 
图瓦卢:淹没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位于太平洋的群岛国家图瓦卢当局已经启动了一项寻找土地安置其1.2万因海平面升高而被迫迁移的居民的计划。2002年,图瓦卢总理恳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政府,在一旦图瓦卢被淹没在海水中时,能为他们的国民提供居所。新西兰与图瓦卢已签订协议,向图瓦卢人提供工作签证。此外,还有组织开始研究在斐济岛附近购买岛屿安置图瓦卢人的计划。
  图瓦卢位于澳大利亚与夏威夷之间,由9个环状珊瑚礁岛群组成,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严重、也最知名的地区。图瓦卢制高点海拔仅为5米,随着这里一点点被海水淹没,图瓦卢即将消失在海水以下。海平面的上升严重影响到居民饮用水和食物的来源。
  其他一些岛国,如库克群岛和马绍尔群岛以及低海拔国家,如孟加拉国等也都在遭受严重的生态危机,海平面只要升高1米就会淹没一半良田。在太平洋上的另一岛国瓦努阿图,一个位于沿海地区的村落在去年时不得不往更高的地区迁移,因为他们的村庄正在逐渐被侮水淹没。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严重警告。(作者:克里斯蒂安娜"巴尔奇)

 

来源:参考消息2006、10、6 第2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