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善根本从师出
能生利乐如良田(十二)
——侍师参加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见闻记
悟光
在和尚发言的过程中,我几次欲起身拍照都被自我打败了,我想起了和尚的教授:“当面对两条路无法抉择时,应选择最艰难的路,以艰难的境界成就自己。”作师所喜是最重要的,我不能再等待!错过了这一刻永远也找不回来了,周书荣已过去拍照了,看到此境,我终于走出了人生抉择中的又一难关。善友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广论》中多处提到学习佛法应与善师善友共住,妙!我连续拍了好几张,真的好欢喜!
和尚的发言备受关注,不只是内容精彩。作为主办方,他代表的是中国佛教界对全世界呼出的心声。
接下来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立天的发言,从他的发言中我感受到他刚好进一步解释了和尚的发言内容。他说:“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因为有不和谐的因素,并提出一定要从正见下手。”这句话我很受感触,因为这是平常在寺院闻思佛法时法师们无数次强调的一个核心重点。正听得起劲,突然想起和尚昨晚告诉9:30有人采访他。我看看表9:10,我赶紧与和尚联系。和尚回话说:“我已回,你过来吧!”糟了,又失正念了,弃自自在,观师容颜,随师自在,依教而行,很难做到呀!我赶紧离开会场,找辆出租车回新侨饭店。
【接受意大利电视台采访】
9:29我进入和尚房间,刚好采访开始,不过也勿须侥幸,没有跟和尚一起回来就是严重的错误。虽然善知识不曾舍离过我,但是我却常常种下彼此分离的因。我赶紧准备好录音机及相机。据了解来访者为意大利广播电视台驻京首席记者鲍隆格胡日查等三人。
记者:请问学诚法师举办这次“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意义是什么?
和尚:举办世界佛教论坛,其目的就是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派的佛教徒搭建一个平等、开放、多元交流的平台。人类社会虽然不断在发展进步,而在发展进步的过程当中,这个世界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也并不安宁并不和谐,恐怖主义、种族冲突、宗教纷争、自然灾害等等。这些问题,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人们内心对世界和平、人类和谐的期盼可以说是极其热切。这次世界佛教论坛,针对上面的问题,都将做出交流探讨,让大家今后能够从佛教的角度,共同来回应人类世界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记者:“佛教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相当大的普及面,是吗?”

和尚:“佛教在中国流传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佛教的文化、佛教的信仰几乎遍布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看到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都有大庙、大佛、大塔,还有很多的石窟等等。所有的这些都能够说明佛教在历史上的影响、作用,它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极其深厚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到各个地方的寺院,都能看到善男信女虔诚顶礼膜拜,寺院里香烟缭绕,梵音不断。这足以可以说明当今佛教在中国的普及性,同时也说明了中国的人民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对精神文明、对宗教信仰的渴求。”
记者:“西方人非常想知道,为什么佛教在中国社会有着这么大的影响,而且佛教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普及面。您认为它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和尚:“佛教虽然是在印度创立的,但是从传入中国的那一天就非常注重同中国的本有的文化相结合、相融合,佛教传入中国能够这么成功,就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的可贵。同样如此,现在佛教开始传播到欧美等西方国家,也存在着本土化的问题,那也就是说佛教这种智慧、慈悲、平等、包容、忍让的精神,是这个时代最最缺乏的,也是最最需要的。传到西方之后,佛教也同样要面对西方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与西方原有的文化相交流、对话、磨合,然后吸收西方文化的一些长处,从而去寻求一种自己适应的道路,为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挥作用。”
记者:“想了解一下您个人,您是什么时候,是怎样从事佛学的?”
和尚:“我1982年出家,佛教的信仰,是我个人的选择和理想。”
记者:“佛教与其它的宗教有没有联系和来往?”
和尚:“现在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佛教,不仅仅是与不同的教派进行交流和对话,同时我们也常常和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宗教进行交流和对话。我们在国内更是常常与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一起探讨宗教方面的问题、人生方面的问题和社会上面的问题。”

记者:“我们是第一次介入中国佛教界。”
和尚:“这次采访几位法师?”
记者:“还有一位嘉木样活佛,我们采访是跟中国外交部提出的申请,他们做出批准,并提报您的名字和联系方式,通过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宗教局通知我们,非常感恩学诚法师的介绍。”接下来彼此合影。
悟光:“刚才,他们没采访以前提出的这些问题,和尚是怎么想的?”
和尚:“当然我心里有数,他们是意大利国家最大的广播电视台。”
悟光:“这是代表中国佛教界的立场与态度问题。”
我看到和尚在整理自己的名片,这些名片是2001年以前印的,一直没用完,但上面的电话、职务现在都有改变了。他用笔改了几个文字,加上新号码继续使用。让我体会到和尚淡泊名利,不以物质为中心的思想境界,也充分展现出圆拙老法师惜福、习劳的传承。我也帮着整理,好让和尚休息一会儿,整理一半,和尚一看,有些没有整理好,和尚说我做事太马虎、不细心。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