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教我学用法
陈居士

在别人的眼中,我是一个幸福的人。女儿从小很乖、很孝顺,随着慢慢长大还与我一同学习佛法。每每收到女儿的生日礼物时,自己都倍感欣慰。因此,朋友们都认为我们是一个快乐的家庭。真是“冷暖自知”,但自己清楚,并不是真的像旁人所看到的那样。我们也经常会有些摩擦,只不过觉得母女俩没有什么可以计较的,就忽略不计罢了。但是就是这个“忽略不计”,让自己时时生起烦恼,一点也没有觉得学佛之后,自己有什么改变。最近发生了一件小事,让我在审视自己的现行时感觉到,将佛法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才是佛陀教授众生的最真正意趣。
在与女儿共同参加的一次活动中,我想与她结伴同行时,她却与她的一位同学一起走了,无奈我只好一人上路。一路上,心里闷闷不乐,总觉得女儿不孝。平时对她所做的一切全都想起:她的一切所需,只要认为是合理的,都尽量满足;她有病时,心疼得宁愿代她承受,让她快些康复;利益快乐奉献予她,亏损痛苦我来领受。《弟子规》中也提到:“亲所好,力为具。”我这一点小小的要求她都不满足,让我孤孤单单,她还要在别人面前装出一副体贴的样子,真是气死我了。越想越生气,忽然感觉不能再往下想了,否则自己会更加痛苦。记得上次去广化寺参加法会,法师开示我们要想改善人际关系,就要学会观功念恩,学会代人着想,学会打开心胸格局。
于是,我开始静下来反省自己,如何从这个境界中学会代人着想、观功念恩。女儿的同学不乐于与人交往,因此不想和别人一起走,不妨先随顺她;本来能和女儿一起参加活动,是一件让人随喜赞叹的好事,我却为之烦恼。究其缘由,还是“我”在作怪。自己总是缘在个人的利益得失上,这也成为产生痛苦的根源。如果反过来,站在他人的立场以关爱之心去关心别人时,也就成为很大的善行。再进一步想,平时所学之法,本为断烦恼所用,而内心的偏执却将妙法转变为增长烦恼的助伴,这不是法不清净,而是自己染污的心识所致啊!
想到这里,对佛菩萨的感恩之心油然生起,让我学习欣赏感恩、代人着想,从中也体会到当面对境界时该如何运用所学之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