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俗众弟子 |
学习大和尚《怎样修行》一文心得体会四人谈
1、每个人读一段,大和尚开示的内容大致如下:
学佛需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外缘。我们要珍惜难得的暇满人生,珍惜良好的修行助缘,把握着改善生命品质的殊胜因缘,走好修学佛道的每一步。
其次要认清三个毛病:一是最初发心太过猛烈;二是修行当中彷徨不定;三是稍有成绩便高慢自大。
最后真正的修行要遵循四项步骤:第一步要培育好根基;第二步树立起对佛法的正见;第三步面对顺逆各种境界时的历练;第四步当修行有了一些心得时,不能骄傲自满,得少为足,而应继续精勤修学,让自己的功夫纯正、熟练。
2、各位谈感受:
甲:自己总是学某一个法特别专注,一下子扎得很深。其实应该先慢慢收着劲,做着调整着,等到发现掌握得不错了再努力加大劲地修行,否则容易翻车。
乙:自己学佛学了很多年,到现在才慢慢搞明白听闻轨理很重要。我们听一个人说话不是要听到每一句话,而是要听懂别人要告诉你的是什么。
丙:理解大和尚所讲修学佛法第一阶段容易发心过猛,出现种种问题。告我们要发长远心、持久心。这个毛病的一个突出表现为容易急求果报,不急求果报并不意味着不去发心,反而是要发恒常心,克服修学上的散漫。
丁:在学佛一段时间后觉得还是要依靠团体才能走上去。我们在家居士修行的下手处从孝敬父母开始
甲:自己总是学某一个法特别专注,一下子扎得很深。其实应该先慢慢收着劲,做着调整着,等到发现掌握得不错了再努力加大劲地修行,否则容易翻车。
乙:自己学佛学了很多年,到现在才慢慢搞明白听闻轨理很重要。我们听一个人说话不是要听到每一句话,而是要听懂别人要告诉你的是什么。
丙:理解大和尚所讲修学佛法第一阶段容易发心过猛,出现种种问题。告我们要发长远心、持久心。这个毛病的一个突出表现为容易急求果报,不急求果报并不意味着不去发心,反而是要发恒常心,克服修学上的散漫。
丁:在学佛一段时间后觉得还是要依靠团体才能走上去。我们在家居士修行的下手处从孝敬父母开始
3、修学佛法的下手处:从孝顺父母做起
(1)各位谈感受
甲:忆念母亲对自己的思念、照顾之恩。
乙: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发菩提心度众生根本无从谈起。对于我们的习气和习惯,父母是最了解的,当我们自己发生变化时,父母最先感受到。因此,希望父母学佛不是用嘴说的,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从自己身心的转变对父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丙:很多同修去探望我的母亲,对我的母亲帮助很大。很希望母亲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修学佛法。
(1)各位谈感受
甲:忆念母亲对自己的思念、照顾之恩。
乙: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发菩提心度众生根本无从谈起。对于我们的习气和习惯,父母是最了解的,当我们自己发生变化时,父母最先感受到。因此,希望父母学佛不是用嘴说的,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从自己身心的转变对父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丙:很多同修去探望我的母亲,对我的母亲帮助很大。很希望母亲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修学佛法。
(2)本期在家版组稿事相
丁:近期各位均在法会中承担大量工作,事务繁忙,故此期推迟到5月25日交稿。在今天讨论中,有很多居士都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也澄清了一些修学中的模糊概念。以我们一起学习作为一个学习大和尚理念和对法进行深入理解的平台,这种初衷正在得以实现。随喜赞叹大家的努力和付出!请大家好好将此功德回向现时究竟诸希愿处,以此积聚广大福慧资粮,种下跟随大和尚生生增上、成就无上菩提的正因!
丁:近期各位均在法会中承担大量工作,事务繁忙,故此期推迟到5月25日交稿。在今天讨论中,有很多居士都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也澄清了一些修学中的模糊概念。以我们一起学习作为一个学习大和尚理念和对法进行深入理解的平台,这种初衷正在得以实现。随喜赞叹大家的努力和付出!请大家好好将此功德回向现时究竟诸希愿处,以此积聚广大福慧资粮,种下跟随大和尚生生增上、成就无上菩提的正因!
前一篇:(俗众)念佛
后一篇:(俗众)女儿教我学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