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逃的斯宾塞

标签:
娱乐影评斯宾塞戴安娜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
分类: 电影院 |
导演帕布罗·拉雷恩非常善于抓取名人在特定时刻的经历来做传记片,之前在执导《第一夫人》时,他就选取了杰奎琳·肯尼迪在丈夫遇刺身亡后几天时间的遭遇,用突发性来营造戏剧张力,用事件的特殊性来凸显人物的特性。这次,他如法炮制,在《斯宾塞》一片中,还是选取了戴安娜王妃在离婚前与王室度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来表现这一平民王妃的独特性格,突出展现她在王室生活中的压抑,以及着力逃出藩篱的心理变化。此片入围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不时出现在年底的电影奖提名名单中。
相比之下,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传记片,更像是专为戴安娜量身定做的心理片。影片并不重视故事的编写,除了贴心女仆一角由因《水形物语》一片曾获奥斯卡影后提名的莎莉·霍金斯扮演,并有些人物塑造内容以外,其他王室成员,包括女王和查尔斯王子,以及主管、主厨等等,都采用了十分脸谱化的设置,只是强化戴安娜内心感受的“道具”,真正是实实在在的配角。影片中采用了大量反映戴安娜心理变化的画面,来强调她对于破碎婚姻以及虚伪生活的无法忍受,甚至是运用了很多加配乐的单人无意义镜头,来渲染情绪的深化。
影片的名字没有用大家熟知的戴安娜,而是采用了她结婚前的娘家姓氏斯宾塞,其原因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有“解释”。开始的一段画面,是戴安娜独自开车去往王室圣诞活动驻地的途中,临时在自己的老家停留,取回了稻草人身上那件父亲穿过的外套,此时的她已经很恐惧回到王室生活,反而是用一件破旧衣服找回生活的信心与希望。结尾时,戴安娜终于逃离压抑的王室圣诞,带着两个儿子去体验无拘无束的平常生活,当快餐店员工问她名字时,“斯宾塞”脱口而出,随后就是全片中她从未有过的自在感受。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褪去闪光灯下光芒的普普通通的戴安娜,她为了王室声誉委曲求全,一举一动不仅要严格遵守女王或丈夫的要求,甚至还要听从仆人们依照规矩而行的“管束”。她恐惧又缺少力量,只能用伤害自己的健康来摆脱情绪的压制,或是从她本该保护的幼子身上寻求尚未被王室吞噬的支持。扮演戴安娜的是“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在选角时就引起很大争议,尽管影片上映后,她也多次获得影评人奖提名最佳女主角的肯定,但对她表演的争议一直都在。其实,斯图尔特对戴安娜一些习惯动作的抓取还是相当准确,所谓争议,如果放在心理电影的层面去看,也许更容易被接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