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女作家权聆根据自己小说改编的剧本《忘了去懂你》,获得了中国电影创投最佳创意项目奖。时隔四年,权聆在贾樟柯的支持下,将剧本转化为现实的电影。虽然,在代表独立影评人的《青年电影手册》2014年度评选中,该片进入十佳电影之列,权聆获年度新导演奖,男女主演郭晓冬和陶虹包揽年度男女演员奖;但是,和这一奖项一样,影片还只是在小众范围内被认可。所以,不带偏见与情绪地说,中国的电影市场与观众还在温饱阶段。
这是一部以家庭关系,或者再狭隘一点说,以夫妻关系为内容的影片,其背景是当下剧烈变化中的中国社会。我不太想给它带上“艺术片”的标签,因为这好像会即刻产生一种高冷的距离感。实际上,此片虽然拍得很文艺,却不同于以往那种作者电影色彩很重的影片,没有用一种孤芳自赏的态度来充斥镜头,反而非常现实,接地气地描述着生活。这已经是电影人进步的表现,认识到电影的交流意义,电影才不会在自闭中死去。
影片以一对婚姻出现问题的夫妻为主角,用生活的一次次矛盾、冲突,探讨着婚姻如何不受伤害的话题。生活的不如意,婆媳矛盾,姑嫂芥蒂,下岗待业,本已让这个家庭穷于应付,但至少婚姻中的支撑,还带给彼此解决问题的愿望与能力。可是,当最基本的信任在外界的“投毒”与诱惑下,渐渐破损,婚姻的支撑就随之慢慢地转化为伤害的武器,而一次次伤害又加深着不信任,直至彼此千疮百孔,再无解释与解决的冲动。
影片的结尾,是一个带着觉醒暗示的开放结局,妻子的觉醒在于出走,丈夫的觉醒在于回归,但故事究竟向哪个方向发展,恐怕还是取决于能否重构起那脆弱不堪的信任。影片的演员很少,主要是两位主演加上一位“第三者”男配角,他们的表演恰如其分,情绪的控制反而增强了表达的张力,收到了生活化的效果。片名非常点题,婚姻中的一切问题,其实都源于你站在哪个角度看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