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宝莱坞的电影,第一印象一定是歌舞,然后就是类似于韩剧的不平等之爱。但是,在这部可以称之为2013年最佳印度电影之一的《午餐盒》中,有歌无舞,且歌曲也只是隐在背景之中;至于爱情,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或许也可能发展为爱情,可至少在影片中还只是柏拉图式的相互关怀。总之,这部由一位新导演执导的影片,是一部不同以往的印度电影,说它有伊朗电影的风格,也许更有助于理解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人物除了男女主人公外,也只有不超过五位可以称之为配角的角色。但简单的故事并不沉闷,借由着那只午餐盒,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传递在银幕与观众之间。根据影片,午间送餐应该是印度写字楼中常见的景象,而片中的送餐人也自豪地声称,他们这一在家庭、餐馆和写字楼间传递午餐的庞杂系统,不但运转顺畅,而且成为欧美大学MBA的经典教学案例。影片的故事,却是从一次错误的送餐开始的。
即将退休的公司会计主管费尔南德兹,是一位郁郁不欢的鳏夫,自从妻子去世后,他就好像与身边的世界开始隔离,用难见笑颜的面孔回应着身边人;家庭主妇伊拉,是一位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女人,相夫教子的日子里,她用尽心思,希望用自己的好厨艺来挽回渐渐冷淡的丈夫的心。然而,送餐人把伊拉给丈夫的午餐盒错送到了费尔南德兹那里。了解真相后,伊拉在午餐盒中留了一张字条,说明情况并“声讨”对方错吃午餐,可是,字条渐渐地成了信笺,两个同样需要关怀的人,在交流中感受到了心中涌过的暖流。
在影片中,本来冰冷的午餐盒,因为装满了充满爱意的午餐,而变得温暖许多。同样地,封闭在狭隘生活中的两位主人公,也在午餐盒所传递的温暖中,渐渐地融化了内心的坚冰,开始审视与反省自己的生活,逐渐找回了一度丢失的快乐、信心与力量。原来,走出内心的禁锢,生活才是轻松而美好的。这个传递错误的午餐盒,反而成了医治男女主人公心理困扰的理疗师。
在影片中,还有一位一直出声但始终没有露脸的人物——伊拉的楼上邻居大妈。这位大妈,一直守护着植物人的丈夫,却没有抱怨,乐观谋生,并孜孜不倦地为伊拉出谋划策,分享生活经验。那楼上楼下传递食材的小菜篮,承载的该是一位热爱生活智者的乐观与豁达吧。是呀,还是那句被说烂了的话,生活中有苦也有甜,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那何不选择后者,更积极地寻求美好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