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亲爱的,抓紧我的手

(2014-10-16 14:01:46)
标签:

影评

亲爱的

陈可辛

分类: 电影院

 
       早知道《亲爱的》是一部打拐的电影,早知道对于做了父母的我们而言,注定会被戳动泪点,会被虐心;但是,在国庆节前,还是夫妻结伴坐在电影院里,随着大银幕上人物命运的起伏,一同悲欢。生活的很多酸甜苦辣,以及人生的许多悲欢离合,需要的可能还是积极的面对,而非刻意的回避。因为无论你是否张开双眼,生活都在那里,心都感受的到。 
    对于影片的内容,无需再做更多的评论。因为只要是为人父母者,都会很容易地被代入到情节中去,很容易地理解黄渤所扮演的父亲,为什会在孩子被找回来后,连出门丢垃圾的片刻,都要把熟睡的孩子扛在肩头,片刻不敢离开。回想一下,大头儿子的成长经过,也曾有过两三次,一转眼孩子脱开视线的经历,虽然那只是孩子分分钟的跑开,但由担心而生出的脊背迅即发凉,内心瞬间被掏空的感觉,却是在此刻都会一下子就找得回来。那种因生命以及血脉而生的爱,永远都是父母的命门。 
    也因此,虽然无法感同身受,但是很能够理解片中那些失子父母,近乎偏执的寻子执着,以及为了维护内心脆弱的希望而营造的虚幻支撑与刻意回避。作为局外人,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如此生活选择的好与坏,更多的只能是从中汲取父母之责的警醒,告诉我们自己的孩子:亲爱的,抓紧我的手。 
    影片的故事结构,取材于生活的真实,相对地,也残酷于生活的真实。在现实中,失子家庭最终与那位有意无意回避丈夫拐骗孩子事实的纯朴农妇选择了和解。其实,在整个事件中,这位付出全身心的爱去抚养两个孩子的农妇,何尝不是一个受害者。罪恶之人,自有上天与法律去惩罚他,对于所有牵扯其中人们的心理创伤的治愈,却唯有宽容、爱与和解。片中有一个细节,孩子被找回来后,一直不肯和已经陌生的亲生母亲亲近,可是,当他听妈妈妈说,要把在福利院中的“妹妹”一起接回来后,一双小手自然地牵上了妈妈的大手,这不正是爱的传递所呈现的正能量吗。 
    这样一部完全大陆现实背景的影片,出自于香港导演陈可辛之手,或许有几分让人疑惑。但是,回头看看《甜蜜蜜》、《中国合伙人》这样的片名,这份疑惑可能就会自然地转化为致敬。只要用心,只有心中有爱,这个世界就不难理解与认知,语言差异也好,文化差别也罢,只要以爱的名义去沟通,去了解,就都不是障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雪也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