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杨弦台湾乡愁四韵民歌 |
分类: 音乐厅 |
以这首杨弦的《民歌手》作为我的台湾民歌系列介绍的开始,是合适的。这不光是因为杨弦是这场运动的始作俑者,也因为这首歌曲是那么符合这场以“唱自己的歌”为开端的音乐历程。回到最初,回到土地,回到血脉,也回到歌者的内心。
了解台湾的这场民歌运动,源于一场纪念音乐会。这场纪念台湾民歌运动30年的演唱会在台湾、北京、上海都曾经举办过,许多离开歌坛已久或隐身幕后很久的民歌运动早期的活跃人物,都在演唱会上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我错过了这场期待很久的演唱会。下一次会在第40年吗?我没有信心。不过,好在还有碟片,还有书籍,让我走回那些歌声中。
其实,回到这些歌声中,也会有些回到自己青春时代的感觉。因为,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这场运动,通过某种渠道也起到了开启大陆流行音乐的作用。于是,在我们的青春记忆中,成长的符号中不乏这些海峡那边音乐以及音乐人的影子,这就如同《我的祖国》在民歌运动启始时那特殊的作用一样。过去,歌声只是歌声,如今带着更多了解的回顾,却带来更多的收获。但,那一定不止是对青春已逝的怅然。
http://163.19.165.119/���귽/folksong/songs/_1_folksong_0059.wma
https://rkrevg.blu.livefilestore.com/y1maou_R2F57ON15u2XFlolHxLpSHr_eG6AL5vySD1lsQgDpSmZZ6enfv1KzRYXcgp8NmvMgs9aW4iR1qSO3MZVEHNfhWR5CfjMQBceeEiWXW8tUyorhYjYAOkfSaAI0nS4yAiYD92Cayde_4VxzMZ7fg/mingeshou2.jpg
[背景]
杨弦的歌曲现在听起来已经很老式了。但是如果我们想起来在1975年的台湾,正是杨弦冲破了带有日本殖民地色彩的台湾流行音乐曲风,掀起了唱自己的歌曲的风潮,为未来20年的台湾流行音乐的创作奠定基础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杨弦以及当时的李双泽、胡德夫等人的先驱精神而感到深深的敬佩。
许多人都知道,台湾流行音乐在80年代的集体发声是来自台湾校园民歌(现代民歌和校园歌曲),可是很少人知道,台湾校园民歌却是来自于当时的一首中国大陆歌曲。
侨居菲律宾的青年李双泽回到台湾的时候,对好友杨弦等人说,我很喜欢一首歌,是大陆的歌曲《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郭兰英演唱--笔者注)。李双泽说,这就应该是我们的要唱的歌。从此,李双泽和杨弦、胡德夫一起创作了很多歌曲,并在1973年开始就举行了多次演唱会。可惜没有获得影响。
1975年,杨弦终于举行了《中国现代民歌演唱会》,杨弦和一些热血青年一起演唱了由杨弦为诗人余光中作品谱写的歌曲。演唱会和紧接着出版的唱片在台湾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终于将台湾音乐从唱西方歌曲和模仿日本歌曲的泥淖中解救了出来。涌现了至今在华人音乐中很有影响的侯德建、李宗盛、罗大佑等创作型歌手,开创了将近20年的华人流行音乐的辉煌。因此,人们将杨弦称作“民歌之父”。
杨弦的歌曲非常流畅,尤其和歌词诗句的配合十分协调。杨弦的《乡愁四韵》同时也由罗大佑作曲演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罗大佑的《乡愁四韵》具有明显模仿杨弦的特征,无论是作曲结构和旋律本身。杨弦的《回旋曲》是一首至今听来仍然让人心绪万千的好歌,把余光中的原诗的意境进行了很好的提升,在优美的旋律中表达了一种苍凉美,让人回味无穷。
杨弦的唱法和创作本身都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校园民歌的创作。包括罗大佑、李泰祥、侯德建在内的音乐人的创作中都有着杨弦的影子。
今天我们重新来听杨弦的歌,也让我们思考,一场音乐的变革带来的流行音乐的辉煌是多么的发人深醒。我们大陆的流行音乐人士应该从杨弦现象中获得些什么呢?
杨弦唱歌时喜欢身穿唐装,“那一派风范啊——”,当年也是歌唱青年的导演赖声川回忆道,“没有人能比,所以,每次只要一看到杨弦出现,大家就自动闭嘴,场子让给杨弦”。
很小的时候,杨弦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没有兄弟姊妹,工作忙碌的母亲没有办法带他,就把他送到华兴育幼院,这一待,就是九年。他的童年、少年时光都是在育幼院中度过,自认从小孤独的他从少年时期便开始写歌。
杨弦毕业于台湾大学生物研究所,是一位硕士。众人常常把杨弦在1975年6月6日于台北中山堂举办“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视为台湾民歌运动的发轫,其实早在1974年,杨弦就曾经在胡德夫的小型演唱会首次演唱自己创作的《乡愁四韵》,歌词采用余光中创作的同名诗。很多人都在介绍那段历史时说杨弦当时的演唱“受到现场观众的欢迎”,然而我更相信李双泽所说:“杨弦敢把那不能唱的诗唱了起来,又可以不理会台下有人在骂:‘干你娘,长江水是圆是扁,你知道个鸟!’”杨弦一直反对以音乐为谋生的手段,虽然曾经在风起云涌的台湾本土运动中开辟了新的路途,他却激流勇退,成为最早加入也最早退出的民歌手。
1982年母亲辞世后,杨弦移居美国,开始学医。他向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偏好,在美国花了四年的时间取得了旧金山针灸大学的“东方医学”博士,后成立一家名为“宝生”的健康食品公司,自己出任总裁。美国读书时杨弦无依无靠,学费、生活费都是靠帮人做推拿获得,半小时七美元,一天要服务七、八个人才能维持生活。
经朋友介绍,杨弦有缘接触到了多位佛学大师,自己潜心研习,自修自悟。杨弦总说,人生很多事情会发生就是缘分,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信仰的密宗给他这样的指引:对生命保持一分明白清醒之心,对生命的未知,不必有那么多惧怕。2002年,杨弦回台湾参加“中山堂校园民歌演唱会”。这场演唱会聚集了跨越二十年的不同时期的民歌手,不过,众人都承认票房的最大卖点是杨弦,因为,他已经有二十六年没有在台湾的舞台上唱歌。当杨弦要表演的消息一传出,票就全部卖完了,负责筹划这次民歌演唱会的陶晓清说:“唉呀,可见大家多怀念杨弦呢。”
杨弦的爱情,是我非常欣赏的。他与“灵魂伴侣”丁乃筠之间十数年的爱情,是那种心灵相依而不必世俗的情感,世上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丁乃筠年轻时是与胡茵梦并称的美女兼才女,妹妹丁乃竺是赖声川的太太。虽然彼此早已认定对方是今生唯一的伴侣,丁乃筠却自认不适合婚姻,杨弦也认同她的决定,两个人从不谈婚姻之事。
他们用不同一般恋人的方式维持联络——丁乃筠一个人在奥瑞岗的深山潜修,杨弦则在美国加州经营着他的健康食品厂。他们各自过着独居的生活,有的时候也会一起翻译灵修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的介绍可以在网上搜索到。
回忆那段岁月,杨弦“最高兴的是每次去陪她聊天,她住在楼上的关房,我就在楼下一个很小的房间里打个地铺,但我们至少可以一起吃饭,聊聊天,谈谈心。每一年只能去两次,偶尔三次,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再分开时虽然会难过,但慢慢也就习惯了,我想她也是一样。”
在闭关十四年之后,丁乃筠却发现身患癌症,不得不下山治疗。她本人不愿接受西方的治疗方式,而是采用各种替代疗法。因为发现病情就已到晚期,2003年,她不得不带着氧气罩飞回台北会见父母家人。弥留的日子,她住在赖声川与丁乃竺夫妇家中疗养。2003年除夕之夜,丁乃筠不治离世。据家人描述,除了呼吸较困难外,她并没有承受太多痛苦。曾有来看望她的高僧说:她看起来双眼神采奕奕,面色如常,不像是有病的样子。
“我们曾经许愿,我们的未来世、此后多生多劫,都会互相护持,直到成就为止。我想她的转世一定很好,而我们老师梦到她已经成就了,那就更好了。我记得在她入关的时候和圆寂的前一两天,她的闭关山上曾有美丽的彩虹出现;走的那天中午,在她妹妹、妹夫赖声川和乃竺家中顶楼,为她念经的资深喇嘛堪布和在楼下的三妹乃簪,在法会后都隐隐听到有悠远的号角乐声响起,像是奏迎请乐要带她走了。”当杨弦能面对伤痛,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丁乃筠的离开,“她走后,我很少清楚梦到她,只是有一次,早上半睡半醒间,听到她摇铃喊我:杨弦!我就醒来了。也有多次,半夜梦中,悲痛陡生,骤然醒来,泪湿眼眶。”
https://rkrevg.blu.livefilestore.com/y1matI_RhlBJwXK9PMgPSDlluNPRKrYMyLEzH1rB9fyfefu3BLnMGZnKQWI1wpM1uNxvYspcnmWPujcwPw-rL9HnmG2xo6ynBv0ylEsPmOVQC_4vTnBoKTwzEtj9NTI1v35CDtpPbRojcT3317p2H_TWw/mingeshou3.jpg
杨弦虽然很早就退出,然而他留在历史的印记却是长远的。在1993年台湾百佳专辑评选中,就是以杨弦的《中国现代民歌集》为评选起点,该唱片在其中位居第15名的位置。出版这张唱片的洪建全文教基金会的运作人洪简静慧认为,杨弦在民歌历史上虽然很短,但其后续影响却很澎湃,因为杨弦带给台湾年轻人的是一种希望和可能。
每次听这首《民歌手》,老唱片的杂音划过,会有一些伤感。杨弦年轻的声音带有70年代台湾的气息,而我们这个时代的希望和可能在哪里,我看不到答案。
(转自:百度百科,http://www.verycd.com/topics/2733184/)
[歌词]
作词:余光中 作曲:杨弦
给我一张铿铿的吉他
一肩风里飘飘的长发
给我一个回不去的家
一个远远的记忆叫从前
我是一个民歌手
给我的狗 给我的狗
江湖上来的该走回江湖
走回青蛙和草和泥土
走回当初生我的土地
我的父 我的母
我是一个民歌手
岁月牵得多长
歌就牵得多长
风到何处 歌就吹到何处
路有多长 歌就有多长
路有多长 草鞋就有多长
下游到上游 河水多清凉
多少靴子在路上街上
多少额头在风里雨里
多少眼睛因了望而受伤
我凉凉的歌是一帖药
我是一个民歌手
我的歌 我的歌
推开门 推开小客栈的门
一个新酿的黎明我走进
一个黎明 芬芳如诗经
茫茫的雾 晶晶的露
我是一个民歌手
一边唱 一边走
一个新的世界我走进
推开门 推开小客栈的门
江湖上来的该走回江湖
(另,近日相册更新,台东八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