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说我的这个题目有点弱智,只是事出有因,还且听我慢慢道来。
数月前,单位组织了一次面向全体员工征集和评选某项工作口号的活动。由于有奖金、奖品候着,大家的热情也着实被调动了起来,单位有员工300多名,征集到的口号却突破600大关,人均2条多的参与率不可谓不高。经过几个月的焦急等待,有限的大奖花落少数。不过,本着鼓励大家对单位活动积极参与的精神,占绝大多数的落选者也都拿到了一份安慰奖。
本来,这应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可是生活教育我们,平淡之中总还蕴含着容易被表面现象掩盖了的精彩细节。
话说这安慰奖,是一个黑色的小包,内装两条深蓝色的大毛巾,还有两件小的配件。初拿到这奖品,人人都说,“不错,实用,还体现出单位督促大家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的一番好意。”可是,慢慢地,事情发生了变化。
有一位女同事新进搬家,盥洗室里正要新换毛巾,于是,她自然想到了新发的安慰奖。前脚,她喜洋洋地把毛巾挂好;可这后脚,却听到老公的惊叫,“哇,这是什么毛巾呀?”女同事赶过去,才发现,老公的双手粘满了深蓝色的线屑。不用任何解释,那自然是线屑出自毛巾上。当然,这毛巾再不好放在它本该放在的地方。
毛巾不能用了,自然还是要给它找个出路,否则,也不符合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呀。所以次日,女同事到了单位和大家讨论起这安慰奖毛巾的用途。
一位老同志首先发言,“毛巾嘛,还是应该当毛巾用,这也是物尽其用,当然,绝对不能用它来擦湿手,这也是原则。我想,问题可以这样解决。你再去买一条不掉线屑的毛巾,用它来擦湿手,擦好了,再换那条安慰毛巾擦干手,也算是安慰一下毛巾吧。”
“不行,不行,这也太麻烦了。”一位小年轻抢着反驳道,“依我看,就把它铺在淋浴房门口前的地上,当一块干脚布。”
“那可不行哦,”一位正在减肥的大姐接过了话,“这脚在上面蹭来蹭去,要粘上多少线屑呀!回头一上称,乖乖,体重又要升上去了。”
众人的笑声未落,一位近来苦恼于家里的钟点工出工不出力的同事又发表了高见,“依我看呀,把它交给家里的阿姨,让阿姨天天搓洗它二、三十遍,总有迎来线屑不再脱落的一天的。”
这时,部门领导终于发话了,“你们呀,就是太缺乏创意。都别争了,明天我和总经理反映反映,建议再搞一次以’毛巾的用途‘为题的面向全体员工的征集活动,而且,这次的奖品一定不再搞掉线屑的毛巾。”听罢此言,大家禁不住鼓掌喊好。领导微笑着冲大家摆摆手,“好了,大家都工作去吧。哦,对了,小李,你打个电话,把这件事和休产假的小王通报一下。”
很快,小李接通了给小王的电话。“小王啊,我跟你说,刚发的那个安慰毛巾呀,你用来干什么都行,就是千万不要拿它做毛巾用,尤其是不要给你的小宝宝用,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哦。还有,最近单位可能又要搞有奖征集活动,题目是’毛巾的用途‘,你提前准备一下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