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同事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说是在某个国际航班上,一位空姐发现卫生间的求助红灯亮起,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空姐认为,一定是某位乘客不小心碰到了那个按钮,于是,她很轻松地按了警示灯的还原键。又过了一会,空姐发现,求助红灯再次亮起。她想,如果真的是有乘客在里面出了状况,一定不会静悄悄等待,因为卫生间空间狭小,出状况的乘客肯定会采取拍打门板或高声呼救等手段。于是,思考过后,空姐还是没有犹豫地揿了警示灯的还原键。可是,过了一会,空姐却看到求助红灯第三次亮起。这下子,空姐开始紧张了,她拍打卫生间的门板,问道“Are
you ok?”只听到一个女声回答道,“I am not
ok!”听到如此这般的回答,空姐马上找来一位空少做援手。空少也不含糊,使足气力,一下子撞开了卫生间的门。
只见,卫生间的马桶上,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位体皆完肤的女士。原来,由于这位女士在入厕中途按了排污键,其臀部被强大的吸力吸在了马桶上而不得起来。
由于有惊无险,我们大可把上述故事当作一则真实的生活笑话来读。而一笑过后,我发现,如果没有太多的习惯在其中作祟,这样的笑话本可能无法发生。
想想看,如果那位女士严格按照提示语,入厕后再按排污键;如果她没有象在地面入厕那样延续中途清污的习惯;如果空姐没有先入为主地一而再地对求助红灯视而不见,一切就不会发生,抑或那位女士受惊吓的时间就会大为缩短。
习惯的存在,有助于我们生活得有条不紊;但若是环境或条件变化了,继续依习惯而行,我们不仅会错享变化的过程,有时,甚至要吞下我们本不愿意吞下的恶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