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同学(二)
我的一位好朋友看过我写的博客说,老了就喜欢回忆。想想也是的,几十年沉积下来没有遗忘的事已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回忆不回忆都在那里了。回望过去的几十年,其中二年的高中生活感觉内容特别丰富,高中班上曾经的人和事让我难忘。高中毕业40周年之时总结一下高中的生活,感觉很温馨。当我用文字来回顾过去,我选择开始的地方是从已经离开了我们班的几位同学说起。想到已故的同学心里不免有些遗憾了。好像昨天我们还弦歌一堂,今天和他们却天各一方。
薛小丁同学是2013年离开我们的。薛小丁是高中同班同学,还是我小学同学虽不同班。我们1965年上红星小学,我们是同年级不同班,由于我们是邻居,放学后经常是在一起玩。在那个动不动就停课闹革命的年代,整个小学基本是不读书的,我们的整个童年就是玩耍打闹。夏天来了就一起红槽房“录鱼”(不知道怎样用普通话来说),去七中嘉陵江边游泳,一起爬歌乐山。薛小丁喜欢画画,我喜欢打球,整个童年好像就没有正正经经学习过。
1970年上初中了,我们一并进入小学“戴帽”初中班。那个时候他是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队员,我们那所小学排练演出的水平很高,能排样板戏舞剧《白毛女》全场,薛小丁还是剧中演反派人物第二号角色穆仁智,如果按现在拍电影的习惯,一定有个特写镜头。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初中没有毕业还转学到新疆去读了一段时间初中。他家新疆有亲戚,回重庆后还给我们看他在天池拍的照片。
真正印象多还是在高中。不知道是怎么安排的,我们高中成同班同学了。他以前的两大爱好,在高中阶段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他是我们班的宣传委员,能组织班上能画画的同学一起出板报,漫画内容主要是批林批孔。我们班在白渡公社劳动时,他是五班所在的大队劳动,因为他是抽去编写五七小报,小报的总编是五班的冯老师。他在编小报做了什么不知道,记得的是他回我们班时却带回来一股风气:大量剃光头。我们班男生那一阵剃光头就是他从五班回来开始的。班上男生除了几个顽固派,基本上都“落草为寇”。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我还是唯有那一次难得的光头经历。我们班那个时候文艺演出比较多,他善长舞蹈,记得有一段舞蹈《延安窑洞住上北京娃》他参加其中,这段舞蹈还选送到沙坪坝文化馆汇报演出。
1975年高中毕业各自下乡,他去了达县(达州)。
1998年同学会的时候见到了他,那里他很忙,成天忙于工作。2005年同学再次聚会,我是坐他的车上圣灯山。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十年,看得出他仍旧那样的性格,回忆起高中生活都兴趣盎然。2012年听重庆的同学说他病重了,谁知道他这么强壮的身体一年后就不行,2013年9月份重庆的同学告诉我他走了。希望他在天堂还热爱他喜欢的画画。
我们的高中留给我的除了文化课程更多的是劳动和课外活动,那个年代有太多的政治运动。我们高中有半年的农场学习生活,正如此我们高中同学才彼此之间性格很熟悉,那段朴素的生活成了我记忆中的一笔财富,而这些也只有是与我的高中同学说起而最为自豪。我准备写我高中同学的时候我得先将离去的同学好好地记忆里找出来,他们几位很不幸早早地走了。再也不能和他们双向交流了,我现在回忆他们一些琐碎的事也只能算是单薄印象。但就是这样的单向交流也有意义,是为了当年纯情友谊的追忆、纪念。因为这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少的一部分。(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