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想《知青》当年

(2012-06-04 16:31:43)
标签:

知青

文革

政治

电视剧

杂谈

分类: 影视时光
遥想《知青》当年

    这些天我在看CCTV1在播出一部电视剧《知青》,我也曾经当过几年知青,对这类题材文化作品比较敏感,总是喜欢将自己记忆里的知青生活与文学作品中的知青生活对照。从时间上算账,几年的知青生活不算长,但按岁月对人的影响来算几年的知青生活是漫长的、是刻骨铭心的,任时间流逝也是不会忘记的。

    电视剧《知青》让我要看到了当年的年轻人,年轻人的精神面貌。《知青》所表现的知青是下乡最高潮的时期,人们在文革后还没有清醒,正如电视里所表现出来的知青或多或少都有些政治热情的,《知青》里所表现出来知青群体素质还是很高的,虽然当时有很多家庭都还生存在文革政治的阴影中,但知青还是单纯地相信组织,还是积极地在上进。真实的知青远没有《知青》里知青觉悟,多数和大多数当知青都是处于一种无奈的生活方式,因为下乡感觉没有什么前程,不下乡更没有前途。知青对待劳动也就是这种无奈的态度,最好是不劳动,我和好多知青聊过,在农村最高兴是事就是下雨,因为下雨最不用出工了。

    我看电视剧《知青》总感觉那是电视,那不是真正的知青生活。因为前五六集看下来,剧中的知青多数还是积极向上的,我的忘记里当年的知青无所谓积极和不积极,多数是一种由不得自己的思想。知青本身就是政治运动的产物,真实的情况是自己不愿意下乡,而乡下的“贫下中农”也未必欢迎知青,有点多余的感觉。在农村的真实生活是真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经常是连钟都撞不响。在一个未知自己前程的年代,没有人生坐标,谈何积极不积极。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当年知青的真实生活还是很丰富的,比电视剧的生活丰富多了,不知什么原因现在的文学作品总是表现不好,总是不能把知青真正的生活状态展现再来。也许是时侯还不到,不能很准确地认识知青运动,知青生活。要有一部好的知青作品出现,得整个社会的认识水平都有提高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