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水行船的故事(三)

(2012-01-11 11:23:05)
标签:

重庆

长江

船票

水路

炒米

杂谈

分类: 往事如烟

流水行船的故事(三)

    80年代的春节前夕长江客运的船票也是很难买的,虽然那时不叫春运,但流动的人口还是很多,都是走水路回家的人们。我乘船一般是买四等舱的票,这个价位我自己感觉适合我。船上的船舱就是等级分明的,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和五等散席。五等散席就是没有固定的位置了,你在船上自己找地方宿营。

 

    如果是五等散席票,可以凭船票去租一张席子,我看到很多回家的民工就是散席的乘客,有的一家老小上船后先占领有离锅炉近的地方扎营,那里的温度高一点,一张草席就成了他们流动的家。他们多数都带有一大袋炒米,饿了就用开水泡来吃,几天的行程他们主要是食宿就在那里。每当我经过他们身边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感觉到舱位的差别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太大了。在船上我经常去餐厅吃饭,船上餐厅和火车上一样不要粮票,一餐几角钱还是花得起的,乘船还有一个优点是洗澡不要钱。除了时间长一点,我认为乘船比火车舒服,平平稳稳的有一种安逸的感觉。

 

    以前乘座长江的客船一般都是顺流而下,都是随一江东流水下行,这叫“走下水”,在长江上游很少有人“走上水”。那个时候社会的运转节奏没有现在快,一次三四天的行程是很正常的事,乘船既便宜也舒服,睡几天就到目的地了,沿途还有著名的三峡风光相伴,当年从重庆到武汉都是走水路,从武汉到重庆就乘座火车因为走上水时间太长了。

 

    我在1988年的暑假乘了一次走上水的船,从南京逆流而上去重庆,用一周的时间完成这趟旅行。我那次作了一些准备,带一本书、一袋水果和大量的方便面,那次我只穿一双拖鞋就上船了,还好拖鞋没有坏在船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