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梅兰芳》

标签:
影评陈凯歌梅兰芳人物舞台表演娱乐 |
分类: 影视时光 |
我看《梅兰芳》
昨天下午到影院看了《梅兰芳》,上座率不算高,二个多小时的电影,感觉吸引人的地方都在影片的前半部,青年梅兰芳和十三燕的戏都十分精彩。影片营造的历史氛围和影片的色调很恰当的烘托出了那个年代的气氛,观众的情绪也被导演调回到了那个年代。演员的表演轻松自如,对白也是京腔京味十足,影片的节奏张驰有度,影片反映出伶人的生活和京戏艺术表演十分吸引人。
黎明扮演的梅兰芳是中年人演中年人,都说他应当是演梅兰芳的最佳人选,但在电影里总让人看到一个情感不“流畅”的梅兰芳。电影艺术就是导演的艺术,如果演员有什么问题根子还是在导演那里。陈凯歌的这部电影后半部内容太满了,处处都想表现出是梅先生生活的精彩片断,结果事与愿违,感觉片断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情节的安排不自然,概念化的东西较强,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之间没有必要的逻辑关联,也许是陈凯歌想让电影有更多的信息。我的感觉是后半部电影是不成功的,总体水平也没有达到《霸王别姬》的水平。
电影中有的有些台词偏急,有夸张之嫌,影片中借日本人之口说:“只有征服了梅兰芳,才能征服中国,这属于故意拔高梅兰芳。”听这样的台词让人很不舒服。我感觉电影的台词十分重要,特定的时代有那个时代的烙印,语言就是最好的体现,冯小刚的电影台词都是很成功的。影片应当将梅兰芳那个年代的戏剧生活表现出来,就会让人们感受到艺术大师的风采,而不是靠导演去神化他,其实梅兰芳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电影展现梅兰芳1945年前的生活,陈凯歌截取的年代是比较好写的框框少。解放后的梅兰芳一定不好写,因为有些事情是说不透,我们是“向前看”不是“向后看”。但陈凯歌的这部电影没有让人们在银幕上目睹到梅兰芳大师的风采,看完《梅兰芳》的感觉的,陈凯歌并没有超越他自己的《霸王别姬》,只是绕了一个弯路后,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地方,期待他的下一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