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梅兰芳》

(2008-12-29 10:47:18)
标签:

影评

陈凯歌

梅兰芳

人物

舞台

表演

娱乐

分类: 影视时光

我看《梅兰芳》

昨天下午到影院看了《梅兰芳》,上座率不算高,二个多小时的电影,感觉吸引人的地方都在影片的前半部,青年梅兰芳和十三燕的戏都十分精彩。影片营造的历史氛围和影片的色调很恰当的烘托出了那个年代我看《梅兰芳》的气氛,观众的情绪也被导演调回到了那个年代。演员的表演轻松自如,对白也是京腔京味十足,影片的节奏张驰有度,影片反映出伶人的生活和京戏艺术表演十分吸引人。

 

黎明扮演的梅兰芳是中年人演中年人,都说他应当是演梅兰芳的最佳人选,但在电影里总让人看到一个情感不“流畅”的梅兰芳。电影艺术就是导演的艺术,如果演员有什么问题根子还是在导演那里。陈凯歌的这部电影后半部内容太满了,处处都想表现出是梅先生生活的精彩片断,结果事与愿违,感觉片断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情节的安排不自然,概念化的东西较强,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之间没有必要的逻辑关联,也许是陈凯歌想让电影有更多的信息。我的感觉是后半部电影是不成功的,总体水平也没有达到《霸王别姬》的水平。

 

电影中有的有些台词偏急,有夸张之嫌,影片中借日本人之口说:“只有征服了梅兰芳,才能征服中国,这属于故意拔高梅兰芳。”听这样的台词让人很不舒服。我感觉电影的台词十分重要,特定的时代有那个时代的烙印,语言就是最好的体现,冯小刚的电影台词都是很成功的。影片应当将梅兰芳那个年代的戏剧生活表现出来,就会让人们感受到艺术大师的风采,而不是靠导演去神化他,其实梅兰芳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电影展现梅兰芳1945年前的生活,陈凯歌截取的年代是比较好写的框框少。解放后的梅兰芳一定不好写,因为有些事情是说不透,我们是“向前看”不是“向后看”。但陈凯歌的这部电影没有让人们在银幕上目睹到梅兰芳大师的风采,看完《梅兰芳》的感觉的,陈凯歌并没有超越他自己的《霸王别姬》,只是绕了一个弯路后,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地方,期待他的下一部吧。

我看《梅兰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