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的记忆
(2008-11-27 11:31:56)
标签:
生活记忆岁月洗澡杂谈 |
分类: 往事如烟 |
洗澡的记忆
近来电视和媒体都在宣传报导改革三十年的变化,从1978年算起已有三十个年头了,而这三十年中人们生活的变化真是很大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都会感觉到三十来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但生活中一些小事情的变化也同样是让人难忘的,每天洗澡现在我们看来很正常的事,可在30年前是做不到的,没有那习惯。条件不允许,生活条件也在帮助我们改变生活的习惯。
30年前洗澡都要去公共澡堂子,很多单位都专修建洗澡堂或者是浴室,到冬天来临就会定期开放,大约是一周开放一次吧,洗澡票就几分钱一张。那时还是一周休息一天,有些人就利用周六下午的时间就去洗澡了。洗澡堂有大池(泡泡池)和淋浴头,总是先在大池里泡,感觉身体都很热了再去冲淋,大池的好处是人多人少都容得下,总有你的位置,可去冲淋就不一定有位置了,有的时候得二三个人排除冲淋。冬天洗一次澡的间隔往往和澡堂开放的周期同步的。
当年大街上也有洗澡堂,名称叫什么公寓。记得我还是读高中,我是中学的排球队员,有一次比赛结束后老师带领我们去公寓洗澡,在大池边上老师叫我给他搓背,我当时心里不大高兴,当给他搓完背后他来帮我搓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完全正常了,看到毛巾上老垢,他说:你看成绩还是主要的。在公寓洗澡比较贵一点,要2角钱一次,不过其中有一小块肥皂送给你。过年前公寓洗澡就要排队,人们虽然生活不富裕,但过年是干干净净的。
我八四年到南京,当时在南京洗澡很不方便。也许是南京这地方更近于北方,有人喜欢在大池边上用肥皂,有时看到水都洗白了,可南京有些老人喜欢洗这样的水,称这样的水熟了。很多浴室没有冲淋的设施,泡完大池后要到一个硕大木桶边,用一个小木水桶舀水从头到脚浇一通。我感觉冬天洗澡太不方便了,为此我就在家洗冷水澡,洗了二年后发现有点胖了,我才停止了洗冷水澡。看来条件的力量也是强大的。
现在洗澡已不能算什么话题了,已是生活中一件平平常常的事。现在有的地方将洗澡还称为水文化,有的洗澡中心可以吃住玩在一起,也有专门为你搓澡的工人,把洗澡变成了一种享受。有时同事们一起洗澡,一起八卦,互相搓背,坦诚相见,在热气腾腾的氛围中倒容易感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