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周扒皮”
(2008-08-30 15:16:00)
标签:
历史真实人物记忆杂谈 |
分类: 往事如烟 |
印象“周扒皮”
如今年龄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会熟悉“周扒皮”这个名字,他因为是一部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和一部动画片《半夜鸡叫》的主角而扬名天下。一说到“周扒皮”,一个老地主奸诈残酷剥削农民发家的秘密活脱脱的展现在世人眼前,这个愚而榨老地主总是半夜去鸡窝边引导雄鸡啼叫,他给长工有一个规定,鸡叫了你就得下地干活,后来长工们思巧计将这个老地主爆打了一顿,他再也无法去装鸡叫了。这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在那个年月,影响力很大,当时如果有那邻居家个小孩姓周,十有八九都会被起个绰号叫“周扒皮”。这样一个故事在当时不能不激起人们的阶级仇恨。
前些天我在网上看有人撰文说这个故事不是真事,他向人们复原了一个真实的“周扒皮”,原来他一个闯关东人的后裔;而“半夜鸡叫”纯属子虚乌有。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周扒皮”,而当地老人说“周扒皮”:只说了一句,“不是恶人,不霸道。”按文学体裁来讲,自传体小说按说应当是真人真事,可在那个讲阶级斗争的年代,一切都是可以按政治的需要来杜撰的,当然我们当时是按真实故事来接受教育的,这样的教育造成的后果是我们对人性的认知起了一个误导的作用。
我们以前的教育,政治需要为第一目的,真实不真实就没有去追究了,实事求是更不是那时可以说的,当时的教育总是将人简单地分为两类人,好人和坏人。我们从小就会问老师这个人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当时的做法还将这二类人推向极端,好人就是十全十美而坏人则十恶不赦。这样的教育完全掩藏人性善良的一面,把一个立体的人看成一个扁平的二面人,不能不说这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和认识人自己起了一个扭曲的作用。时间过去几十年,事情的真相慢慢呈现出来了,这让我们有了一个纠正错误的机会,也让我们更清楚更真实地来认识社会和人自己。
十多年前我去过四川大邑县安仁古镇的地主庄园,去参观了大名鼎鼎的收租院,在那里放有一个小木版上写着,文革中被提及关押农民的“水牢”,其实是刘文彩存放大烟的地方。我了解到当地人对刘文彩还颇有好感,认为他并不是一个恶霸地主,还说他是个开明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