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haoqichang0725
shaoqichang072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15
  • 关注人气:3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毕耜恩老师的《诗集》有感

(2024-03-17 17:22:06)
标签:

生活

读毕耜恩老师的《诗集》有感

       我和毕耜恩老师在康寿之友群里相识,至今也就半年有余,但是我们都出身于农村,都有着艰辛的人生之路,都有着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的特质,于是相见恨晚,成为好友。
       其实,我和毕老师是老乡,解放前都属于淄川县正西乡,解放初都属淄川县第六区,都赶同一个集——王村集。1954年,由于行政区的调整,把我们分为了不同的地市;现在,毕老师的佛生庄属于滨州邹平的临池镇,我们大史村属于淄博周村的王村镇。
       由于不在同一个行政区,也不在同一个行业内,毕老师一辈子从事农业技术工作,我一辈子是个教书匠,所以我们俩一直没有交集。是康寿之友群让我们相识,是共同的写作爱好让我们成友;还有,我们都住在周村区青年路,如此便利的条件让我们的交往密切起来。于是,毕老师曾邀我去佛生庄游览;于是,毕老师成为我们儒风讲坛公众号的特约作者;于是,我有幸成为毕老师《诗集》的最早读者。
       可惜,我不懂平仄,不懂格律,对毕老师的诗词成就不敢妄论,但是借助于李奎封先生的序言,我也知道毕老师的诗词有着自己的特色。序言说:“这是他平生以农为本奉献三农的内心表述,是他热爱家乡潜心公益事业的忠实记录,是他执着诗词躬耕韵圃的辛勤结晶。”
        毕老师的《诗集》以律诗为主,后面附一部分顺口溜,这些顺口溜在我眼里都是诗。律诗部分有农技情怀10首,休后生活5首,学写诗词5首,故乡情缘12首,时政留韵20首,四季流芳30首,我爱周村10首,寄情山水8首。顺口溜第一篇是三字长诗《我的一生》,分136句共816字;另有毕氏族群记4首,颂秋歌4首,抗击疫情4首,欲说节气6首,散记7首,暮年吟1首。
       诗词不同于散文,一首诗就是一件事,一首诗就是一片情,既要有事情脉络,又要有感情抒发,所有要写的要感慨的,都集中在四句或八句的三五十个字里,还要讲究平仄和韵律,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毕老师学诗词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他能写出如此好的诗词并结集印刷,其中的努力与汗水可想而知。毕老师已经80多岁了,还如此执着确实令人敬佩!
       “人生自古谁无老,活在人间乐逍遥”,这就是毕老师的《心思》。
 “青松岂怕严冬寒,老骥知难再奋蹄”,这就是毕老师的诗词情怀。毕老师这次印刷的是《诗集(一)》,相信还会有《诗集(二)》面世,期待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