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蒲松龄《重修五圣庙碑记》的几点认识

(2023-05-14 15:52:23)
标签:

历史

浅谈蒲松龄《重修五圣庙碑记》的几点认识

邵祺昌 

最早知道蒲松龄为章丘县长申地村的五圣庙写碑记的事情,还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我小姨就是长申地村的。记得我和姨家表哥从原八三厂劳改队养猪场那里路过的时候,表哥给我讲过蒲松龄写碑记的事情,还说了淄博市与章丘县为了争着收藏这块石碑前前后后的事情,最终石碑归章丘县文化馆,现在藏于章丘文博馆内。

笔者认为,长申地聘请蒲松龄为其写碑记,也不是偶然的,里面也有些许的情谊在里面。我姥姥家就是西铺村的,我小姨之所以嫁到长申地,就是我姨姥姥的介绍人;我小姨的大姑姐又嫁到了西铺毕家。虽然这些都与蒲松龄无关,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在蒲松龄时代,长申地和西铺村也有着联姻关系,他们熟悉蒲松龄这个人,仰慕蒲松龄的才学,才聘请蒲松龄为其重修五圣庙写碑记。

 

最初看到《重修五圣庙碑记》的全文,是在2020年从《老家岭子》这本书上看到的,当时也没在意。可是当我从郭济生老师的《周村碑刻大观》看到其拓片和碑文的时候,似乎觉着有些许的出入,就去网上搜寻,这一搜不要紧,结果看到的又是一个版本。此时,我才有了疑问,蒲松龄的原碑记到底如何?于是千方百计去章丘文博馆看到了原碑和全部拓片,只是年代久远,不管是原碑或拓片,都有些模糊不清,加之手机拍照,效果也不很理想,但总算是得见庐山真面目,还是幸运的。

为了弄个明白,解开心中疑团,我又去长申地藏碑楼查看了《重修五圣庙碑记》复制碑,没想到复制碑和原碑也有些许的不同。别无他法,只能在拥有这些资料的基础上谈一点浅显的认识,作为了结。

 

(一)章丘文博馆所藏蒲松龄《创修五圣庙碑记》

长申地,章丘东南山村也。环村皆山,气秀而野。四顾层翠叠峦,如列屏嶂。地虽隶章,固近淄。淄之豹岩、龙舟诸山,螺髻烟鬟,近在几榻。村中十数家,率朴诚,有古道,结庐人境,而无车马之喧,则鸡犬桑麻,何必异桃园村巷哉!凡村皆有神祠,以寄歌哭。村以小故独无,居人犹憾之。比岁少丰,共发愚忱,捐金庀材,创为五圣祠。庶几春秋祈报,可托如在之诚。浆水呼名,亦有招魂之地。词虽近俚,而固无害于义。乡人之诚朴,亦从可知也。初冬落成,使余记之,余亦从俗,而为之记。
                                        

   领袖善人:苏成、梁坤、鞠良友、苏乡、宁守福、苏才法、樊义冥、刘之学、鞠良玉、苏才福、苏才兴、苏才禄、苏才恒、苏才祯、樊士明、苏才祥、张巨、苏才礼、刘之英、习延寿、顾梅、李永太、鞠门吕氏、鞠门刘氏、鞠门赵氏、刘门张氏、苏门邱氏、薛门吕氏、刘门邱氏、郭门?氏、边门?氏、张门王氏、刘门刘氏  

          

    邱启沃沐手谨书

康熙三十八年岁次乙卯阳月中浣淄川蒲松龄沐手拜撰

 

(二)长申地复制碑:重修五圣碑记2021年11月27日

长申地,章丘东南山村也。环村皆山,气秀而野。四顾层翠叠峦,如列屏嶂。地虽隶章,固近淄。淄之豹岩、龙诸山,螺髻烟鬟,近在几榻。村中十数家,率朴实,有古道,结庐人境,而无车马之喧,则鸡犬桑麻,何必异桃园村巷哉!凡村皆有神祠,以寄歌哭。村以小故独无,居人犹憾之。比岁丰,共发愚忱,捐金庀材,创为五圣祠。庶几春秋祈报,可托如在之诚。浆水呼名,亦有招魂之地。词虽近俚,而固无害于义。乡人之诚朴,亦从可知也。初冬落成,使余记之,余亦从俗,而为之记。

康熙三十八年岁次乙卯阳月中浣

淄川蒲松龄沐手拜撰

          公元二0 0九年六月

 

(三)《老家岭子》所载蒲松龄《创修五圣碑记》:

长申地,章丘东南山村也。环村皆山,气秀而野。四顾层翠叠峦,如列屏嶂。地虽隶章,固近淄。淄之豹岩、龙诸山,螺髻烟鬟,近在几榻。村中十数家,率,有古道,结庐人境,而无车马之喧,则鸡犬桑麻,何以异桃园村巷哉!凡村皆有神祠,以寄歌哭。村以小故独无,居人犹憾之。比岁少丰,共发愚忱,捐金庀材,创为五圣祠。庶几春秋祈报,可托如在之诚。浆水呼名,亦有招魏之地。词虽近俚,而固无害于义。乡人之诚朴,亦从可知也。初冬落成使余记之,余亦从俗,而为之记。

 

(四)网上的《创修五圣祠碑记》

长申地,章丘东南山村也。环村皆山,气秀而野,四顾层翠叠峦,如列屏障。地虽隶章,近淄,淄之豹岩、龙诸山,螺髻烟鬟,近在几榻。村中数十家,率朴识有古道,结庐人境,而无车马之喧,则鸣犬桑麻,何异桃园村巷哉?凡村皆有神祠,以寄歌哭。村以小,故独无,居人忧憾之。比年丰,共发愚忱,捐金庀材,创为五圣祠。庶几春秋祈报,可托如在之诚。浆水呼名,亦有招魂之地。词虽近俚,而固无害于义,乡人之诚朴,亦从可知也。初冬落成,使余记之,余亦从俗,而为之记。

康熙三十八年岁次己卯阳月中(浣)

淄川蒲松龄沐手拜撰"

相比较而言,仅有一二不同,笔者认为:
    1、长申地五圣庙,实为重修,不是创修。章丘文博馆所藏原碑,碑额上有“重修”二字;长申地藏碑楼亦有“五圣碑”老碑一通,碑文虽然模糊,但可知长申地原有五圣庙,康熙三十八年是为重修无疑。
    2、章丘文博馆所藏原碑为“五圣庙”,长申地藏碑楼的复制碑为“五圣堂”,《老家岭子》亦为“五圣堂”,只有网络上是“五圣祠”。
    3、原碑拓片为“龙舟”,复制碑为“龙丹”,字海网注释:丹同舟,其意不变。
   4、原碑为“少丰”,复制碑改“稍丰”,本意不变。
   5、原碑为“朴诚”,复制碑为“朴实”,不影响文意。

6、网络所载碑文出入较大,其中五圣“庙”改五圣“祠”,“固”改“因”,“十数家”改为“数十家”,“何比”改为“何此”,显然有误。

  总之,蒲松龄的《创修五圣庙碑记》,应该以章丘文博馆所藏原碑为准,之所以出现大同小异的其它版本,或因不得见原碑所致,或因在原碑抄写时因字迹迷糊而抄写有误,除网络版的“祠”“因”“数十家”“此”几处硬伤外,其余都无妨大雅。一管之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欢迎赐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