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青领队赵大姐

(2022-06-30 08:24:06)
标签:

生活

知青领队赵大姐(王洞知青岁月1)

知青领队赵大姐          

看!这位飒爽英姿的女民兵,肩背五尺钢枪,胸佩主席像章,虽然戎装一身显得威武,但眉目中透着几分稚嫩。她是谁?是某电视剧里的演员?还是军训中的女大学生?不!她是淄博电焊条厂的团支部副书记,是王洞村第一批下乡知青的带队领导——赵志芳。不过照片是1971年拍的,带队下乡是三年以后的事儿。短短三年,不仅抹去了她脸上的稚嫩,而且眼神里还增添了几分“老练”。因为在那火热的年代里,不但在“革命”中磨炼成长,更是催人成熟。电焊条厂能把16名知青交给她,让她独自跑到周村区大西南最偏的王洞村安营扎寨,生根发芽(因为那时候谁也不知道日后还能回城),说明厂领导对她的器重和信任。因为当时电焊条厂团支部书记是党支部成员兼任,实际上是赵志芳主持团的工作,可能厂领导认为知青是一帮年轻人,派个团书记带队最合适吧。

1974年10月25日,周村城区各单位的知青们,都乘坐本单位的解放牌大敞车,胸前佩戴着大红花,嘴里唱着“语录歌”,在周村驻军“九六五五”师部礼堂集合开会,赵志芳和电焊条厂的知青们以及为孩子送行的家长们,也在其列。他们开完了欢送大会之后,乘车奔向各自的公社。王村公社是党委成员王方福负责,在公社开完欢迎会之后,再跟着各大队的领导回到自己的大队,就算到“家”了。当时王村公社安排知青的有大史、栾古、栗家等几个大队,电焊条厂知青的“家”在王洞大队。电焊条厂一共出动了两辆大卡车,一辆专供知青们乘坐,一辆拉着行李和部分家长。党支部书记王荣钋,民兵连长兼团支部书记王焕星,会计王焕绪都到场欢迎。

因为是王洞村的第一批知青,所以村领导特别重视,提前几天就把他们的“家”——村里的原大队部打扫得干干净净,砌好锅灶,安好床铺,等着城里来的“洋娃儿”在这里安家落户。王荣钋书记安排王焕星具体接待负责知的事儿,当知青的车队来到他们的“家”以后,纷纷下车拿行李,还有一些送行的家长在里面,加上村里来帮忙的群众,少说也得几十人。王焕星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带队干部,看到知青和家长们忙作一团,王焕星就扯起嗓子大声喊:“周村来的带队领导呢?谁是带队的领导?”这时,赵志芳才从知青堆里钻出来答应说:“我是。”王焕星一看赵志芳怎么也不像个领导,倒像是个大知青。一交流才知道,原来他俩是同龄人,比知青们大不了三五岁,除了脸上的“成熟”之外,分不出谁是知青谁是领导。两位“领导”接洽之后,就开始分配住房。这一批知青共16人,正好男女各半(电焊条厂领导不会有当年秦始皇派徐福带领300童男童女下东洋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心思吧),所以赵志芳和8位女生住大北屋,8位男生住西屋。在农村,北屋是“上房”,冬暖夏凉,让女同志住北屋就是对她们最好的尊重了。民兵连长王焕星带枪,他自己住小北屋,以防万一。

因为王焕星和赵志芳同岁,所以他就管赵志芳叫赵大姐,知青们也都跟着一块喊赵大姐,于是赵志芳就成了王洞知青们心目中的“大姐姐”。这个大姐可不好当,16个人的吃喝拉撒睡她都得管。先说做饭吧,一开始是村里派人给做饭,后来赵大姐就把知青们分成8组,每组一男一女轮流做饭。主食以馒头为主,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娃娃们,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就得自己动手做饭。鄢宝华是知青里面的小能人,他不仅会蒸馒头、炒菜,还会做被子、织毛衣,就连女生们也得跟他学。一回生两回熟,慢慢的知青们也都跟他学会了做饭,并且还有两对做饭的搭档成为恋人,喜结连理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说到这里赵大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当然他们恋爱结婚是回城以后的事情,但是感情的基础自然是在王洞村插队期间打下的。

知青们安顿下来之后,就开始分到各生产队或专业队参加劳动,锄镰锨镢等劳动工具都是大队里给准备好的。那些身体棒的小伙子跟农村里的年轻人一样推小车,伊方柱、吴克强和第二批来的张光亮都经常干推车子的活,当然挣的“工分”也比其他知青多。那时候农村生活水平普遍低,很少有肉吃,冬春两季都是以萝卜、白菜为主,好在馒头管饱。知青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又整天参加体力劳动,所以都可着劲儿吃,个个吃得脸上胖乎乎的。哪个知青馋了,也可以请假回周村打打牙祭。

赵大姐的主要工作一是去公社里开会,向王方福汇报知青点上的工作;二是和大队会计王焕绪联系,及时解决知青的口粮等问题;三是村里生产上需要电线或其它物资,她负责和厂领导沟通,只要厂里有的,不用花钱就能拿回去;四是负责知青们的思想工作,每周都安排一两个晚上进行政治学习,有时候也跟着知青一块下地干活。一直到1975年5月25日,第二任带队领导陆悦文来接替工作,赵大姐才回厂继续干团支部的工作。本来说好了带队干部是一年一轮换,但是赵大姐走了,团支部的工作就转不动了,所以厂里提前派车间副主任陆悦文来接班。

赵大姐回厂以后,从团支部副书记干到组织科,最后从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退休。现在年近七十,身体健康,心态开朗,子孙满堂,幸幸福福度晚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