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家门口一个天(四)

(2022-04-19 14:08:59)
标签:

生活

一家门口一个天(四)

1992年暑假后,我来到周村二中教高中,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几乎年年送高三毕业班,所以常常到腊月二十六还在上课。一开始的时候,腊月二十一学校放假后,我让妻子和孩子先回老家,大扫除、蒸干粮、摊煎饼,我到家后,只和妻子炸菜就行了。

1997年,我分得了50平米的“房改房”,为了凑足购房款,就把老家的房子卖掉了。这套房子是我亲手建起来的,仅仅住了20年就被我卖掉了,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让我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心疼”的感受。此后,就在城里过年,春节后回老家转一天,和兄弟们见见面说说话就行了。

虽然在城里过年感觉不如在老家过年热闹,但是每年的办年还是少不了的。过了腊月二十,妻子开始购置年货,割肉、买菜、买水果……一样也不少。在那50平米的小房子住的时候,因为烧的是蜂窝煤炉子,所以必须每年彻底扫除一下。2001年,我购置了100平米的商品房,有暖气,墙壁干净了不少,扫除就轻描淡写了。

2004年,女儿结婚,儿子上了大学后,我们老两口又重新回到了二人世界,成为空巢老人群体中一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玻璃、地板、厨房、厕间,沙发套、油烟机……该忙的还得忙,该办得的还得办。 

由于结婚前,岳父家和我们家都是七八口人的大家庭,办年办得多的习惯也延续到我们的小家庭。在农村时,每年蒸的馒头、摊的煎饼几乎都吃一正月。特别是那些炸菜,年年都吃到发了霉长了毛才行。

进城后虽然不摊煎饼了,但是妻子每年还是一个劲地忙。蒸馒头、炸菜,吃不到二月二也得过了元宵节。馒头咧了嘴,馏一遍又一遍;炸的菜变了味,干巴得咬不动。每年都因为炸菜和老伴闹别扭。

现在有超市,初一下午就开门;菜市场初三就营业,家里也有买下的成品菜,为啥办年办得吃不了呢?好东西吃瞎了!我说老伴是“懒老婆法”,恨不得做一回吃一年。

这几年,老伴的身体不太好,差不多都是在腊月里住院或在小诊所输水,往往是到了腊月二十五六才出院。可是她刚出院就拖着个病身子去忙活,既疼人又气人。

今冬,老伴吃了30多天的中药,心脏病还没治好又犯了腿疼病,严重的时候拄着拐杖脚还不敢着地。经过住院治疗虽然减轻了不少,但是走路总不如以前那么利落。

老伴真的干不动了,今年屋子也不扫了,沙发底下也不拖了,馒头也不蒸了,年糕也不做了。买了点骨头下了酥锅,割点豆腐炸了豆腐块和豆腐丸子就算办完年了。即使这样简单,我们俩也得吃到元宵节。

我们老家里,大年三十上坟或“请老祖”是必须的,所以每年的除夕我和儿子都要回老家祭祖,妻子一个人在家包水饺。

这两年,我喜欢上了写作。只要老伴不追着我干这干那,我就坐在电脑前,不是写文章发老邵说说,就是给书友们修改文章,或者和石广东老师忙着润心书屋公众号的事情。一篇有一篇,天天写不完,每天5点自然醒,已经成了我的新常态。

我们家不是除夕晚上包水饺,而是大年初一早起来包,所以每年看完春晚才睡觉,四五点就得起床包水饺,赶在天亮之前“发钱粮”、吃饭,免得拜年的人进了门还没吃完饭。但是,无论多忙,年三十和年初一的老邵说说一定要按时发出去。

 

70年了,我没记得全家在除夕之夜喝过一次酒,不用说去饭店吃年夜饭了。大年三十,吃一顿水饺就算过了年,其余的时间就是工作。

70年了,“干活干到二十九,吃了包子就下手”,就是我们家的真实写照;“从年三十忙到年初一”,忙得充实,活得快乐

一辈辈,一年年。一家门口一个天!

2022年2月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