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肖五的婚事(十一)

(2022-04-18 07:56:11)
标签:

生活

肖五的婚事(十一)

人们都讲究缘分,其实肖五的婚事不顺利,既不能怨肖五性格倔,也不能怪姑娘心眼小,归根结底还是缘分不到。人这一辈子谁和谁是夫妻,是命中注定的。

肖五忙活了半年,婚姻没有任何进展,只觉得脑子里乱了套,没了正头绪。正在烦恼的时候,又一个媒人来了。

这个媒人是个重量级的人。媒人姓孔,和肖家住在一条街上,既是邻居,也是老亲戚,还是新亲家。孔家兄弟俩,哥哥孔大,弟弟孔二。

肖五有个早亡的二伯,和孔家结了阴亲,按辈分,肖五应该喊孔妈大妗子,这是老亲。孔大的妹妹,孔二的姐姐,又嫁给肖家老二,孔家和肖家是现世的亲家,那关系铁着呢。

孔家的老祖宗是从孔家庄搬到肖家庄的,但是孔家兄弟逢年过节都要去孔家庄祭祖,孔大说的这个姑娘就是孔家庄人。孔家庄离肖家庄也不远,满打满算4里路。

孔家庄的村西头有家辛姓人,单门独户,和孔家村的人非亲非故,所以主动为辛家闺女操心的人不多。大闺女辛华,倒是早早出嫁了;二闺女辛爱的婚事却不顺妥,和肖五一样,三番五次成不了亲,不是不中意,就是退了婚。看来肖五和辛爱是一对苦命的鸳鸯。

都说灯影底下相媳妇,看走了眼。肖五和辛爱的相亲,就安排在一天的晚上,是孔大领着肖五到辛家去的。孔大身材高大魁梧,肖五是瘦瘦的中等个,两个人一高一矮一前一后地进了辛家门。

辛家也是孩子多,除了大闺女出嫁以外,其余的兄弟姐妹都在家里,显得屋里有些满当。肖五紧跟着孔大身后进了屋,由于屋里人多,肖五还没看清姑娘在哪里,就见一个姑娘从他眼前一晃就溜出屋了。接下来就是孔大和辛家二老寒暄着,肖五就傻乎乎地坐在床沿上。孔大和辛爹坐在椅子上聊着,内容就是孔大向辛爹介绍肖五的家庭情况;辛妈和其他孩子躲在里间肩里,这时候正堂里显得空荡了一些。

孔大和辛爹聊了十多分鈡,话儿基本说完了,就起身告辞,肖五见状也跟着孔大往外走,相亲结束。

这是相的啥亲啊?肖五就见了个人影,要说有印象,就是姑娘梳着大辫子。不过,几天后传来了好消息,姑娘相中了。于是,两家又商量着选日子订婚。

订婚的日子选在五一节,客人还是两桌。与前两次订婚不同的是在坐下来喝酒前,辛家来的人先去肖五的新宅子转了一圈,这叫“相宅子”。肖五的新宅子有三间崭新的大北屋,是肖家人自力更生刚盖起来的,地基是生产队划拨的。因为新宅子是在村外头的荒場地上,别的社员不愿意要,大队领导就都给肖家了,足足有4分地。新屋盖得很宽敞,阳光从玻璃门窗透到屋里,十分明亮。

这新宅子和辛家的老房子比起来,根本不不一个级别上,说是天壤之别也不过分。

相完了宅子,程序就是“见面”了,肖五和辛爱还是在四哥的新房里谈话。“见面钱”还是三张十元的人民币,肖五还是那套大理论,不过这辛爱可不是云姐和荣姐,还没等肖五说完,辛爱从床沿上起身。只听得“啪”的一声,钱也没拿就出去了,只落下肖五一个人在屋瞪眼。

不过还好,辛妈相中了肖五的大宅院,辛爱也不敢背违,订婚宴照常进行。下午辛家人走的时候,包袱是由辛妈拿走的。

 

肖五的婚事(十二)

过了五一节以后,就是端午节,按风俗新女婿就得走丈人家。肖母还是给肖五准备了六色礼,肖五在农历五月初二那天去岳父家。由于订婚时辛爱摔了门,肖五心里没有底,这辛爱到底是啥态度?心里像抱着个小兔似的忐忑不安。

肖五进了辛家的门,就喊爹叫娘,嘴甜着呢。岳父母见新女婿来了,也不敢怠慢,屋里屋外忙活着,辛爱出工没在家。辛爹在村里是厨师,炒菜做饭是拿手戏,六个小菜一会儿上桌,色香味俱全,肖五看着闻着那叫香啊,在家里从来没吃过这样的菜。

饭桌上,有辛爹亲自陪着,爷两个就吃了起来。按正理新女婿第一次登门,应该有大女婿陪着最合适,肖五不知就里,也不敢贸然去问。这是第一次在岳父吃饭,有些生分,那几个弟弟们都在里间里吃饭。好在饭好菜香,肖五也不是喝酒的人,满上酒只是表示个意思而已,空着酒杯不好看。

中午,辛爱回家吃饭了,既没看到多么高兴也没看出心烦来,很平淡,两人更没有搭话。肖五饭后自己在那里干坐着,偶尔岳父和他说句话,很是尴尬。不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转眼就是中秋节,肖五这回心里多了个心眼。在农村,这样的新亲家一般都是男方先去岳父家,女方再来公婆家。肖五偏不这样想,八月十二是公认的看岳父的好日子,偏不去,就像等着辛爱先来自己家,结果可想而知。

一直到了八月十四,在母亲的严厉催促下,肖五才在晚上例行走丈人家的义务。辛爱也挺会来事,她就靠着肖五先去,中秋节那天晚上才来看公婆。不过晚上走亲戚倒是有个好处,不用管饭,都是饭后来的,这倒为两家父母省了不少麻烦。

晚上走亲戚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两人都有时间了,可以面对面聊聊了。

肖五从岳父家走的时候,岳母撵着辛爱去送。辛家本身就在庄西头,走不远就出村了。考虑到大晚上的,辛爱送远了不合适,两个人在路边上说几句话,就让辛爱回家了。但是等着肖五送辛爱的时候,那,那空间可就大多了。

肖家庄,东西长,肖家在村东头住,光大街就有里数路,出村后还有4里路,肖五担心路上不安全,就一直送到辛爱的村头上。三番二次,两人都找着感觉了,不免得有些亲昵的小动作。

那年,肖五22岁,辛爱25岁。

 

肖五的婚事(十三)

那时候,公社里一年办理三次结婚登记,即五一节前,国庆节前和元旦前。肖五和辛爱是五一节订婚的,这半年时间里你来我往也都熟悉了,感情逐步加深,发展势头良好。肖五心里也很知足,就等着赶快登记结婚,让幸福来得更早一些。

可是到了元旦前,肖五向辛爱提出了登记的要求,辛爱却拒绝了,理由是订婚不到一年,不慌。肖五心里很有失落感,心底里的热情立马下降了30度,仅仅维持在及格线以上。

肖五就这么苦熬了半年,又到了次年的五一节,肖五再次提出登记申请,这回辛爱倒没说什么。他们各自从大队里开了介绍信,到公社民政部门去登记,领导说根据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女方满25周岁才符合结婚条件。因为辛爱的生日在11月份,五一节显然不够登记条件,需要等到年底才行。两人悻悻地回来了,肖五就埋怨辛爱去年为啥不同意,辛爱说:“不就是到年底吗,等着。”

好不容易熬到了元旦前,肖五心想今回可保证没问题了。两个人这次是满怀信心而去,结果垂头丧气而归。领导说政策又变了,必须男女双方都满25周岁,肖五刚满22周岁,还得等三年。熬吧。

肖五的脸都绿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辛爱也觉得对不住肖五,忙把肖五揽到怀里,肖五委屈的泪水打湿了辛爱的衣襟。

在农村,未婚男女之间事情很多的,除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来回走动外,还得在伏天里“鞔鞋底”。也就是说自订婚以后,未婚妻就有义务给未婚夫做鞋做袜了,男方家就有义务供应未婚媳妇穿鞋穿衣了。所以在伏里天,趁着空气潮湿,未婚妻就来到公婆家里,从打葛布开始,鞔鞋底,搓麻线。一般需要男女双方各鞔三五双鞋底子,需要好几天的功夫。

鞔好了鞋底,婆婆给放上鞋布和麻线,未婚妻拿回去利用空闲时间做鞋,到中秋节或者稍晚一些拿回做好的鞋子来。那时候,还时兴做棉鞋,所以最晚在农历十月一之前就得拿回来。

其实,这鞔鞋底、做鞋子也是婆婆考察媳妇针线活的好机会,女孩子重视着呢,也有针线活不很好的女孩,就得求着娘家嫂子或娘家娘帮忙。辛爱的针线活很好,很得肖母的欣赏和夸赞,这也是肖五知足的一个方面。

所谓“鞔鞋底”,除了经济上男方尽义务之外,也是增进双方感情的一个机会。结果有的年轻人没有把持好,未婚先孕,怎么办?有不领证偷着草草结婚的,影响很不好;也有不得不去堕胎的,对女方的身体造成严重损害。但是肖五和辛爱意志坚强,不干这种傻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