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新作(2014年10月下旬)
(2014-10-31 03:24:51)
标签:
军事 |
10月下旬作品(10.20-10.31)15首
《清平乐
佛州无寺,相见却有时。国有小人长戚戚,天涯何愁知己。
绿山巅枫叶红,小桥流水淙淙。草原西风二马,猛然昂首嘶鸣。
《伞》
我们家
一直信任
天堂伞业的产品
平时它也没问题
替我们遮阳挡雨
但一出国
就骨折
好几次了
像一个没见过
世面的小伙计
《无缘》
他叫马兰或马龙
他自称是哥伦比亚人
但创作中心花名册上
他的国籍却是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视觉艺术家
由于都早到了一天
我和他被中心安排在
南伯灵顿的一家酒店
住了一夜
便提前认识了
但一个月下来
我们并没有
成为朋友
整整四周
每日相见
开始只是点个头
后来连头也不点了
快要走了
全家福贴出来的那天
他高声抱怨
在照片上
几片树叶遮挡了他的脸
那斤斤计较的夸张表情
帮我解惑也:
哦,难怪我们成不了朋友
《谁的诗》
“在异国他乡的黑夜里
我常常从睡梦中惊醒……”
我随口吟出两句诗
告诉维马丁说:
“这是90年代初
一位流亡诗人写下的
写得真好……”
说完之后
我心里一直不踏实
(有这事儿吗?有吗?)
几天来
我在心里
逐个排查
发现无人写过这两句
《印象》
我在工作楼的椅子上
晒太阳、抽烟
一个美国画家从楼里走出来
他说:“哈喽!”
我回:“哈喽!”
我看见其背影
消失在通往小镇的方向
灵感突如其来
返身进楼回屋
写下一首诗
一诗打通了血脉
一口气写了三首
在一个小时之内
兴奋异常
走出屋子走出楼
又来到椅子上
抽烟、晒太阳
画家从小镇的方向
姗姗而归
手中端着各色颜料
见我还在那儿
便笑起来:“哈喽!”
我回:“哈喽!”
我敏感到他的笑意
比一小时前丰富
在洞悉人性恶方面
一个中国人的敏感
(何况中国诗人呢)
通常是没错的
几天后我听说
这位男画家对一位女作家说:
“这个中国诗人整天晒太阳
很懒惰——不像中国人”
《致一位刚入美籍的华裔艺术家》
才离开中国六年
你就装样道:
“那个月亮代表什么心
怎么唱来着……”
是的,你想在自己身上
在这些美国人面前
抹去与中国有关的一切
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做一名合格的美国艺术家
这就像我想把中国的一切
全都担在自己诗歌的肩上
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终成梦寐以求
舍我其谁的
中国的诗魂
这都没什么
我四十有八
大叔一枚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完全理解你选择的人生
只是对自个儿斩草除根的做法
合不合艺术之道
我持不同看法
把这些写下来
也完全是出于诗人的本分
《预设的诗句作废了》
“不能说
我了解了美国
我只到达了
它的一个小镇……”
这是来之前
萦绕在心的句子
现在全都作废
因为即便在我
到达的这个小镇上
这个相对封闭的
创作中心内
也无处不美国
譬如:每日晨昏
便可见到的
黄色校车
造得像装甲车
一样美利坚
让一位中国诗人
看了心中很不是滋味
《回家》
在从北京到西安的
航班上
在此次美国之行的
最后一程
他流着哈喇子
睡得像个孩子
长诗《梦》
《梦(467)》
白天我来到一个牧场
典型的新英格兰牧场
芳草碧连天
一匹马儿来到我面前
我没有什么喂它
让它有些失望
为此我对自己
很不满意
哦,但毕竟收获了
我与一匹马
最近距离的接触
是我生命中从未有过的
我忽然生出一种
想要拥抱马头的冲动
乱蓬蓬的马鬃
水汪汪的马眼
看起来像女人
哦,是的,是的
我抱住它了
在当夜梦中
抱住了一具
马头骷髅
《梦(468)》
我没有姐姐
但在我的童年
心头总是萦绕着
一个无名姐姐好听的声音:
“别着急,电影还没开始呢
正在放新闻简报……”
昨夜,在异国他乡
在我48岁这一年
它像一道闪电
划破我梦中的夜空
《梦(469)》
在佛蒙特
我白天去过的那片森林
入了梦
貌似是我杀了人
逃进了这片森林
又好像是
那个人的死
纯属于意外
他在森林中奔跑
脚下拌蒜
栽倒在地
脖子刚好抹在
一把横亘的
大刀上
一个死去的
古代武士
手里握着的
《梦(470)》
昨夜之梦
有个特点
里面所有人物
都长得特别漂亮
一个唯美的梦
我知道原因何在
在佛蒙特
有太多俊男靓女
是上世纪
60年代
从纽约迁来
到此隐居的
四万嬉皮士的
孙子孙女
《梦(471)》
亡母
将我领至
一个黑人医生面前
让他给我打了一剂
戒烟针
很痛
《梦(472)》
像高迪的
巴塞罗那
一般的城市
他们却称其为
“大连”
一个官方诗会
在此召开
一位年轻的
民间诗人
对会方
让我住单间的优待
一惊一乍
好像多不应该似的
《梦(473)》
侯马
拉着一辆马车
向前冲
嘴里喊着:
“不管白马黑马
谁驮得多
谁跑得快
谁就是一匹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