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王维诗歌奖受奖词
(2014-05-06 16:50:01)
标签:
文化 |
首届王维诗歌奖
受奖词
伊沙
什么情况?刚在江南古镇锦溪领回第三届“美丽岛”中国桂冠诗歌奖桂冠诗人奖,将要去山城重庆领取第三届红岩文学奖诗歌奖,又从天而降了首届王维诗歌奖——一个月内连领三奖的好事在我三十一年的文学生涯中前所未有,已经赶上我素不欣赏的“得奖专业户”的节奏,叫我情何以堪?
好在我四十有八,是个明白人儿,不至于忘乎所以,本末倒置,论坛时代,我就在“诗江湖”上公开说过:“奖是朋友给的,得给敌人看的,也包括俗人。”——对于一名真正的诗人来说,获奖从来都是手段而非目的,荣誉从来都是身外之物,在懂诗知你的朋友中,不需要任何世俗成功的证明。有句从华人娱乐圈传过来的恶俗不堪的话:什么“拿奖拿到手软”,一些诗人也学会了,我的体会怎么是:越拿奖手越沉,肩头压力越重!
今天,在终南山的道观中,在我领取这项首设的王维诗歌奖之际,请允许我在诸位诗友面前,如此消化这些荣誉:这不过是一些懂诗而公正的同行,目睹某些奖项对我长期的不公,替天行道,在我本命年生日前后,集中送来的温暖;当《新世纪诗典》年度大奖得遇良缘,确立了它的永久颁发地——四川江油,该项大奖也借此升格为“李白诗歌奖”,朋友们考虑到作为创设者的我永不可能获得这项诱人的大奖,而将首届王维诗歌奖的殊荣授予我,作为一种安慰。
你懂的:近年提倡短发言,为奖而说的话到此便可以打住了,但因此奖牵涉到一个如雷贯耳的伟大名字:王维——我实在不敢敷衍了事,请诸位再允许我啰嗦几句。
任何以先贤名字命名的奖项,都将使其获奖者承受必要的苛责:主要是精神向度,成就反正够不上。我自己不是也公开嘲笑过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众多御用作家、诗人,说他们之获奖“能把老爷子气得活过来破口大骂”吗?首届王维诗歌奖刚在网上揭晓,便有人提到了拙作《揍王维》,如果我的理解没错:这就是一种质疑,就像有人曾质疑一个多次骂过鲁迅的诗人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请大家欣赏这首写于1994年的《揍王维》:
这一架打得毫无理由
可我怎么那么想揍他
酒吧里喝生啤酒的男子
一个初次见面的生人
我揍他的理由仅仅是
他的名片告诉我他的名字
小子叫“王维”
对于自己的诗,我还是一贯的态度:读去吧,不解释。这是我最早一次在诗中涉及到这个伟大的名字,最近一次是在2010年写的《辋川》里:
高速公路路牌上
刚一出现此地名
便见有人
头戴斗笠脚穿草鞋
横穿而过
便听有人
声泪俱下一声高呼:
“王——维!”
还是那句话:不解释。
让我倍感欣慰的是:大师在天之灵恩准了我来冒领以其英名冠以的巨大荣誉,说明是懂我的。当代诗坛记得我是“本土后现代主义”、“身体写作”、“后口语诗歌”的首倡者与实践者,可还记得我也是“智性”与“智慧”最早的吹鼓手?1994年,《饿死诗人》出版后,我曾说过:“我要走向智慧”、“智慧是重要的”……这些话还曾饱受一位拾非非主义牙慧的青年评论家的嘲笑,他希望我从“人”的角色中全面退出,成为冷血之“物”,以机器人般的冰冷而机械的语言写诗,成为“先锋”之极……我岂能被他领沟里?在我心目中,在唐诗“四大天王”中,王维代表智慧一极,他是“东方智慧”的完美化身,是人类诗歌上第一位“智性诗人”、“纯诗诗人”、“诗人中的诗人”,我心中的庙堂始终有这尊“诗佛”的灵位。
在座者几乎都是陕西诗人,老乡们,请放眼看看四周这终南鼎秀,没有王维大师的金句点化,我们故园的山川何以有如此的通灵之气?
最后,是必须要说的感恩之词:感谢陕西百业传媒集团、感谢《手稿》丛刊编委会、感谢待我厚矣的诗人黄海先生——你让我的家人因你而发出如此的一句慨叹:“帮助你的人永远都在帮助你!”
感谢今天到场的每一位诗友,“诗佛”在上,保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