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感言
(2014-05-02 17:50:40)
标签:
文化 |
《新诗典》三周年感言
不知不觉,伊沙主持《新世纪诗典》已三周年了。当初伊沙和网易合作创办这个的“诗歌栏目” 时,恐怕谁也没敢想,就在这个商业大潮席卷一切的时代,就在这个举国蔑视诗歌的时代,伊沙的每日一诗,每日一评的《新诗典》,竟会如此的坚挺,它所点燃的诗歌之火,已渐成燎原之势。她的影响,大大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并注定要在中国新世纪现代诗歌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做为至今己六次入选《新诗典》的作者,先要感谢一下伊沙,因他所选的我这六首诗《章子怡漂亮不漂亮》《查一查这个圣诞老人》《穿越峡谷》《音乐与田野》《合唱》《空镜子》也都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作品。伊沙选诗的眼光与点评也很到位,针针见血。如果换个人来主持《新诗典》是否会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我觉得那就很难说了。
我尤其要提到我的那首曾被评为庸诗的《章子怡漂亮不漂亮》,这首诗不仅被伊沙选入了《新世纪诗典》,还在《新世纪诗典》三周年推选中名列21世纪之初(2000-2014)中文现代诗百优之中,更是给了所谓的“庸诗榜”
最为有力的一击。
这其实是我第一次给《新诗典》投稿,(第一、二季的三首都是伊沙从他以前编的一本未能出版的诗选中挑出来的),所以我真不知道有投稿这回事,还以为是伊沙到处去发现作品呢。因此直到第三季我才开始正式给伊沙和《新诗典》投稿。这也是伊沙在点评中批评我说“李伟兄忽然来稿,让我吃了一惊——李伟兄自当反思。《新诗典》是反遮蔽的,以打捞诗人为己任,但凡事都牵涉主客体,所有被遮蔽的诗人自己多少都有责任,被动要挨打,性格即命运——此中有道深着呢,非但不是邪门歪道,我看还是人生大道。”的缘由,”我在此也诚恳的接受批评。
至于《新诗典》中所入选的诗是不是“经典?” 只能让时间来回答了,(我确信这其中必定会产出一批名符其实的经典作品)但让其中的很多诗成为“名作” ,应该说已经做到了。在2013年8月的“葵之怒放诗歌节” 上,我亲耳听伊沙说《新诗典》要办十年,那就更了不得了,那时回头再看,可能就更清楚更有意思了。这十年能跟着跑下来的,不论名次,绝对都是好样的。而伊沙和《新诗典》对汉语现代诗的贡献肯定是无法磨灭的。
做为一个今年整整50岁的我来说:是危机感与机遇并存的,我当然会持续关注并参与《新诗典》的进程,并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就是说——“写下去,并写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