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给《纯诗》杂志推荐的三首当代经典
(2013-06-02 08:13:04)
标签:
转载 |
徐江推荐作品
1、《索绪尔说》
作者:伊沙
索绪尔说:笔
就是我们的阳具
这是鸟枪换炮的时代
我们安然坐在
一台台电脑身边
为谁所骟?难道说
我们已经变成太监
——我不是
要跟索绪尔过不去
只是这样想着觉得好玩
(1994)
徐江推荐语
诗中所提到的索绪尔是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之父,是位弗洛伊德式的学者。他的语言学理论直接派生出了符号学、结构主义,并深深影响了整个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他还认为现代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该是口语,而不是书面语。“语言是人类话语能力的社会产物,而且它是被社会使用和容许人用这个能力的必要习惯的总和……”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重要的文学或文化批评家罗兰·巴特、雅克·拉康、德里达都受到过索绪尔的影响。
《索绪尔说》的妙处在于,它首先是一首用反诘方式构成的诗,目标所指,是后现代一代宗师索绪尔用口语和人性化方式说出的知识分子式宣言。其次,这首反诘的诗,并不是以高蹈对高蹈,也没有以日常消解理想,而是在提出反诘以后,回归到与读者的平视状态,并迅速包裹上一副“无为”、“捡乐子”的外衣。而诗意和回味的构成,正是在这恶作剧般的急转之下完成的。在我看来,这正是现代诗“智性”诗学的典型体现。
中国最具智性和学院含量的一首诗,是在反学院诗人笔下完成的,这很能说明当代诗歌的真相。也许,诗坛和读者津津乐道多年的、诗人之间的”理念之争”不过是个伪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
1、 人们怎样读解智性与现代诗的关系?
2、 写诗的人、研究诗的人怎样理解“现代诗中的口语”区别于“日常的说话”的根本
所在。
2、《天堂》
作者:侯马
九三年
我在前门当警察
有一晚到郊区工棚查案子
一敲门灯亮了
一个女人从男人身边
猛地坐起
隔着窗玻璃
我看到她白花花
丰硕的一对乳房
把那间简陋不堪的棚子
映照得像天堂一般
这一幕使我更加理解
穷人为什么把讨媳妇
看得那么重
但不仅贫穷是结婚难的原因
在我们经历的岁月里
爱情观念的匮乏是
性爱观念的贫瘠是
缺乏一种追求幸福的尊严感
更是
(2009)
徐江推荐语
但仅仅如此,也就不足于构成侯马了。因为奇异的视角之外,更特别的是叙事语言的老到——那是一种“过来人”的平静与从容。明明曾是眼前的惊心动魄,却又凭添了一层岁月过后的洞悉、隐忍与淡然。如此,才构成了“侯马式诗意”的大部。
白话诗诞生的100年来,靠写实、白描、注目人们现实生存状况的诗作,如汗牛充栋,但留下来的却不多。为什么?因为大多皆由于写作者的激情与言说热情,冲垮了对主题的筛选,对素材、语言的提纯,和对情感的冷凝与发酵。许多诗人意识到自己在写下里巴人的平凡生活,并没有做到与生活的平视,而却带上了对庸常市井的谄媚。这或者显露出了作者自身的境界局限,或者以一种“造作的低调”,表达出了对生活与创作的双重不坦诚。《天堂》
(包括作为组诗的《九三年》)则恰恰相反,体现出了作者在遭受生活冲击面前,面向自己内心的拷问,这是真正的谦卑者的写作。
3、《母亲在我腹中》
作者:图雅
母亲已经盘踞在我的腹中
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寂静中听见母亲的笑,响彻我的喉咙
它让我恐惧,让我疼痛
我应和着她的笑在平面的镜中
滋养着她的皱纹
她的白发,被我的腹膜提拉到云的高度
以至我祈求母亲别丢下我
母亲的抱怨,此时
撑痛我脆弱的心胸
我承认我吃了她带血的奶,带血的牙印
证明我一来到这个世上就成为她的仇人
后来我开始吃她的手和脚
吃她的眼泪和勤劳
再后来我吃她的肌肉和骨头
吃她的爱情和宽容
如今她每一寸肌肤都滑进我的腹腔
她的每一块骨头都开始疏松
我吞进多少牛奶和豆浆都弥补不了我的罪过
内视她的表情,充满讨伐和征服
我只好节节败退
用我的坚韧对抗中年,对抗衰败的年轮
母亲在我腹中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勇敢地装下她,正如多少年前她勇敢地装下我
(2009年)
徐江推荐语
《母亲在我腹中》是新世纪以来,少有的几首在“新诗”作者和“现代诗”作者中,都能引发认同和共鸣的诗作之一。作者在本诗所表现出的爆发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比爆发力让我更感兴趣的,是它在属于两个时代的诗歌美学趣味间、拥有的那种“不可复制的平衡”。这平衡,一方面缘于作者的才华和写作此诗时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则是——诗人正视到了我们生命和情感深处所具有的矛盾性。对新诗而言,这首诗所展露的亲情足够奇特。而对现代诗而言,矛盾性也是过往千百年来,被人们所忽略的诗意中很重要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