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你老了:世界名诗100首新译》编译者序

(2013-01-12 12:21:36)
标签:

文化

 

《当你老了:世界名诗100首新译》

 

编译者序

 

 

 

我并不是一个狂热的译诗读者,不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做了诗人以后,都不是。

但是现在,我却成了一名狂热的外国诗的翻译者,甚至是最狂热的那一个!在过去自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和妻子老G合作翻译了整整80位外国大师500余首长短诗作,劳动量之大,脑体力付出之大,令我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后怕!

这二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是悖论吗?不,是必然!

我为什么对阅读译诗狂热不起来?因为读不顺,读不爽,多少外国大师的诗作是以二流三流不入流的中文呈现的!作为诗人,作为一名对语言超级敏感的口语诗人,我既难以心悦诚服地拥抱这类译文,又不会被“外国大师”这个强大的文化符号所吓倒,但也不能因此而不读外国诗,于是便只能采取一种不远不近若即若离的态度,甚至还形成了一套阅读译作的完整经验:譬如:得意忘言……

但是,如今,当我的翻译横向拓展到更大的一个面上后发现,连“得意”都不可能如愿,因为多少意思被译错了,过去我老以为译诗界存在的问题只是读不顺读不爽——属于“达”和“雅”上的缺陷,现在才知道有多少地方我所读到的不是原作者的意思——译者压根儿就没把它译准——属于“信”的问题!

如果“信、达、雅”三方面都不能得到保障,你读到的是什么?是翻译家等而下之的创作(他干脆以诗人的身份直接去创作好了)?还署着外国大师的名字!

你想了解翻译界的状况,你就亲自动手做翻译;你想了解具体某个翻译家的真实水平,你就一定要跟他(她)翻译同一位诗人的同一个文本……这一年里,当我每天都能发现这些翻译家的问题时,我也就同时发现了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于是便越译越起劲,越译越亢奋,带着对大师真相强烈的好奇心,每译一首诗便是揭开一个谜……后来便“出事儿”了,到了这时候有些人才知道我对译诗界水平的悲叹绝非危言耸听!

你曾经阅读过一本有136处明显错误的译诗集,你曾经阅读过一本四分之三的意思都被译错的译诗集,没准儿还曾为之击节叫好顶礼膜拜,朋友,你说是这世界忽悠了你还是你忽悠了自己?

译诗界的海龟神话破灭了,本土译家借此机会就可以被大赦了吗?当代译者水准如斯,那些五四资历的翻译大家就是靠谱的么?我曾每译一首便发现其中一位一个错误!你所看到“事故”绝非孤立存在的个案,是普遍而有代表性的,十分典型。我进而发现:这不仅仅是水平、才能、态度所造成的,还有翻译上的糊涂思想和理念,“再创作”被放大的错误的理解,其实是来自中国外语院校的专业教育,来自五四这代人的不成熟。

——必须重译!

——必须用求实的科学精神来重译!

——必须用专业的艺术眼光来重译!

——必须用成熟的现代汉语来重译!

——必须用出众的诗歌才华来重译!

本书正是重译的结晶:80位诗人,100首诗歌,横跨四大洲,穿越五世纪,中国读者普遍所熟悉的外国名诗基本上都在其中。

横向地广译,对于译者来说,是巨大的考验:我们是译成了“千人一面”还是我们是翻译艺术的“千面人”?我们等待着读者所做的评判。

译完这80位外国大师,我曾多次在私下对诗友说:“大师真不是白给的,没有一个徒有虚名!”——此话说明:那曾经笼罩在我们心头的狐疑……

编译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今天的太阳是新的,世界,前所未有的真实!

 

伊沙

2013.1.12长安

 

 

获奖感言

 

欣闻水城文学沙龙首届年度文学大奖将2012年度诗歌翻译奖授予我和老G,我格外惊喜,在我三十年的文学生涯中,虽然已经获得过一些奖项,但这是我的翻译工作首次获奖,并且是和妻子一起分享。

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的一年中,我们翻译了布考斯基、特朗斯特罗姆、阿赫玛托娃、泰戈尔等整整80位外国大师500余首长短诗作,并在微博即时发布,一时围观者众,造成较大影响。广东惠州、虎门两地诗友还为我们的译作举办了两场精致的朗诵会。

我想:水城文学沙龙的7位同仁决定将此奖授予我们的直接原因正是看到了我们的上述劳动成果,真是“人在做,天在看”,令我们感到莫大的安慰!而可以告慰朋友们的是:上述劳动成果将在今年陆续出版,将被更多的诗道同行和读者朋友享受到!而我们的翻译工作还将继续下去!

在我和老G眼中,我们有两件因完美的合作而诞生的共同的作品:一个是我们的儿子吴雨伦(他足以令我们感到骄傲);一个是我们的诗歌翻译——于是我们将翻译当做我们可爱的女儿!

很遗憾不能到会领奖,但这丝毫无损于该奖在我们心中的分量,谢谢大家!

 

伊沙

2013.1.11长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