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伊沙被饿死了吗?

标签:
转载 |
2012月12月14日诗人伊沙受母校的特别邀请,回北京师范大学在敬文讲堂以“诗人被饿死了吗?”为题,进行专场讲座。稍有一点诗歌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饿死诗人》是伊沙代表作之一。其实伊沙代表作忒多,只是人们容易记住这首《饿死诗人》而已。可能更多的时候,谁都不愿意被饿死,但我相信伊沙所说的“饿死”绝不简单的是吃饱没吃饱的问题。它一定有更深层的含义。
课上,伊沙将新诗百年历程进行逐一评述,令人动容;待将“新诗典”上的诗歌进行朗读时,又让人无比欣慰,中国有如此优秀的诗歌承继!
课后诗人伊沙遭到广大学生围绕,纷纷要求签名、合影留念。让我欣喜地看到优秀的诗人既使在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现今社会仍然会受到一些正能量的有识志士的青睐、欣赏和追捧!
由此有一些热心的网友强烈呼吁——
饿死的诗人寻求不到魂魄的栖息地!
我不相信千百度里没有诗人的灵魂家园!!
所以我不相信诗人会被饿死!!!
真正的诗人是不会被饿死的!
从网上传过来两首伊沙的诗歌:
那样轻松的 你们
开始复述农业
耕作的事宜以及
春来秋去
挥汗如雨 收获麦子
你们以为麦粒就是你们
为女人迸溅的泪滴吗
麦芒就像你们贴在腮帮上的
猪鬃般柔软吗
你们拥挤在流浪之路的那一年
北方的麦子自个儿长大了
它们挥舞着一弯弯
阳光之镰
割断麦杆 自己的脖子
割断与土地最后的联系
成全了你们
诗人们已经吃饱了
一望无边的麦田
在他们腹中香气弥漫
城市中最伟大的懒汉
做了诗歌中光荣的农夫
麦子 以阳光和雨水的名义
我呼吁:饿死他们
狗日的诗人
首先饿死我
一个用墨水污染土地的帮凶
一个艺术世界的杂种
车过黄河
列车正经过黄河
我正在厕所小便
我深知这不该
我 应该坐在窗前
或站在车门旁边
左手叉腰
右手作眉檐
眺望 象个伟人
至少象个诗人
想点河上的事情
或历史的陈帐
那时人们都在眺望
我在厕所里
时间很长
现在这时间属于我
我等了一天一夜
只一泡尿功夫
黄河已经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