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南往耶对话著名诗人伊沙先生

(2011-10-14 20:31:04)
标签:

转载

获奖后的采访

[转载]南往耶对话著名诗人伊沙先生
贵州民族报关于《中国当代诗歌奖(2000——2010)》的一次对话

诗人是人类中的精神贵族

采访者:南往耶,《贵州民族报》记者、《雷公山诗刊》主编

受访者:伊沙,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著名诗人

时间:2011.3.28

【此访谈将在2011年4月7日《贵州民族报》文化版的专题中出现】

 

博主按:对伊沙的尊重,大概是他的诗作《饿死诗人》,其中的诗句是这样的汹涌澎湃:“那样轻松的你们/开始复述农业/耕作的事宜以及/春来秋去/挥汗如雨收获麦子/你们以为麦粒就是你们/为女人迸溅的泪滴吗/麦芒就像你们贴在腮帮上的/猪鬃般柔软吗/你们拥挤在流浪之路的那一年/北方的麦子自个儿长大了/它们挥舞着一弯弯/阳光之镰/割断麦杆自己的脖子/割断与土地最后的联系/成全了你们/诗人们已经吃饱了/一望无边的麦田/在他们腹中香气弥漫/城市中最伟大的懒汉/做了诗歌中光荣的农夫/麦子以阳光和雨水的名义/我呼吁:饿死他们/狗日的诗人/首先饿死我/一个用墨水污染土地的帮凶/一个艺术世界的杂种”。于是我决定与他“交手”。恰好,由唐诗先生发起的中国当代诗歌奖轰轰烈烈地举行着并在3月28日圆满落幕,伊沙在这次评奖中潇洒夺冠;《贵州民族报》今年在改版,由我负责的文化版涉及文学、艺术等领域,而我们的视野却又不仅仅是贵州,而是整个中国,因此终于与伊沙先生就关于中国当代诗歌奖来了个面对面。在中国,《贵州民族报》将作为“外省媒体”在第一时间出场,跟着伊沙、南鸥、傅天虹(澳门)、唐诗、吴思敬、李笠(瑞典)、张智、吕进等诗歌界的老将们,为中国当代诗歌奖欢呼鼓掌,与各界人士一起见证这次诗歌盛会。请————

 

 

 

中国当代诗歌奖的优点在于设奖较全

贵州民族报:伊沙老师,您好!今天刚刚看见中国当代诗歌奖(2000——2010)已经揭晓。在这次的四个奖项中,一共有六十位候选人,您是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奖的夺冠诗人,祝贺您。为此我们想知道,您是如何看待这个没有奖金的奖项的?

伊沙:谢谢你的祝贺,在此高兴、亢奋、幸福的夜晚!老实说,我想到过获奖,因为读者的票数在那儿明摆着呢,但是没有想到会夺冠,因为评委会的名单也在那儿明摆着呢,仔细分析,这不是一个对我有利的评委会,所以压根儿没想夺冠。结果出来了,获奖尚在预料之中,夺冠则让我喜出望外!这确实是一个没有奖金的奖项,评奖启事中写得很清楚,但我预感到它会是一个受到诗坛内外广泛关注的“大奖”,第一,它的名字叫得够大:中国当代诗歌奖!第二,它评选的年限是11年,够长!第三,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总结热尚未过去,大家的兴趣还高!第四,它有一半评奖是读者可以在网上参与的,这大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关注度!第五,办奖人以往做事留下的口碑较好,有信誉!基于以上五点因素,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信任值得争取的大奖,就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了。

 

贵州民族报:这次评奖没有奖金,但是诗坛上几乎所有的著名诗人和诗评家都上阵了,为什么会这样?它的意义在哪里?由唐诗先生发起的中国当代诗歌奖会不会成为中国当代诗歌在民间环境里最权威的奖项?

伊沙:你说的是事实,这次评奖在诗坛之内诗人中间引起的关注度可能比你估计还要高还要广,不光是著名的,还有非著名的,还有一般诗爱者。为什么会这样?除了我在上面已经讲到的五点因素之外,还有环境因素,针对新世纪这十年诗歌成就的评奖,此为第二例,第一例是《赶路诗刊》、赶路论坛和佛山御鼎酒业评选的“御鼎诗歌奖”中国诗歌新世纪“十年成就奖”——很荣幸!在去年举行的那次评选中,我也夺冠了,成了惟一一名获奖者,因为面向十年的奖极少,不像各种各样的年度奖已经太多、太滥,所以就凸现出来了。迄今为止,中国诗坛没有具有公信力和专业权威性的诗歌奖(像美国的三大奖和英国的两大奖那样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专业性、严肃性、科学性——御鼎诗歌奖、此次中国当代诗歌奖,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看到好诗在民间、好奖也必然在民间的必然趋势,我们长安诗歌节也设立了“现代诗成就大奖”,也是想通过几年的努力和坚持,将它办成一项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大奖,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我相信事在人为。唐诗先生发起的这项中国当代诗歌奖的优点在于设奖较全,获奖人员相对较多,诗人和读者可以通过投票参与评奖,可以吸引更多人士参与的热情。

 

 

中国的诗人比小说家或别的作家们玩得更有价值

贵州民族报:您觉得自己的诗歌在这十一年(2000——2010)里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中国诗坛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伊沙:回首新世纪这十一年,我们必须承认: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诗人的存在状态,中国当代的诗歌的原生现场就在网上,我大概由于自己的先天性格、思想观念、写作状态等多方面的因素,比较适应这种转变,所以深得其益,甚至如鱼得水,此次评奖的结果就能够体现出这种并不简单的内涵,当然,如果离开了过硬的文本以及文本造成的影响力,人在网上再活跃都是白搭。中国诗坛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怎么说呢,我觉得相较于不含诗歌(常常忽略)的文坛,它在去体制化和去商业化这两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俗人和庸众那里被看作是劣势),距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也相对较小,所以,中国的诗人比小说家或别的作家们玩得更自在、更自足,玩得更有名堂、更有价值。

 

贵州民族报:唐诗先生说“所有候选人都像诗歌一样高贵”。按照您自己的理解,您如何来定义诗人?诗人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伊沙:诗人是人类中的精神贵族——如果没有诗人这个高贵的族群,全人类都像行尸走肉,甚至于会成为叫声难听的哑巴。诗人是为人类创造美的语言、美的感觉、美的意识、美的思想、身心之美和灵魂之美的圣徒——当然,我说的是真正的诗人。

 

 

诗歌外的人替诗歌操的那个心都是瞎操

贵州民族报:有人说“诗是病人写的”,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伊沙:问得好不如问得巧!因为这句“名言”诞生的原生现场我刚好在,那是在上周举行的长安诗歌节第50场,喝了一斤五粮液的青年诗人王有尾出语惊人,喷着酒气说出了如下这段高话:“写诗要作为一个病人来写,不要作为一个医生来说。好诗不仅仅是手术刀一刀一刀解剖出来的,甚至不是手术刀后面的医生写出来的,而是病人写的。”在同一个现场,我也说了一段话:“诗人要有暴露个人的勇气,要诚实,当个医生可以,但不能光解剖别人,要勇于解剖自己,敢对自己下黑手,那就是好诗人了。”——我的这一段话也可以视之为对王有尾那段话的理解。

 

贵州民族报:现在好像写诗的都比读诗的多,所以似乎有人认为现在的诗歌只有作者没有读者,您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当然,现在诗歌根本不能赚钱,但写诗的人越来越多,是不是诗歌给人的心灵带来了什么或者在拯救着什么?

伊沙:这是个老问题了。这能说明什么?说明读诗的人都是写作的实践经验,这难道不是好事吗?所以,诗歌外的人替诗歌操的那个心都是瞎操,操不到点儿上,更也许他们原本就不希望诗歌得好,因为跟他们没关系,有些人年轻时还动过此念,后来被诗抛弃了或淘汰了,更不希望诗歌得好。这个民族中相当一批人对待诗人的态度是一个自负与自卑的矛盾体,在诗人面前能做到无视而自信的人,我就没有亲眼见过一个。当诗歌不能赚钱成为一个普遍的常识,在此前提下,写诗的人还在增多——如果这是眼下的事实,我真的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希望!总览古今中外,诗不兴、民不雅,国不强。

 

 

我期待与贵州诗人当面交流

贵州民族报:您到过贵州吗?这次评奖,贵州的南鸥先生也荣获了创作奖,那么,您印象中的贵州诗歌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伊沙:很遗憾,还没有到过贵州。祝贺贵州诗人南鸥先生获奖——这是贵省的光荣,说明在新世纪这11年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中也有贵州诗人的贡献。贵州出过中国第一流的好诗人,譬如黄翔、譬如唐亚平,给我留下良好的印象。我想他们构成了贵州现代诗的一个很好的传统,今天和今后就还会出人;对于诗,我寄希望于天才的个体,而非整体。

 

贵州民族报:最后,顺便问一下,《贵州民族报》和《雷公山诗刊》今年要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举办一个诗歌笔会,将邀请全国各地100位著名诗人光临,如果您在邀请之列,您会来吗?为什么?

伊沙: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去的。贵州是我尚未到达过的内地八省之一,心向往之,我也期待着与贵州诗人当面交流。

【注:南鸥、傅天虹、唐诗等人的访谈马上贴出,敬请关注】 

 

 

 

 

 

【伊沙档案】

[转载]南往耶对话著名诗人伊沙先生

伊沙,原名吴文健。男。1966年5月19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任教。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诗集《饿死诗人》《野种之歌》《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伊沙诗选》《我的英雄》《车过黄河》《灵魂出窍》《伊沙诗歌:纹心》《伊沙诗选:尿床》《无题诗集》,长诗《唐》,散文随笔集《一个都不放过》《被迫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无知者无耻》《晨钟暮鼓》,中短篇小说集《俗人理解不了的幸福》《谁痛谁知道》,长篇小说《江山美人》《狂欢》《中国往事》《黄金在天上》《迷乱》等。另有与人合集多部,外文译本数本。编著有《世纪诗典》《现代诗经》《被遗忘的经典诗歌》(上、下卷)等。曾获《诗参考》“十年成就奖”暨“经典作品奖”、《山花》2000年度诗歌奖、首届“明天·额尔古纳”中国诗歌双年展“双年诗人奖”、首届光成诗歌奖、御鼎诗歌奖二十一世纪中国诗歌“十年成就奖”等多种奖项。曾当选为《文友》《女友》两刊评选的“读者最喜爱的当代十佳诗人”(1993)、《世界汉语诗刊》评选的“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1998)、乐趣园评选的”2006年十大风云诗人”(2006)、《羊城晚报》《诗歌月刊》等多家媒体评选的“1986-2006中国当代十大新锐诗人”(2007)、突围诗社、华语文学网站等17家诗歌民刊、论坛评选的“1999-2008十大影响力诗人”(2009)、搜狐网、新华网等百家网站评选的“2009年年度诗人”(2009)。《诗参考》评选的“1917-2010影响中国诗歌发展进程的十大诗人”。曾应邀出席诗刊社第13届青春诗会、世纪末“盘峰诗会”、第16届瑞典奈舍国际诗歌节、第38届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第20届英国奥尔德堡国际诗歌节、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第8、9、10届亚洲诗人大会、北欧奈舍-中国昆明诗歌周、中美“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研讨会、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等国内外交流活动。

南往耶对话中国小小说倡导者杨晓敏先生

 南往耶对话中国小小说倡导者杨晓敏先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